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45450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下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装 订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初2012级2010-2011学年下期三学月定时作业数 学 试 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BC 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B众数在一组数据中若存在,可以不唯一C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D对于简单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3、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

2、角相等4、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 )A1 B2 C3 D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B(,0),C(0,),D(,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A矩形 B菱形C正方形D梯形6、某校八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8、12、15、10、12、11、9、 10、13则这组数据的( )A平均数是11 B中位数是10C众数是10.5 D方差是3.97、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5cm,20cm和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A.15cm B.20cm C.25cm D.12c

3、m600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1,1)和N(-2,),则这个反比例函数是( )A. B. C. D.9、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0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不能拼成的四边形是( )A.邻边不等的矩形 B.等腰梯形C.有一角是锐角的菱形D.正方形10、甲、乙两班举行跳绳比赛,参赛选手每分钟跳绳的次数经统计计算后填入下表:班级参加人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次数甲351696.32155乙351714.54155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甲、乙两班学生跳绳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跳绳次数170为优秀),甲班的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的成绩

4、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在空格的横线上)11、当= 时,分式的值为零.12、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为0.000000003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13、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 (填“甲”或“乙”) 14、如图,ABCD中,AE,CF分别是BAD,BCD的角平分线,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AECF为菱形ABDOCxy16题ABECDF14题15、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则这个三角形是 . 1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过O

5、点 ,BCx轴,且A(2,-1),则经过C点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17、计算:(1) (2)18、解分式方程: (1) (2)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0、一个游泳池长48米,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从同一处(A点)出发,小方平均速度为3米秒,小朱为3.1米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AC方向)游,而小方直游(AB方向),两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米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四、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21、观察下表所给出的三个数其中3、4、55、12、137、24、259、40、4

6、121、(1) 观察各组数的共同点:(6分)各组数均满足 . 最小数是 数,其余的两个数、是 的正整数; 最小数的 等于另外两个数、的和. (2)根据以上的观察,当时,求、的值.(4分)22、如图所示,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斜坡的坡度,路基高,底宽为,求路基顶的宽。AFBCD23、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24、已知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是关于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自变量时,;当自变量时,求和的表达式.五、解答题(25题10分,26题12分,共22分,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25、如

7、图,在中,是边上的一点,是的中点,过点作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且,连接(1)求证:是的中点;(2)如果,试猜测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BAFCED数学试卷 第8页(共8页)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y轴和x轴分别交于点A、点B,与反比例函数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点C(1,6)、点D(3,n)过点C作CEy轴于E,过点D作DFx轴于F (1)求m,n的值;(2)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3)求:OCD的面积。八年级数学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C、A、D、C、B A、D、A、D、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 12、 13、甲14、 15、直角三角形 1

8、6、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7、(1)8 (2)18、(1) (2)无解19、 20、小方先达到终点。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21、(1) 奇、连续 平方 (2), 22、23、解:设张老师每小时走千米,则李老师每小时走千米. 依题意可列: 解得: 千米 答:张老师每小时走6千米,李老师每小时走5千米.24、解:设,其中, 依题意可列: 解得: 即:,五、解答题25、(1)证明:是的中点 在和中 又 是的中点EBDCFA (2)解:四边形是矩形,理由如下: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的中点 是矩形26、解:(1)由图知: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同理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2)设 由在其图像上,得解得: (3)由得 数学试卷 第 - 7 -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