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450379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培训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仔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练习。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1“若不与我,便不出尔。”()A.和B.结交C.给D.赞成2“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A.延续B.伸长C.举D.导引3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2、(解释:杨生从井里被救了出来,行人牵着他的狗离开了,狗一次又一次地回头看他。)B.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解释:这狗和我生活了很久,我不能把它给你。)C.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解释:杨生养了一条狗,他非常喜爱它。)D.君若出我,当厚报。(解释:你如果救我出来,我一定重谢。)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自己的话回答)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道旁李苦王戎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带点词。常与诸小儿游与:(_)诸儿竞走取之诸:(_)竞:(_)唯王戎不动唯:(_)2写出句子的大

3、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3. 阅读幼时记趣(节选),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幼时记趣(节选)沈复(清)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注释:斗草间:即斗于草间。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拔山:搬开土山。拔,移,搬开。盖: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而:表承接,然后。为所:“.”的意思。方:正,刚刚。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呀(y)然:哎呀地(惊叫一声)。1注释,联系上

4、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驱之别院:_2试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_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江行日记一则(节选)明袁中道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注释沙市:今湖北荆州。雪子: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敲戛(ji):轻轻地敲打。铮(zhn)铮:文中形容雪子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1“欲”的意思是_;“亦”的意思是_。2“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的意思

5、是_。这句话衬托出_。3文中说“亦复有少趣”,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趣”在何处?(至少写出两处)_4读一读,下面句子停顿合适的是( )A.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B.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C.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5. 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

6、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6. 文言文阅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对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恐已暮矣 (暮:晚了)B.安敢戏其君 (戏:戏弄)C.日出之阳(阳:太阳)D.何不炳烛乎 (炳:点,点燃)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于”与“晋平公问于师旷”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请救于齐B.苛政猛于虎C.闻达于诸侯D.黄鸟于飞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请划分三处)。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盲臣安敢戏其君?_(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_5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请用原文回答,并说明师旷意在说明什么道理?_7.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

8、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邻居有烛而不逮_2翻译下列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3与凿壁偷光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胸有成竹B.鹏程万里C.三顾茅庐D.囊萤映雪4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和_5写写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感悟。_8.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言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文不识:人名。 偿:报酬。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9、衡乃穿壁引其光:_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用原文回答,为什么匡衡“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3因为这个故事,后来有一个成语传世,这个成语是:(_)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这个文段的内容:(_)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5解释下列句中加红字。必三百人:_好一一听之:_6用自己的话回答“处士逃”的原因。_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扑倒)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

10、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1解释加点词语。昔孟子少时(_)乃去(_)继而迁于学宫之旁(_)遂居于此(_)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居住之所近于墓。B.遂居于此。C.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D.继而迁于学宫之旁。3翻译下列句子。此非所以居子也 译文:_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译文:_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_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

11、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文不识:人名。与:帮助。资:借。大学:有学间的人。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停顿节奏正确的是(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结合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解释。(1)以书映光而读之A.它,指书 B.它指光_(2)邻舍有烛而不逮A捉 B及,到_3写出“愿得主人书遍读之”这句话的意思。_4读了这篇小古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故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如果让你为它添加一个题目你认为是_。(2)词语解析祠:_相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