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459768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综述1.1项目背景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项目建设的可能性1.4项目目标1.5项目投资与规模1.6项目效益1.7项目申请单位基本情况1.8结论与建议等 第二章 片区概况 2.1片区基本概况2.2片区产业发展情况 第三章 项目实施区域概况3.1项目实施区域总体概况3.2项目实施区域在片区中的地位与作用3.3 项目实施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第四章 项目目标4.1项目总体目标4.2项目分年度目标第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与流程5.1技术方案5.2工艺流程第六章 项目实施方案6.1项目实施条件6.2项目分年度实施安排6.3项目建设用地落实安排6.4项目扶贫对象瞄准受益机制6.5项目培训方案第

2、七章 项目投资预算与来源7.1项目资金预算及其依据7.2投资来源及申请科技扶贫资金额度7.3科技扶贫资金使用方案第八章 财务与效益分析8.1财务分析8.2社会与扶贫效益8.3 经济效益8.4生态效益等第九章 风险分析9.1项目不确定因素9.2市场风险9.3技术风险9.4环境风险 9.5项目管理风险9.6防范措施等第十章 组织与管理10.1组织机构及职能10.2项目实施方式10.3项目管理措施10.4项目确保贫困农户受益的措施吉林省XX县细毛羊繁育改良科技扶贫项目第一章 项目综述1.1项目建设背景 20042010连续七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了集中力量支持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反映出党

3、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重视和关注。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贫困人口的相关问题也就成为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的民生问题。为此,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科技扶贫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的问题,把发展牧业生产和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XX县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条件。XX县位于吉林省西部,1、地理位置:XX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处于东经1224706.31240433.7,北纬452814.3461815.8之间。全

4、县幅员面积43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9万亩,旱田面积170万亩,水田面积79万亩,草原面积239万亩。全县所辖11个乡(镇)、7个国有农林牧渔场、140个村。总人口29.2万人,由汉、蒙、回等10多个民族组成。农业人口18.47万人。境内有“一江三河”(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流经我县,粮食年产量53万吨,年产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农副产物近100万吨,年产草量在18万吨以上,是吉林省畜禽养殖业的“黄金带”。XX县是全省畜牧业生产大县之一,2011年全县羊发展到 65万只以上,其中细毛羊发展到55万只。细毛羊不但是当地牧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关于印发

5、国务院扶贫办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拟定实施吉林省XX县细毛羊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XX县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示范和带动周边细毛羊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优质牧业生产,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因此,该项目是在国家大力扶持牧业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结合我省优质牧业产业项目建设需要而实施的牧业基本建设项目。组织科技队伍,实施科技扶贫。组织大专院校、可研院所为贫困县的依托单位,派遣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中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科技开发团,并向贫困县派驻科技副县长,帮助贫困县研究和制定科技开发规划和年度开发计划,筛选开发项目、引进先进的实用技术成

6、果并示范推广,组织技术培训,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的技术水平。抓好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发智力是科技扶贫工作的前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广泛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技术的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已使贫困地区每个村、组都有自己的技术骨干。绝大多数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是农民成为科技扶贫的真正参与者,保证了科学技术在贫困地区的大规模推广。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各级扶贫部门都建立了一大批以农民和技术人员为主体、服务能力较强的技术经济服务组织,有效利用国家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培训”、“春风行动”等逐年增加的培训经费。邀请养羊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充

7、分发挥XX县良好的养殖基础优势,针对存在的难点疑点进行多层次、全过程、全方位的培训和服务。解决羊产业发展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问题。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2012年科技扶贫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12】51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根据项目指南要求,结合XX县养羊生产实际,以XX县太平堡屯太平种羊场为依托,提出XX县细毛羊繁育科技扶贫项目。提高XX县科学养羊技术含量,增加养羊效益,促进XX县经济发展。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细毛羊基地建设是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的要求。据调查,农村贫困人口和家庭文化程度普遍性偏低,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不敢用也不会用新品种、新技术。

8、其结果也进一步拉大了其和一般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深了其贫困程度。很多农民仍在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给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恶性循环状况,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贫困人口及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的办法已成当务之急。2.细毛羊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牧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XX县是传统的细毛羊养殖区,但是由于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饲养水平落后,羊毛产量与先进省平均水平略低,并且生产效益比较低,农民增收困难。保持和提高细毛羊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该项目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有效提高当地细毛

9、羊品质和产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对项目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3. 细毛羊基地建设是符合牧业产业发展政策和方向的需要。XX县是我省饲养细毛羊最多的县份,细毛羊是XX县畜牧业的当家品种。1980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为培育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基地县。由于XX县饲养细毛羊历史悠久,饲养数量大,使得细毛羊生产在全县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90年代,由于羊毛价格下跌,肉价上涨以及羊毛科学管理工作滞后、政策措施不到位等原因,细毛羊业呈下滑趋势,细毛羊数量由最高年份1989年的78.9万只,减少到最低年份1998年的42万只,羊毛品质也有所下降。近几年,各

10、级党委、政府虽做了许多工作,滑坡现象得到初步扭转,但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对细毛羊改良工作投入还远远不足,细毛羊基地乡(镇)场的人工受精站都没有建立起来,而且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无法很好地为细毛羊生产服务。细羊毛市场流通体制不完善,缺少购销主渠道,细羊毛经营主体分散,交易成本高,加之羊毛的现代化管理滞后,还不能适应当今毛纺工业的需求,这些都直接影响XX细毛羊业的恢复和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加入WTO,羊毛的进口配额将逐渐被取消,关税也将降至较低的水平,这将加剧进口细羊毛与国产细羊毛的竞争,我国细毛羊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面临着继续滑坡的危险。但同时我国纺织产品出口量将增长,对细羊毛(

11、尤其是超细型细羊毛)的需求也将增大,因此,中国纺织工业对细羊毛的需求将是长期的、巨大的,这将对我县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草原面积辽阔,居全省大草原之列,总面积达23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210万亩,草原围栏面积29万亩,人工草地25万亩,年产草量在18万吨以上。草原上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草场属于松嫩草场的一部分,草以平原草甸草场类型为主,主要生长着以羊草为主的优良牧草,现有超千公

12、顷的大片草场8块。这些饲草饲料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具备了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二是是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服务到位。项目建设依托单位现有职工35人,其中技术干部25人,大专以上学历20人,中专学历12人,技术职称中高级畜牧师8人,畜牧师13人,助理畜牧师9人。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是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的队伍。每年推广新技术5项,培训农民2万人次左右,指导全县牧业生产,为牧业连续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进行细毛羊标准化舍饲圈养的典范引导,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探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优质畜牧业。四是近些年国家、省(市县)不

13、断出台一系列强牧惠牧政策。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从财力、人力、物力都给予了重点倾斜。为实现吉林省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四年提升”的总体目标,继而,XX县实施了牧业产业大县建设发展战略,通过强有力政策环境扶持,实现了在牧业生产上该投的投足,该给的给足,该补的补足,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养殖积极性;五是项目区具有良好的饲养基础。XX县是吉林省畜牧业生产大县,细毛羊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饲养历史悠久,无论是传统养殖还是现在的舍饲、半舍饲精养,当地农民都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经过培训,完全可以按照先进的生产技术设施进行生

14、产。六是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项目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农村整体经济成效,是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全县农业人口18.47万人,劳动力人口占12万人以上,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目前已达4万多人,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也就成了项目区的巨大人力资源优势。该项目的实施,加大了对他们的科技培训,让他们掌握了过硬的实用技术,从而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七是澳洲美利奴羊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产毛量高、羊毛较长外,羊毛纤维直径较细是澳洲美利奴羊的最大优势。这种羊的羊毛纤维直径只有1618微米,大

15、约是一根人的头发丝的1/10,而普通羊毛有的比头发丝还要粗。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超细羊毛柔软、飘逸,而普通羊毛硬度大,因而,超细羊毛也就拥有了不菲的价格。按国际惯例,绵羊毛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即超细型、细毛型、中毛型和强毛型。在羊毛定价的几个关键因素中,细度占了53%。因此,谁拥有了大量的美利奴羊,谁就在国际上拥有了左右超细羊毛定价的实力。 综上所述,在吉林省XX县建设细毛羊基地项目,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科技优势,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富裕的首选向项目,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现代牧业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1.4项目目标通过细毛羊繁育科学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使大批农民掌握先进的养羊技术,大幅度提高细毛羊羊毛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细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由现在的每只950元提高到1122.5元。1.5项目投资与规模项目总投资650万元,主要进行细毛羊繁育技术的科技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申请国家科技扶贫资金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50万元。(1)申请国家科技扶贫资金500万元。其中:引进澳美良种公羊200只,投资200万元;印刷购买细毛羊养殖、繁育等科技材料20万份;投资40万元;培训科技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