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57543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考试试题二含答案并附完整全题解析单选题1.悬挑空调板的受力钢筋应分布置在板的( )。A.上部B.中部C.底部D.端部【答案】A【解析】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粱、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2.关于建筑工程中常用水泥性能与技术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泥的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B.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长于45分钟C.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

2、不均匀的体积变化D.水泥中的碱含量太低更容易产生碱骨料反应【答案】C【解析】(一)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1.凝结时问1.凝结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分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l0h。2.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即所谓体积安定性不良,就会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3.碱骨料反应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

3、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4.其他技术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的细度及化学指标。水泥的细度属于选择性指标。碱含量属于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的碱含量高时,如果配制混凝土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导致混凝土因不均匀膨胀而破坏。(二)常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续表:续表2:3.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关于六大常用水泥凝结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0minB.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C.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2hD.除硅酸盐水泥外的其他五类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2h【答案】B解析:所有水泥初凝不得短于45 min,硅酸盐水泥

4、终凝不得长于6.5 h,其他水泥终凝不得长于 10 h。4.基坑验槽中遇持力层明显不均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A.观察B.钎探C.轻型动力触探D.静载试验【答案】C【解析】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持力层明显不均匀;2)浅部有软弱下卧层;3)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4)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规定应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5.基坑验槽应由()组织。A.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B.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C.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D.总监理工程师【答案】D【解析】一、验槽程序:(1)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2)由总监理

5、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6.适宜用于外形复杂或异形截面的混凝土构件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的常见模板是( )。A.组合钢模板B.木模板C.滑升大钢模D.爬升钢模板【答案】B【解析】木模板:优点是较适用于外形复杂或异形混凝土构件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缺点是制作量大,木材资源浪费大等。7.跨度8米的钢筋混凝土梁,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A.50%B.75%C.85%D.100%【答案】B解析: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8.肋梁

6、楼盖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设计无要求时,通常是()。A.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B.板中的无粘结筋须集中张拉C.梁中的无粘结筋须同时张拉D.先张拉楼面梁,后张拉楼板【答案】A解析: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通常,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中的张拉顺序是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9.我国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A.抗震设防烈度B.地震烈度C.地震震级D.基本烈度【答案】A【解析】抗震设防是指房屋进行抗震设计和采用抗震措施,来达到抗震效果。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抗

7、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以北京地区为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超越8度的概率为l0%左右。10.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 )组织编制。A.项目经理B.项目总工程师C.公司项目管理部门D.公司总工程师【答案】A【解析】项目管理规划应包括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两类文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应由组织的管理层或组织委托的项目管理单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11.一般环境中,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要求是()。A.提高强度等级,提高水胶比B.提高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C.降低强度等级,提高水胶比D.降低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答案

8、】B【解析】从一般环境中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表中可以看出,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就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水胶比。12.建筑物需要安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声、防结露等性能的玻璃,应选择()。A.浮法玻璃B.钢化玻璃C.中空玻璃D.平板玻璃【答案】C【解析】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保温、隔声、防结露等性能。13.下列质量问题常见成因中,属于管理事故成因的是( )。A.预埋件偏位B.不均匀沉降C.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不当【答案】D【解析】管理事故有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不当,造成质量问题和严重经济损失;2.施工人员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致使建筑物或预埋件定位错

9、误;3.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工序、工艺标准要求进行施工,造成经济损失;4.对进场的材料、成品、半成品不按规定检查验收、存放、复试等,造成经济损失;5.未尽到总包责任,导致现场出现管理混乱,进而形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4.对施工控制网为轴线形式的建筑场地,最方便的位置放线测量方法是()。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角度前方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答案】A解析: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用直角坐标法测定一已知点的位置时,只需要按其坐标差数量取距离和测设直角,用加减法计算即可,工作方便,并便于检查,测量精度亦较高。15.立面或大坡面铺贴

10、防水卷材时,应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A.空铺法B.点粘法C.条粘法D.满粘法【答案】D【解析】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卷材短边搭接。16.下列流水施工参数中,不属于时间参数的是( )。A.流水节拍B.流水步距C.工期D.流水强度【答案】D【解析】时间参数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主要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等。17.相关规范规定,脚手架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应在( )mm及以内。A.100B.120C.150D.180【答案】C【解析】(7)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两个直

11、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离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倍的两节点的中心长度,且不应大于5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18.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最多( )日内,建议单位应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A.7B.15C.30D.90【答案】B【解析】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d内,依照相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备案机关)对工程进行备案。19.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纸面石膏板属于( )建筑材料。A.不燃性B.难燃性C.可燃性D.易燃性【答案】

12、B【解析】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都是属于难燃性建筑材料。20.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 )审批。A.负责人B.技术负责人C.项目负责人D.项目技术负责人【答案】B解析: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多选题21.关于石灰技术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A.保水性好B.硬化较快.强度高C.耐水性好D.硬化时体积收缩大E.生石灰吸湿性强【答案】ADE【解析】石灰的技术性质有

13、:1.保水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耐水性差4.硬化时体积收縮大5.生石灰吸湿性强。22.加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抵抗地震力的构造措施有()。A.提高砌体材料的强度B.增大楼面结构厚度C.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D.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E.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连接起来【答案】CDE【解析】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材料脆性大,抗拉、抗剪能力低,抵抗地震的能力差。可采取的抗震措施为: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23.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等指标。A.抗渗性B.抗冻性C.和易性D.碳化性E.粘结性【答案】ABD【解析】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抗渗、抗冻、抗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及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等性能,这些性能均决定着混凝土经久耐用的程度,故称为耐久性。和易性是另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