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45858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常用的除杂方法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两者的溶

2、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将萃取后的碘单质和苯分离可采用蒸馏法。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高三化学知识点重点最新精选5篇分享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2(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0个)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化学用语: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

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溶液、离子共存、非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中和滴定。元素周期律“位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化学键、电子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重点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几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决。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值及酸碱性)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现象、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等)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应用(二)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以考查出现的概率大小为序)金属元素:铁、铝、钠、镁、铜。金属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

4、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碳、氧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CO2、HNO3、H2SO4、H2SO3、H2S、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三)有机化学基础(6个)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主线)同分异构体化学式、电子转载20XX年高考化学复习指导:高考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方程式几个典型反应(特征反应)有机反应类型信息迁移(四)化学实验(7个)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常见

5、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安全意识培养)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或评价实验方案。(这一类型题迟早会考)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分析处理数据这几年没考,但要关注这个问题)(五)化学计算(7个)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确定分子式的计算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3一、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

6、程序判断题。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7.后点

7、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二、高中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实验室蒸馏石油。测定乙醇的沸点。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热KMnO4制

8、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

9、液。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

10、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10.

11、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尝结晶的味道。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12、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14

13、.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4(一)钠的反应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3.钠跟水反应(现象)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

14、的通性;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三)氢氧化钠的性质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哪些)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8.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