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4510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神科护理学习题集.精神科护理学习题第一章 绪论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DA是生物医学的分枝学科 B是行为医学的分枝学科 C是社会科学的分枝学科 D是临床医学的分枝学科 E是全科医学的分枝学科3不属于精神障碍范围的是CA人格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攻击行为 D神经症 E癔症4下列关于精神活动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CA是大脑机能的产物 B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 C病态精神活动与客观现实脱离,因此与客观现实无关 D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 E正常人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5病因相对明确的精神障碍是AA酒精性幻觉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神经症 E躁狂

2、症6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B与躯体疾病毫无关系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心身疾病 E暗示治疗有一定效果7关于精神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 B精神疾病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C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疾病 D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明确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E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而精神病是一类程度严重的精神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疾病,包括ABDE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D焦虑症 E强迫症2

3、关于心身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也称为心理生理疾病 B是一组与心理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 C有器质性病变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 D冠心病和消化性溃疡不属于心身疾病 E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3精神疾病患者安全护理的内容,包括ABCA自杀、自伤行为的护理 B攻击暴力行为的护理 C出走行为的护理 D进食行为的护理 E睡眠的护理5精神卫生的服务的重点,包括ABCEA适应不良行为 B轻型精神障碍 C药物酒精依赖 D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E心身疾病6关于精神卫生工作的展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E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法学的创新,生物精神病学将有重大突破

4、 B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 C精神疾病的康复与社区服务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D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精神卫生的立法、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治疗效果的提高,相信精神疾病患者将会受到更人道的对待 E精神病院的现代化前景是实行院内园林化、室内家庭化、管理开放化、治疗多元化7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ABDA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 B强烈的敬业精神 C健壮的体格 D精湛的业务技术 E男性二、简答题1简述精神病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学科情况。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

5、和预防的一门学科。2分支学科情况: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往往涉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病学,即从社会学、文化差异研究精神疾病、行为问题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司法问题(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精神病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评价或鉴定精神病人违法行为的责任能力与安置问题的一门学科);特殊人群(如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近年来精神药物层出不穷,大大改善了精神病人的治疗与预后,精神药理学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特色;精神病理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传统分支,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主要是对思维、异常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深层心理活

6、动等的关系;而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又成了精神病学的另一主要分支生物精神病学。2简述精神疾病的原因。【答】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虽然生物学因素是必要因素,但它仍不足以说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的发病中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既可

7、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纵观上述对精神疾病病因学探讨,生物学因素(内在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外在因素)在精神障碍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实际上,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不能截然分开,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人类行为。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方法学问题,我们很难确定导致常见精神障碍的确切病因,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对精神健康及精神障碍领域的理解远远不够完善。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原因,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感知的定

8、义为B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C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 E是人接触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EA谵妄状态 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 C疲劳 D感染、中毒等致意识障碍时 E以上都是3关于幻觉的定义为C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4听幻觉最常见于D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恐惧症5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DA思维迟缓 B思维散漫 C病理性赘述 D牵连观念 E矛盾思维6关于思维

9、迟缓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典型症状,说法较正确的是CA强迫症 B精神分裂症状 C抑郁症 D癔症 E神经衰弱7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称为记忆错误 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 C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 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 E病人把从未见过的人当作熟人或朋友认识,称为虚构8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CA情感障碍 B思维障碍 C意识障碍 D记忆障碍 E认知障碍9慢性脑病综合征,一般不出现的精神障碍是DA记忆障碍 B思维障碍 C人格障碍 D意识障碍 E智能障碍10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

10、定向力障碍 B情感淡漠 C注意力集中困难 D记忆力障碍 E思维障碍(二)多项选择题1在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BCDEA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B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C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进行分析 D结合当事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E精神症状是否持续存在,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2每一精神症状均有明确定义,并具有以下特点ADEA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控制 B症状是否出现可以受意识控制 C症状可以通过转移的方法使其消失 D症状内容与周围环境不相称 E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

11、损害3常见的感知觉障碍有ABEA错觉 B幻觉 C妄想 D超价观念 E感知综合障碍4下面关于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ABDEA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相符 B病人对妄想坚信不疑 C妄想可通过解释等心理治疗消失 D妄想可影响病人的情感及行为 E妄想的内容往往与患者本人有关5常见的睡眠障碍有ABEA入睡困难 B早醒 C嗜睡 D昏睡 E易醒且醒后入睡困难6对于自知力的完整理解,包括ABEA是指患者对于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B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病常有的表现 C重性精神病都没有自知力 D自知力就是有病感 E神经症患者都有完整的自知力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感觉、知觉、感知综合障碍?【答】(1)感觉:是指客观刺激

12、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等,是知觉的基础。(2)知觉:是某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所形成的总的整体印象。如果感觉或知觉体验与外界客观事物或事实不相符,则分别称为感觉障碍或知觉障碍。(3)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正确感知,如知道是某个人或某种动物等,但对该客体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颜色、形状、距离、位置等,却产生错误的感知。2何谓幻觉?常见的幻听分为哪几类?【答】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之一。幻听既有言语性幻听,也有非言语性幻听,临床上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

13、具有诊断意义。依据幻听内容,常可分为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令性幻听。幻听常可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3正常人思维具有哪些特征?【答】思维是指人们将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然后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整个心理过程。正常人思维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及实践性。4如何理解妄想?【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妄想具有以下特征: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妄想内容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患者的个人利害有关;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

14、代色彩。5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答】(1)遗忘:是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2)分型:常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界限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常常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所致,如脑震荡及脑挫伤患者。逆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也常见于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上述两种遗忘阶段的长短及预后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界限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忘,是指把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忘的发生常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的波动有关,遗忘的内容具有高度选择性,常与强烈的恐惧、愤怒及羞辱的情景及场面有关,多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6如何理解定向力?【答】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者称为自我定向力。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的认识及年、月、日的认识;地点定向是指对所处地点的认识,包括街道、楼层及毗邻关系等;人物定向是指辨别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者的关系;自我定向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或脑器质性精神病有意识障碍或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