[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46230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终的苍凉和神秘 苍凉 第一次进藏,激动,面对神奇圣洁的土地,见到什么就拍什么,恨不能将所见所闻一并带走。但仅用取景器看、用胶片感光,对西藏的认识一直是肤浅的。 第二次进藏,感动,总是迟迟不愿按动快门,有时甚至不想拿出相机,只想潜移默化地感受、不知不觉地吸纳。用眼睛去看,用灵魂去体会,开始明白今生或许再去10次,西藏也仍然陌生。第三次开车进藏,火车通了,柏油路修好了,而心里却产生了一丝遗憾和失落。担心西藏能否依旧,害怕这片净土会被蜂拥而来的文明逐步淹没。这次“西游”仍然选择穿越艰苦的藏北大地,试图再次体味她的苍凉和神秘走马观花天津北京慕田峪长城集宁山区卧佛山隧道呼和浩特银川西宁8月10日早晨1

2、0点,我们一行9人出发,踏上第三次“西游”之路。目标依旧,心情却略显沉重。老天似乎也感应到了我的心思,中午时分雾蒙蒙的天开始下起丝丝小雨,更平添了些许感伤。赶路易让大家忽略沿途的风景,而我们却找到了旅途的乐趣。车子驶至卧佛山隧道,便开始讨论卧佛山的来历。神奇的卧佛山,不论你远瞧,还是近观,山的形状酷似一尊卧佛。传说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开辟道场,为众生讲经说法。天天讲道休息时,总要在山上躺一躺。一天,她刚躺下,此山霎时变成一座和她形似的卧睡大佛。卧佛山险峻峥嵘,形如一道笔直的云梯。从卧佛山南行至卧佛山隧道前,能够看见卧佛山南寺,其最引人注目标是一尊山顶上雪白如玉的巨大卧佛。穿过长长的卧佛山隧道,黄昏

3、时分抵达呼和浩特市。短暂的停留,让我们无暇领会呼市风光。因为心中一直惦念着西藏,因此不觉快马加鞭,赶往下一个目标地银川。“欲速则不达”,8月11日早晨9:30,灰蒙蒙的天空阴云密布漂着小雨,在雨中迷失了方向,三辆车所用的GPS因版本不一样指出的路径千差万别,只好用指北针对照地图确定方位,才顺利开上去往银川的高速公路。抵达银川又是晚上,饥肠辘辘的同伴放下行李便直奔新华广场上的小吃夜市。来到银川,最不能错过两道美食。第一道美食馓子,“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这话一点不假,回族的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甜脆,金黄亮润,轻巧美观而博得赞誉。馓子古称环饼,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经有140

4、0多年的历史。第二道美食锅盔,说到锅盔还有一段有趣的小说。传说唐高宗李治在位时,要和皇后武侧天在奉天县城北的山梁上修建合葬陵墓。为了施工安全,朝廷用薄铁特制了铁盔帽。因为民工过多,吃饭成了问题。监工大臣干脆直接把面粉发给民工,让她们用头盔烙馍。某日武则天率百官察看工地,品尝了用头盔做的馍后赞不绝口。锅盔馍的做法今后传至农家,经过加工成了黄白相间,入口细嚼,又酥又脆,甘美香甜的锅盔。8月12日前往西宁,不由得开始回想前两次进藏的点点滴滴,那些老地方是否依旧,那些好友是否也会想念。即使心中充满期待,但却不敢说出这份期许。大家往往是这么,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想保留它的漂亮。宁肯闭上双眼不闻不问,也要固

5、守那一片心中的净土。奋勇向前塔尔寺青海湖格尔木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整,大家全部有了精神,西宁是我们进藏的必经之地,这里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塔尔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寺院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迄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建筑群堪称汉藏艺术相结名的瑰宝。其中以八宝如意塔最为著名。八宝如意塔建于1776年,在寺前广场,听说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

6、,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都有一个藏有梵文的佛龛。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大家称为艺术“三绝”。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酥油晶莹雪白,松软细腻,可调合多种颜料塑成多种珍奇花朵。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的绘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内容大全部取材于佛教小说和宗教生活等,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为美术界所称道。离开塔尔寺,我们驱车赶往在西宁市西北部的中国第一大内陆湖泊青海湖。为了能够拍到青海湖的日出,我们特意起个大早,天公不作美,厚厚的云层挡住了升起的太阳,但这丝毫不影响观赏兴致。青海湖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

7、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四面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举目环视,如同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八月正是青海湖最美的时节,水秀山青,天高气爽,景色绮丽。广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如同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如同五彩斑斓的珍珠洒满草原。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琼浆轻轻荡漾。去往格尔木的路上,一头悠闲散步的牦牛挡住我们的去路,在好心牧民的帮助下,才杀出一条路来。到了格尔木一定不能错过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中有世

8、界上罕见的“湖中湖”。奇观“万丈盐桥”造型独特,既无桥墩,又无栏杆,全部用盐修砌而成。盐公路光滑平坦,和柏油马路并无两样。进军拉萨格尔木昆仑山口唐古拉口格尔木是我们在青海的最终一个落脚点,接下来要面临自出发以来最长的旅程。8月16日早上4:30,挺进拉萨。天逐步亮了,青藏铁路清楚可见。下午16:00最终抵达青海和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唐古拉山口,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也是我们此次西藏之旅中最艰苦的路。唐古拉山上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还晴天碧日,转瞬就风雨冰雹交加。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海拔6000多米,是长江的源头。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怡然自得的牧场。远处的雪峰,天上抬手可摘的白

9、云和和缓艳丽的高原夕阳一起嬉戏着,调弄出一幅幅充满诱惑、妩媚千转的图景。“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不觉哼唱起郑钧的回到拉萨,似乎要提醒自己正在一步步接进魂牵梦萦的西藏。回到拉萨大昭寺色拉寺布达拉宫经过21个小时的奔波,最终在17日凌晨2点安全抵达拉萨。站在这片土地上,还来不及感慨,睡意便袭来将我打倒。旅途劳累让我睡意为断,但心中那些深埋已久的牵挂却让我分外清醒。拉萨古称“逻娑”,藏文意为“羊土”。相传,拉萨昔为沼泽地带,文成公主进藏初建大昭寺时曾用山羊负土填平而得名。伴随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宗教的兴盛,逐步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

10、形。大昭寺在古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唐代初建的大昭寺仅有八个殿堂。经元、明、金、清朝历次扩建,现存的大昭寺,殿高四层,上覆金顶。大昭寺是汉、藏建筑艺术的合璧之作。寺内保留有大量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一个人来到大昭寺,场景如故,仍然是一群磕长头的藏民,但感受却和以往截然不一样。去年初见此场面,我举起相机盲目地按动快门,从未想过其中内涵。今天故地重游,我默默坐在角落,静静看着这周而复始的顶礼膜拜。这些人从遥远的故乡徒步赶来,每走一步就向朝拜的地方磕头一次,好像要洗脱今生的罪孽,召唤来生脱胎换骨的净化。沉思良久,我再次情

11、不自禁地统计下了一个个虔诚的藏民。即使已经是第三次进藏,但对辩经仍然很陌生,只知道它是僧侣们的一门功课,是考教其对佛法和经书熟悉、利用的手段。这次进藏有机会领会著名的色拉寺辩经,真是不枉此行。辩经开始前色拉寺内万籁俱寂,大殿后面一块铺满了碎石子面积不大的场地就是辩经场所,场地外的一切全部被围墙隔绝开来。下午3点整,一队喇嘛鱼贯而入,或坐或立,继而轻轻的击掌声逐步响起,宣告辩经开始。刚开始场面不算热闹,加上说的全部是藏语根本听不懂,我略感乏味。但伴随辩论双方语气的升高、击掌声的逐步加强,辩经也就随之渐入高潮:提问者不停制造难题,应答者形态各异,有的张口就答,得意非凡,配以舒展漂亮的击掌动作,好像

12、在翩翩起舞;有的缄默良久才缓缓应对,也有部分抓耳挠腮满地转圈,每当这时,提问者就哄笑以示挖苦。辩到兴起时,声音靠近吼叫。看着、听着、感受着,我在不知不觉中靠近了一个东西一个神秘的宗教信仰和一个现实的民族文化。雪山尽头,漂亮的喇嘛庙。”走进布达拉宫不自觉地再次吟唱起这首回到拉萨,那一瞬间我好像接收了一次灵魂的洗理。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

13、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来到这里就不能错过藏民最常见的宗教礼仪转经筒,听说这是积功修德的有效路径。经筒有大小几个,大的如巨桶,直径1m左右,高约2m,多安置在寺庙神殿周围的长廊通道上,大家一边行走,一边用手推进旋转;小的经筒则可拿在手里,直径不足10cm,高仅10cm,用手摇动。经筒内放有经文,外部刻有六字真言等其它宗教符号。听说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将经书诵读了一遍, “君子日三省乎己”,转转经筒也是反省自己的好方法。第三次见到西藏,除了唤起前两次所思所悟,还留下了些许担忧。没有了昔日的宁静,身边是拥挤的人群,耳边是闹市般的嘈杂。开始思念曾经的西藏,开始后悔这次的到来,让现实打破了我的梦境。但又很庆幸,庆幸自己再次来到了心驰神往的西藏,体会到在嘈杂之中藏民的超脱。“纯净的天空中有着一颗纯净的心,无须为明天愁也无须为今天忧。”耳畔再次响起回到拉萨,抬头仰视西藏纯净的天空,试图让心灵得到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