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43698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初探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们在离开课堂之后,在生活的那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中,能够变成一只只智慧的鸟儿,自由从容的翱翔。同时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从另一层面上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使课堂中更多的融入“多彩的生活”?同时怎样让学生的生活中常常有机会出现“思辨的课堂”?确实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经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教育智慧增长点,也才能给予我们的学生一个个可以受用于人生发展的知识源泉。在贯彻美术新课标的过程中,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

2、为本,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而我们美术教研组成员觉得,通过“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分段式梯度教学活动,有效得突破了教材重点难点,提高了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一、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的思想引领:大气目标定位高元 教学过程开放 学习方法探究 教学视野开阔深厚教学内容丰厚 教学重点突出 教学难点突破 教学活动高效和谐师生情感融合 教学态度平等 教学设计精致 教学思路清晰二、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1.教学目标多元化2.教学内容丰富3.教材处理多变4.教学问题优化5.教学活动有趣6.教学流程清晰7.教学姿态平等8.教学评

3、价恰当9.教学方法多样10.媒体运用恰当 三、预期教学效果描述:学生:在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教师:在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学习首先是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积极、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与其他学科整合教学,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第三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美术课是一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巧妙设

4、计有梯度活动,激起学生美术的兴趣和有效完成作业,是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设计和指导教学活动时,教师如果能树立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梯度意识,就可以使活动环节循序渐进、自然流畅、环环相扣,真正起到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四、“学练创”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的基本过程以往的美术课堂往往分为非常模式化的“三段论”:课前10-15分钟,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下课前5分钟留作学生作业的展示时间,中间20-25分钟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的四十分钟课堂时间,经常让师生都觉得意犹未尽,很难顾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跟上这样的学习节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学练创”

5、美术思辨课堂梯度教学模式, 三段式 : 1.学:自主 合作 学习(尝试); 2.练:示范 指导 练习(实践); 3.创:创作 展示 评价(创作)。如:在教我的小学生活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一)、情感共鸣,5分钟。1、谈话揭题:我的小学生活2、观赏剪影:播放学生小学生活剪影(二)、初步尝试,5分钟。请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在32K铅画纸或卡纸上,记录小学生活中印象深刻的情景:谁在干什么?(三)、评价提升,3分钟。用实物投影展示练习作品,从画中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师生互动评价,提升创作。(四)、再次实践,5分钟。学生在原画上进行修改,添画。(五)、深入评价,3分钟

6、。师生从人物的多少,动作,神态和表情,背景的布局,进行评价,以获得再次提升。(六)、欣赏感受,6分钟。1、名家名作。.欣赏徐启雄的作品雨后雨花开(引导学生怎样表现整体的画面,包括构图的安排).冯远的作品大业(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神态和情感)2、同龄人作品。让学生谈谈同龄人作品的优点或缺点。(七)、完善创作,9分钟。学生欣赏完画家和同龄人的画后,继续修改并完成作品。1、作业要求:.完成你小学生活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小组合作,用绘本展示我们的小学生活。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不时的表扬、展示作品优秀的学生。(八)、展示评价,3分钟。小组展示作品,讲讲创作设想。(九)、小结拓展,1分钟。在教学过程

7、中我把学生的练习作画分成三段:尝试(评价)实践(评价)创作(评价),采取从“个体动态”到“整体构图”的学习方式。先从单个人物形象入手,从其不同角度变化所产生的画面情景入手,再到添加人物,再逐渐添加背景,最后以小组合作,绘本的形式展示作品。在本堂课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梯度活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后阶段的创作提供了蓝本。五、实践体验,教学得失点滴从以往美术课堂作业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差异随年级的上升呈现越来越大的个

8、体差异。如何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感受,是一下子就将最终的学习目标提出来,还是逐渐的练习中,让学生都敢于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把学生推向活动的前台,教师站在后台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教师对于学生活动的指导、评价也应很好地体现这个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注重指导、评价的梯度,有目的、有层次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活动,就能使活动增色不少。如教第十二册我的小学生活中,我进行了三段式教学活动,在学生第一次尝试时,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尝试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谁在干什么”,而自己只充当“旁观者”,不动声色地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记录过程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然后根据学生的记录进行实物投

9、影,让学生讲讲记录的情景,再进行师生互动评价,指出修改的方法。接着,学生第二次尝试,教师引导学生在各自已画的基础,修改、添画“他们的动作、神态怎样?心情如何?”“他们在什么地方?(背景)”,大约5分钟后,我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并布置了本节课的作业任务:1.完成你小学生活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2.小组合作,用绘本展示我们的小学生活。我课前准备了几本空白绘本,学生只要把完成的画贴上去,连起来就制作成一本完整的绘本了。学生第三次尝试,我只充当“发现者”,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小组,进行展示评价,不断刺激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在学生的多次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评价非常有序且层层深入,每次侧重点各

10、不相同,收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在这样递进式的尝试练习,将教学重点难点个个击破。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美术学习的主体,具有发现美与创造美的“眼睛”,为其后阶段的美术思维世界的构建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关注并巧设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梯度,让活动安排更合理、更生动,让活动环节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活动过程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美术学科最重要的,在于树立与培养美术意识、思维方式,以及人文情感上的心灵体验,从而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这也应该是小学美术学科高效课堂的体现。 总之,让课堂变成“多彩的生活”,让生活变成“思辨的课堂”是赋予课堂生命力的的体现,也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思考。我将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希望能够在教育这一片芬芳的苗圃中能够不断耕耘,有所收获!当然,美术知识无穷无尽,美术的艺术博大精深,每个人对教学的认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经验也不相同,以上仅为个人的肤浅认识,不足之处和值得认真推敲之处在所难免,希各位同行和老师多多指教!教研组交流学习保证“思辨课堂”的成功展示 越城区斗门镇柯灵小学 美术教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