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1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4407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1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1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1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使你的孩子更优秀 一、对“优秀孩子”标准的认识 很多人曾问我:优秀孩子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优秀孩子的标准应是: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优良的性格和非凡的能力。其中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是“显形”的,是家庭、学校关注的焦点。往往人们的认识停留在“身体好、学习好”就是“优秀”上。而优良的性格和非凡的能力的表现形式是“隐形”的,往往不好把握,但它却是造就成功的原动力,是力量的源泉,也常被人忽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育体制问题好分数上好学校好大学好工作。反之,要想未来有好工作就必须上好大学好中学就需要好分数、好成绩。二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陈旧,对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明确。 二、明确教育目

2、的 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永远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成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减少学生的依赖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任何事情上要有兴趣,就会主动,不仅孩子,大人也是如此。 老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学生学的目的是为了会学,而不是学会;家长陪的目的是为了不陪,今天看着、陪着的目的是为了明天不再看管和陪伴,如果大家都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相信孩子的依赖性会伴随他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而越来越少,孩子的主动性也会伴随他的成长而与日俱增。 重新认识教育的职责将不再是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观念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因为世纪是高科技、高信息的世纪。高科技高信息一方面给人类带来恩泽,另一方面也给人

3、类带来了灾难,那就是残酷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高科技、高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知识信息量的翻番速度将会大大加快,过去年翻一番,未来年翻三番。可见在未来社会中竞争的惟一筹码将是“能力”。 三、审视自己,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职责。 一个人一生都在受教育,都在学习,都在吸纳知识,接受教育,这些知识、信息,是通过多种形式进入人们的大脑,刺激着大脑,使之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聪明。这些形式或途径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种,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根本,自我教育是关键。在这种接受教育的途径中,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其它种教育的基础,而且

4、还是其它种的持续或深入。作为家庭学校的校长老师家长,若没有超前教育的观念和不断充实自己的意识,是不能培养出理想的合格人才的,这是其一。 其二,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心理专家描述: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指责;生活在敌视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好斗;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正义;生活在恐惧的环境中他就忧心忡忡;而如果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了爱。 其三,欢乐、和谐、平等、尊重的气氛应充盈在家庭中的各个角落。家长应做孩子的朋友,要象意大利教育家蒙太索利所说的那样,象仆人一样走进他们的心灵,去为他们服务。 四、重新审视教育对象,用

5、科学的观点对待孩子。 热爱和赏识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的潜能无限大。 爱是什么?爱与被爱都是人的本能的心理需求,大部分人认为孩子需要教育,其实孩子需要的是爱,这种需求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失。日本教育学家铃木镇一说:“希望得到父母老师的夸奖正是每个孩子心灵深处强烈的需求。” 爱的真谛是:赏识和赞美,是真诚,是理解,是信任和宽容。如果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那么赏识的实质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去比,相信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 而怎样开发潜能呢?潜能在热爱和赏识中得到开发;潜能在自信、尊重中得到开发。自信、尊重是人性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越

6、多,人的上进心越强。其实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要精心呵护这种自信心,使之成为伟大的人格力量。 怎样看待分数?怎样看待成绩差? 成功是一个过程,而分数只是一个结果,努力奋斗的历程中过分在意结果,忽视过程,必然导致下一个不理想的结果。孩子考试分数理想与不理想,首先需要调整的是家长的心态。家长怎样看待分数,孩子就会怎么看,家长若是抱怨式,给孩子心里注入的是不自信或嫉妒;家长若是冷漠式,孩子的表现是无所谓,久而久之,失去动力。我个人认为家长鼓励、冷漠、支持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在孩子心里播下胜不骄、败不馁的成功的种子,为他优良性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成绩差不代表全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永远没有可比性。心理原理告诉我们:当你注意什么,什么就会向这个方向发展,家长批评孩子的短处(缺点),他会越来越朝这个不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