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42948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画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5组第6篇课文主 题:识字授课对象:一年级上期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 二、教材分析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

2、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三、学情分析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目标1. 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10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来、去”2个生字。2. 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组反义词重难点:(一)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二)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

3、头2个偏旁。学习评价(一)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二)初步学习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生字,做字卡。教学过程:(预设)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分钟)1激发识字兴趣坐姿端正活动一 1. 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铃声响,坐坐好。腰挺直,脚放平。手放好,头摆正。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读好课题“画”活动二 教师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画环节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5分钟)2初步学习朗读。1.读书姿势正确2.学习朗读课文。活动一1.

4、 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2. 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完成目标二)3. 引导学生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学习根据规律归类环节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15分钟) 3通过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认识“远近、还”等3个生字。 活动一1. 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带读这3个字。引导学生寻找这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3个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

5、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2. 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完成目标一)利 用 图 片, 联系生活,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掌握“远、近、还”的音形义。环节四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15分钟)活动五书写练习活动六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通过活动学习通过师范写生读悟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 正确运用“反义词”识字。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活动一1(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的字。(2)课间操“说反话”。2、复习巩固。(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白色

6、、远近、听说、无声、 还是、还有、走来、走去。”(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 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完成目标一)1. 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 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 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感受大自然的美。2. 学生读课文。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3. 师生交流:4.

7、熟读成诵。(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课堂检测题 1.认读生字卡;2.朗读课文。“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5组第7篇课文主 题:识字授课对象:一年级上期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 二、教材分析这首儿歌由4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

8、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儿歌,有4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三、学情分析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汉字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目标1. 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 “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

9、钩1个笔画。2.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3. 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重难点:(一)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二) 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学习评价(一)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田字格,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 “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二)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三)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学生:

10、预习生字,做字卡。教学过程:(预设)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0分钟)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苹、杏”读正确。活动一 1. 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2. 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朗读,如按顺序读、倒序读、打乱读、“开火车”读。3. 指名学生朗读。重点正音,把生字“苹、杏”读正确。(完成目标一)汉 字 一 至 五,学生都很熟悉。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进行教学。环节二学习“小、少、牛”等生字(155分钟)2认识“小、少、牛”等5个生字,并掌握他们的音形义。学生能认识“小、少、牛”等5个生字。活动一本课生字以独体字

11、和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如:(1)图文对照,学习象形字“牛”。(2)熟字加偏旁。如,“猫、边、鸭、苹、杏、桃”。(3)偏旁归类。如,“杏、桃”。(4)事物归类。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5)反义词。如,“多少”。(6)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完成目标一) 利 用 图 片, 联系生活,将字义、字形、字音联系起来,帮助儿童认记汉字,理解字义。环节三学写笔画,练写生字“小、少、牛”(15分钟) 环节四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3认识田字格,会写“小、少

12、、牛”等5个字和竖折折钩笔画。理解运用数量词 。认识田字格。活动一1. 教师讲解田字格。(1)出示带有“小”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2. 讲解笔画横。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少、牛”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竖”。3. 学写汉字“小、少、牛”等(1)出示田字格中的“小、少、牛”。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 教师带领学生书空。(2)引导学生从书空

13、“小、少、牛”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小”,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少”,教师重点指导上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牛”,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两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第一横最短;二横长。(4)在学生写完一个字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学生再练习,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完成目标三)1. 朗读指导。读准数量词中“一”的变调。引领学生用同桌互读、小组赛读、拍手伴奏、接读句子等方法反复朗读儿歌,注意节与节的停顿。2、理解运用。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学生观察图画理解。课后练习、实践活动。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帮助学生写好汉字。第一次写字,掌握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1. 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注意写字姿势正确。课堂检测题 1.认读生字卡;2.端正认真地写“小、少、牛”等5个生字。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基于标准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小书包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