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6066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 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Ag:108 Br:8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5题每题2分,16-23题每题3分,共54分)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油不能使溴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D. 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变性【答案】D【解析】【详解】A项、植

2、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B项、虽然淀粉与纤维素均可以用通式(C6H10O5)n表示,但在淀粉分子中,n表示几百到几千个单糖单元,在纤维素分子中,n表示几千个单糖单元,由于n值在二者分子中不相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项、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项、硫酸铜为重金属盐,蛋白质溶液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故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苯的分子式:C6H6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 CH3(甲基)的电子式为:【答案】A【解析】【详解】A项、苯的结构简式为,分子

3、式为C6H6,故A正确;B项、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B错误;C项、CH4分子的球棍例模型为,比例模型为,故C错误;D项、CH3(甲基)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注意掌握常用化学用语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注意不同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是解答关键。3.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 CH3CH=CH2与CH3CH3B. 与 C. CH3CH2OH 与CH2OHCH2OHD. C3H8和C5H12【答案】D【解析】【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注意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是指物质种

4、类相同,若含有官能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相同。【详解】A项、CH3CH=CH2属于烯烃,CH3-CH3属于烷烃,不是同类物质,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项、与 含有苯环的数目不同,分子组成不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项、CH3CH2OH 与HOCH2CH2OH含有的羟基数目不同,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D项、C3H8和C5H12的通式为CnH2n+2,都是烷烃,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同系物的判断,注意掌握同系物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注意同系物中的“结构相似”是指物质种类相同,若含有官能团,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相同是解答关键。4. 下列有关煤、石油、

5、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 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是物理变化过程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 煤就是碳,属于单质【答案】C【解析】【详解】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故A错误;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天然气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故C正确;D、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以碳元素为主,故D错误;答案选C。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是乙烷 苯 丙烯 邻二甲苯A. B. C. D. 全部【答案】B

6、【解析】【详解】乙烷、苯既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溴水反应;甲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不能与溴水反应;丙烯既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使KMnO4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6. 目前工业上冶炼铝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CO或H2还原法B. 铝热反应法C. 电解法D. 热分解法【答案】C【解析】【详解】铝是活泼的金属,一般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答案选C。【点睛】该题的关键是是掌握常见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然后有针对性的选择冶炼的方法即可。7.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

7、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C. 铝片与稀H2SO4反应D. 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项,灼热的炭与CO2反应生成CO,属于吸热反应,碳元素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B项,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铝片与稀H2SO4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已知1mol 稀硫酸和足量的稀NaOH溶液混合,放出114.6kJ热

8、量,则该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 kJ/molC. 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l),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 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kJ/mol【答案】B【解析】【详解】A项、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需要点燃发生,故A错误;B项、1mol稀硫酸和足量的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2molH2O,放热为114.6kJ,则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该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 kJ/mol,故B正确;C项、H2O(g)变化为H2O(l)为放热过

9、程,则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l),前者放出的热量少,故C错误;D项、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定义的理解,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析是解答关键。9.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是A. 离子半径:Li+Na+H2SHFC. 酸性:H2SiO3H2CO3H2SO4HClO4D. 碱性:Al(OH)3Mg(OH)2NaOH【答案】B【解析】【详解】A项、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则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Li+Na+K+,故A正确;B项、元素非金

10、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SiSF,则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顺序为SiH4 H2SHF,故B错误;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SiC SC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2SiO3H2CO3H2SO4HClO4,故C正确;D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AlMg Na,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顺序为Al(OH)3Mg(OH)2NaOH,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于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周期律的内涵及应用,明确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

11、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是解答关键。10.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A. I2升华B. NaCl颗粒被粉碎C. HCl溶于水得盐酸D. 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答案】C【解析】【详解】A项,I2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没有破坏,不符合题意;B项,NaCl颗粒被粉碎破坏的是离子键,不符合题意;C项,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成H+和Cl-,破坏的是共价键,符合题意;D项,刺激性气味是NH4HCO3分解产生的氨气气味,NH4HCO3分解过程中既破坏了离子键又破坏了共价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1.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化学

12、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达到平衡时,反应停止了,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A. B. C. D. 【答案】B【解析】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对;条件改变,可使原平衡发生移动,错;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的时间的长短无关,对;化学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大于0,是动态平衡,对、错。答案选B。12.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加H2O 加NaOH固体 滴入几滴浓盐酸 加CuO固体 加NaCl溶液 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不

13、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10mL 0.1molL1的盐酸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氢气的总量不变以及铁少量分析解答。【详解】加水,稀释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减少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加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由于铁不足,则生成的氢气量不变;加CuO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再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由于消耗铁影响氢气总量;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滴加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

14、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氢气量;改用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氢气量。答案选B。【点睛】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不同。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般是温度、压强、浓度和催化剂,注意本题不改变生成氢气总量的要求,答题时注意审题。13.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由于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B. 当马口铁(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马口铁腐蚀会加快C. 原电池的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可以用电池总反应式来判断D.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15、式为PbO2 +4H +2ePb2 +2H2O【答案】B【解析】【详解】A项、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由于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B项、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铁与锡在一起形成原电池,铁活泼作负极易被腐蚀,腐蚀会加快,故B正确;C项、原电池的电极附近溶液pH的变化可以用电极反应式来判断,电解前后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可以用电池总反应式来判断,故C错误;D项、铅蓄电池放电时,酸性条件下,PbO2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PbSO4,电极反应式为PbO2 +4H+SO42+2ePbSO4+2H2O,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及应用,把握原电池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