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45461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学原理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1-O1=W1W1=KO1 ;W=KO ;iiW =KOnn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特征河长的分析和计算方法。2. 学会查算S曲线表。3. 解特征河长洪水连续演算的原理并建立沅陵至王家河河段的流量演算方 案。二、实验设备1. 计算机一台。2. 洪水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软件一套。3. S 曲线表一本。三、实验原理在河流的一个特征河长河段上,河段蓄水量W与河段下断面出流流量O为单 值关系W=KO,将预报河段划分为n个特征河长河段,如图示;每段水量平衡式 和蓄量出流关系分别为:I -O =W ; I -O =Wni i in nI1n-1L河段划分为n个特征

2、河长河段示意图各段水量平衡式和蓄量出流关系联解后可得:当I1 (t)为瞬时脉冲入流,则出流O (t)为瞬时单位线。 1n当I1 (t)为单位入流,则出流O为S (t)曲线。 1n当I1 (t)为单位矩形入流,则出流O (t)为S (t) -S (t-1)曲线。 1n当I1 (t)为强度I的矩形入流,则出流O (t)为I* (S (t) -S (t-At) 1n的曲线。把实际的洪水入流I1 (t)过程概化为m个连续的矩形入流,利用S (t)曲 线就可算出预报河段的出流O (t)。n四、实验步骤沅陵至王家河河段位于沅水流域下游,沅陵以上流域面积76400km2,王家 河以上流域面积80500km2

3、,河段总长112km,河底比降0.0004。按如下步骤将 该河段上断面沅陵 1968 年 8 月的一次洪水过程演算为下断面王家河洪水过程 (经分析,本河段流量传播时间为 T=10h)。开机后调用“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实验“软件,在计算机上按实验软 件“特征河长计算表“数据计算特征河长1,点绘O1关系点,定出关系线。 在计算机上按表3数据计算1968年8月的一次洪水过程的时段平均入流,按平 均入流最大流量查O1关系线得采用的特征河长1。按 n=L / 1计算河段分段数, n 一般取为整数。按K=T / n计算一个特征河长的流量传播时间K。由n和K查S曲线表得按m=t/K划分时段的汇流系数Pn,m

4、,填入下表。表 1S 曲线及 t/K t 时间转换表m=t/K35789101112131416182125S(m)00.0050.0530.1120.1970.3030.4210.5380.6470.7400.8730.9450.9870.999t=m*K在计算机上点绘St曲线,按计算时段 t=3h,在曲线上摘录S(t)值。填入下表并计算计算时段 t=3h的汇流系数P。表 2单位矩形入流汇流 P 计算表t0369s(t)S(t-3)P1215182124将汇流系数P填入下表后,自编程序计算王家河洪水出流过程。表 3流量演算表日时I平均IP平均I*PO实测01719501220020504 1247020507 13340215026350235027150345018658057105571066508482064001430050004 1398059007 13700525023450471023200435019300040005275037008255034001240032004 1230029807 1218027802210025702200024002019702320519002210五、思考题1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有无预见期?2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有作用?3 分析造成演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演算精度的可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