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朗读能力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44920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朗读能力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低年级朗读能力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朗读能力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朗读能力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教学案例 府谷一小 郝彩 松鼠和松果内容比较浅显,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怎样铺好台阶,架设梯子,让学生能一步一步慢慢向上走,这是我们教师要重点关注的。松鼠和松果中有这样一句:每颗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我首先问学生:小朋友最喜欢吃什么?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门。我接着问学生:看到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会怎样呀?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说的特别有意思。我紧接着告诉学生:小松鼠和小朋友的感受是一样的,想一想小松鼠见到美味的食物,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小松鼠,一大堆松果就放在你们面前,你们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2、比一比,看谁最像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学生们有滋有味地读起来,有的学生一边读还一边做动作。接着,我让学生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朗读。在这里我采用了三个步骤:唤醒体验、迁移体验、表达体验。学生有了体验,有了感受,就能把课文读进去,读出味道来。 课标上对一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做没必要的分析,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

3、为他们课堂上的乐趣。因此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朗读,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呢?我认为,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到位,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可以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内比一比读、全班比赛读等形式,还可以选择读得好的学生在班级展示,即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达到一读带讲,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与此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点,松鼠每天吃着松果,它是那么快乐,那么自在,它觉得松果就是它的好朋友,它夸奖松果那么香,那么可口。我们也来用上“那么那么”夸一夸苹果、西瓜、大树、小草、小花好吗?学生通过说话,不仅理解了该怎么读好“那么那么”,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提倡多读,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样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