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6060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介绍一、项目名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二、项目背景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交叉学科领域,其复合型人才需求对大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学校面临学科演进、培养方案变革、专业发展资源缺乏的难题,需要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快速优化专业,培养适应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三、项目特色本项目将通过校企全方位合作,开展教学形态变革与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试点建设工作,包括行业分析、专业调研、培养方案设计、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师资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实践、线下线上教学融合实践

2、等内容。企业资源的全方位导入及校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深度结合,将形成产教融合的示范模式。四、项目目标整个项目将分阶段将合作专业打造为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示范项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智能制造技术中心、链接全国项目院校的创新创业网络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双创工作的全面提升。五、项目规划(一)建设规模本项目计划遴选约100所合作院校,开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合作。(二)建设周期两年内完成。(三)投建内容实施方投入包括设备、课程、软件、培训和服务等,其中智能制造设备平台包含智能制造工厂数据中心、企业生产运营大数据整合系统、企业统一融合移动业务开发系统、工业机器人虚拟

3、仿真系统、机器人创新实训系统,智慧学习工场包含1个智慧学习平台和5个展示与体验中心。(详见附录1和附录2)六、项目内容实施方与合作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促进内容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方为合作院校在课程开发、就业服务、双创模式创新、服务区域经济模式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有偿服务。(一)合作专业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等类专业。(二)建设内容“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投建内容详见附录1和附录2。(三)师资培养1. 合作期内实施方为合作院校教师提供4人/年的免费培训,包括技术培训、研发

4、及项目管理能力培训,食宿及交通费用由校方承担。2. 合作院校有义务为本项目相关的培训提供免费场地支持。(四)教学资源开发1. 实施方与合作院校共同开展智能制造、智能控制和机器人三大领域的行业技术调研及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研究,并共同设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 实施方以资源输出的方式支持合作院校建设以教材创新为载体,以虚拟教学、工程案例、微课、工程视频、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体系;3. 实施方以资源输出的方式支持合作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设计,包含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活动及教学资源组织;4.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实践是本次项目的重要内容。实施方为合作专业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线上学习平台,并合作开展线

5、上教学资源建设。(五)就业服务1. 实施方组织上下游企业,支持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2. 实施方帮助合作院校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面向区域及产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促进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3. 实施方支持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创新及就业服务工作。(六)双创模式创新1.实施方将支持合作院校建立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提供人员训练支持、产品支持、技术服务支持和市场支持,并建立“企业+合作院校”的产业化合作机制。实施方支持合作院校建立“互联网+创新学院”,探索以技术中心推动并放大合作院校社会化服务职能的新模式;2.以“华为软件开发云”“经世优创”两个平台支撑创新创业团队面向全国开展

6、技术服务及产品服务,使创新创业从校园走向全国;3. 合作期内实施方为合作院校教师提供2人/年的免费创新能力培训,食宿及交通费用由校方承担;4. 实施方将组织全国范围的创新大赛,促进合作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七)服务区域经济模式创新1.实施方支持合作院校建立“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并以模式输出、资源输出、联合推进的方式,支持合作院校把研究院建设成为区域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技术高地和权威机构;2.合作期内实施方为合作院校教师提供2人/年的免费行业解决方案创新及新技术业态培训,食宿及交通费用由校方承担。(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实施方支持企业工程师参加课堂教学,与合作院校联合开展“一课双师

7、”嵌入式教学模式创新;七、项目保障体系(一)保障措施1.项目管理委员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实施方、合作学校联盟代表组成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工作统筹与规划、成果分析。2.专家组由高校专家、行业专家组成,承担项目咨询、规范制定、项目遴选、工作指导、建设评审等专业工作。(二)合作院校条件申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的院校,须具备如下条件:1.开设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机械类等相关专业;#O-畫靠的1幕暑如蟲S&I曹y妙gi俅皿富善曲&-t=_nzilH,廉拦軽理伺皿也“附录1企业投建实验室平台及学校配套环境要求企业捐赠设备平台学校应具备的智能制造系

8、统实训环境清单说明云计算虚拟系统单元1、自动化方向:过程控制实训系统云计算控制管理单元(DCS),离散控制实训系统(PLC),云计算存储单元现场总线实训系统,自动化工程设计实云存储系统训系统;智能制造工厂云计算弹性计算系统2、工业互联网方向:(GE或施耐德)数据中心云计算资源运营管理系统工厂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实训系统云桌面虚拟化系统(SCADA),制造企业牛产过稈执行管云桌面终端理实训系统(MES),先进制造综合实云计算系统专用交换网关训系统;3、工业机器人方向:(ABB或FANUC)云计算创新应用开发头训项目管理系统工业机器人单体示教编程实训平台,工企业牛产运营SOA应用开发系统支持平台业机

9、器人单体综合实训平台,工业机器统一共享数据服务系统人焊接实训平台,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实大数据整合系训平台,智能制造数控加工生产线综合统SOA应用开发头训项目管理系统创新应用开发案例库系统实训平台、智能制造电子装配生产线综企业统一融合移动业务开发系统统融合业务创新应用开发系统统一融合移动业务平台管理系统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系统创新开发系统支持平台创新开发实训项目管理系统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教学资源系统机器人创新实训系统工业机器人机械认知实训系统工业机器人电气认知实训系统工业机器人VR创新实训系统可编程迎宾讲解机器人可编程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E-spider机器人合实训平台。#

10、附录2企业投建智慧学习工场及学校配套环境要求包含:1个互联网+智慧学习平台和5个展示与体验中心1互联网+智慧学习平台1.1软件-在线学习系统1.2软件-在线考试系统1.3软件-在线评价系统1.4软件-在线作业系统1.5软件-移动录播系统2虚拟演播中心2.1软件-虚拟演播室管理导播平台2.2硬件-虚拟演播室3专业运营中心3.1软件-教学协同管理系统3.2软件-线上运营管理平台3.3软件-视频会议与桌面协同系统4联合教研中心4.1联合教研协同平台4.2硬件-联合教研与协同平台5创新创业中心5.1软件-创新创业资源系统5.2软件-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系统5.3软件-科研成果转化系统6教育大数据中心6.1软件-信息共享交换平台6.2软件-大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7开发者中心7.1软件-智慧学习工场对外数据服务开放平台合作院校需提供配套装修、项目要求的基地基础环境建设,包括但不限以下内容:场地、装修、配套学习设施、电脑终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