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42853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机器翻译技术的现状及开展篇一: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作者/王华伟 闫栗丽翻译技术在中国的开展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催生了对翻译技术开展的强烈需求。中国翻译行业在借鉴国外同行经历的根底上,于20072008年间在翻译技术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成就,也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良的方面,而这也势必对我国的翻译行业产生深远的妨碍。1. 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行业协会的推进翻译技术的开展直截了当关乎整个翻译行业的翻译质量及效率,具备宏大的行业经济效益。对此,科技部、财政部都给与了足够的注重并拨出专项资金进展扶

2、持。在 2008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打算中,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及基于先进语言学理论的中文翻译软件等赫然在列。而中国译协也在 2008年的第 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专门辟出了翻译工具、术语治理和翻译标准等分论坛,着力推进翻译技术的讨论与开展。2. 词典型翻译软件百花齐放词典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工具,它以使用便利的优势,几乎占据了每个计算机的桌面,不管语言学习者依然专业翻译人员,几乎都是必备工具。词典的开展从最早的单机版本开展至今,已经有特别多种产品类型,我们能够见到的有:电子词典、在线词典、词典等。“金山词霸”的网络版本“爱词霸 ”在这两年获得了长足的开展,如爱词霸网络释义、谷歌金山词

3、霸等一系列特色功能的相继推出,将词典型翻译软件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桌面计算机拓展到网络、等,并获得了明显的成功。另外,类似Google如此的搜索引擎,由于信息量大,检索便利而成为特别多专业翻译人员查词的重要辅助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推出的基于用户发布词汇的词典编撰系统之前的词典都是以各大出版社公开发行的词典中的词条作为主要数据库来源,为用户提供查询上的便利。但是传统出版词典的方式存在发布周期长、词汇更新慢的缺陷。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提高了用户对新词更新的速度要求,为了方便新词汇的发布,词典编纂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这是一种基于用户的词典发布系统,用户可自由发起词典编纂工程,自发

4、组织人员参与工程,发起人能够按照需要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将词汇添加等根本工作和审核人员明确区分,既确保了词典的专业性,也实现了专业语料的适时更新和发布。3. 机器翻译应用软件融入一般网民生活谷歌语言工具的推出打破了互联网语言的藩篱,用户能够方便简捷地将目的语言的网页转化成本人的母语进展阅读。事实上,这也是机器翻译软件的一个应用领域,而国内的相关软件如金山快译等,专注于为一般网民提供更为友好的英中日网站阅读体验,并在亚洲语言的机器翻译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历。其他如华建等长期从事机器翻译研究及应用的企业,也都推出了适用于一般网民的相关软件版本。机器翻译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获得了进一步的开展。

5、4. 机器翻译技术研究获得明显打破机器翻译按照引擎原理分为基于规那么的和基于统计的两大类。基于规那么多年来进展缓慢,鲜有严重打破,而基于统计的方法近年不断有新的打破,也来越来越收到关注。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今后的开展趋势,可能更倾向于多种方法的交融,应用多种策略综合提升机器翻译的智能化程度。在寂静了几年后,机器翻译领域在近两年又开场逐步活泼起来,同时呈现了多元化开展的趋势。谷歌、百度、雅虎等各大搜索网站都推出了本人的在线翻译,Skype/MSN还推出了翻译机器人,日本NEC在2007年推出了具备语音自动翻译功能软件,2008年4月,一种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等特定领域智能翻译的“

6、话语翻译关键技术研究”工程发布新闻,称已可初步为特定领域的智能翻译提供语音合成及语意分析等技术支持。尽管这些只是在受限领域中进展的自动翻译,但这代表着机器翻译研究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开展。事实上不管国内外,诸如谷歌、微软、IBM、日本东芝如此的IT巨头企业,从来就没停顿过机器翻译方面的研究和探究。2008年11月,方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NLPR)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还组织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四届机器翻译评测”,来自国内外的15家单位参加评测,并在研讨会上分别介绍了各自系统的实现技术。实验室开发的新闻领域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和科技领域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在此次评测中成绩优良。

7、2008年11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欧洲专利局在京结合举办“SIPO-EPO自动机器翻译国际研讨会”。2008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八届中日自然语言处理共同促进会在京成功召开。5. 翻译辅助工具市场波涛不惊辅助翻译技术1998年开场进入中国,1999年雅信CAT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辅助翻译技术已经走向应用,其后,华建、赛迪、格微、传神、永利等公司陆续推出了本人的辅助翻译系统。新一代的辅助翻译系统均提供了网络版,大型工程可通过多人协同工作,短期内快速完成,确保了大、急工程的速度和一致性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本钱。国际上,通过一系列并购之后,SDL吞并了诸多知名的翻译辅助工

8、具提供商(如 Trados、Idiom、Catalyst等),其翻译辅助工具 SDL Trados成为业界的领头羊。而在国内,雅信 CAT是这一领域的主要供给商。总的来说,近两年翻译辅助工具市场并没有什么大的打破,这可能与辅助翻译技术相对成熟不无关系。辅助翻译技术已经成为专业翻译领域的主要技术推进力,而掌握CAT工具已经成为新一代翻译的一项重要职业才能,机助人译的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普遍。6. 翻译治理平台领域颇有新意翻译工程治理系统包括了工程统计分析和预处理、译员组织、文档传递、进度操纵、过程质量跟踪记录、工程本钱记录、译员费用结算等,因研发投入比拟大,开发周期较长,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公司自主研

9、发和使用。一般来说,翻译工程治理适用于大中型工程的治理和操纵,比人工作业更可靠,效率和质量也更高。不同的翻译团队都有本人的翻译工程治理方法,但是关键环节都是一致的,因而系统的功能还有不少共同点,如最常用的字数统计、术语抽取、重复率统计、历史语料匹配、译前预处理、审校工具等功能。这些功能模块,可单独打包为产品提供给更多的用户使用,能特别大程度提高单点作业的效率。2007年3月28日,由传神结合(北京)信息技术开发的“传神辅助翻译及治理平台”我国第一个以翻译机构为中心、以翻译规模化为目的开发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协同翻译处理平台在北京融科资讯中心顺利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得到了与会国内外专家的确信。200

10、8年7月14日,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沈航人机智能中心)研发的“基于知识治理和智能操纵的协同翻译平台”通过技术成果鉴定会。该项研究在利用知识治理技术实现人机双向协同翻译方面到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7. 翻译辅助教学随着辅助翻译技术的开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开场考虑应用辅助翻译技术来辅助教学。辅助教学通常会涉及到语料库建立、辅助翻译、作业的派发和回收、师生互动、质量评价、记录和反应等。另外,还有些辅助教学系统也设计了针对口译教学方面的功能,这其中还利用了语音识别和比照技术等。借助这些技术,学生能够更多的借鉴语料和经典素材获得更多才能的提升。目前有些

11、高校尝试与企业合作,开设翻译实验室,老师还能够借助企业提供的真实工程作为教学素材,将这些社会有用的内容增加到课程中,也能够针对某些专业针对性培养学生,借助语料库等辅助工具,使得学生快速掌握专业领域的翻译知识,更加符合社会需要,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培养有用型人才特别有价值。随着改革和创新步伐的加快,相信这种辅助教学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得到市场的青睐和注重。8. 翻译质量评价系统仍有待深化在国际上,翻译质量的评价体系日趋完善,目前被广泛采纳的是 SAE J2450和 LISA QA Module。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产业规模化开展,处理翻译产业中特别多不标准、无序竞争的咨询题,让翻译产

12、业走上良性开展的道路。目前国内主要的翻译质量标准是中国译协翻译效劳委员会几年前编制的翻译效劳译文质量要求,但详细的翻译质量评价体系的引入那么需要进一步的量化标准。目前大多数翻译公司都还没有完好而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也是制约我国翻译产业规模化的一个重要要素。9. 翻译文档格式的标准化尚需时日在翻译文档格式的标准化方面,本地化行业要远远走在前面,相关做法也值得翻译行业借鉴。目前,本地化行业已经构成了标准,即以 XLIFF作为中间文件格式来翻译多语言文档。这种特别的格式使翻译人员能够把精力集中到所翻译的文本上,而不用担忧文本的规划,从而即便在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档时,也能够使用单一的文件格式。由于国内

13、辅助翻译软件和翻译治理平台在整体技术上与国外同行仍存在一定差距,尚未在翻译文档格式的标准化方面作出应有的努力。目前国内翻译行业仍以传统的 Word文档为主,就长远而言,这势必会成为我国翻译行业向标准化和通用化方向开展的一个阻碍,也会对中外翻译交流构成一定的不利妨碍,因而,今后这也将是国内翻译技术开展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0. 翻译技术人才的培养初现端倪一切技术的开展与进步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人才的培养与开展。正是由于认识到人才关于技术开展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于 2007年首开北大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语言信息工程系,是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学位。该专业着

14、眼于培养同时具备翻译技能及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人才,试图以此来处理传统翻译人才不明白技术以及传统技术人才不明白语言的窘境。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展,也是处理翻译技术开展障碍的根本途径。相信这一创举会为更多的教育单位所仿效,从而为我国的翻译技术开展输入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本文摘编自20072008中国翻译年鉴翻译技术领域的现状与展望一文;王华伟/北京新诺环宇科技治理人员,闫栗丽/传神结合(北京)信息技术高校事业部总经理)篇二:机器翻译的概况与相关的语法咨询题机器翻译的概况与相关的语法咨询题摘要机器翻译系统要求数据化的语言分析规那么,但是汉语本身具有的语法标志不多,机器翻译里面的汉语分析咨询题实在

15、是难以处理。通过机器翻译与汉语语法特征的讨论要建议来讨论汉语语法分析的研究方向。关键词机器翻译 语法一、导言机器翻译确实是运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文本到另一种自然语言文本的翻译(Hutchins,1996)。机器翻译要实现对自然语言的翻译,必定涉及对自然语言的处理技术。但是人类关于语言认知的过程仍然不清晰,因而计算机不可能到达人类对语言的驾驭程度。尽管如此,在当今信息社会,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对机器翻译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至今其成果还不能满足需要,只是到达了初步有用的水平而已。这不是由于这门学咨询的历史比拟短,研究不够,而是由于研究成果不平衡,只侧重于计算机科学方面

16、。机器翻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穿插。因而,假如不研究语言的规律,聚集语言使用的知识,机器翻译系统只能是无源之水;反之,假如只有语言学研究成果而不能用计算机加以实现,机器翻译确实是空话。总之,需要计算机工程师与语言学者亲密合作,才能推进机器翻译不断开展。但现有的机器翻译研究几乎都是以计算机工程师为中心进展的,对这个咨询题进展研究的语言学家实在不多。在国内外研究中,外汉机器翻译系统地研制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果,到达了初步有用的阶段。然而,汉外机器翻译的研究却进展缓慢,离有用化还有相当的间隔。这是由于在汉外机器翻译中,除了一般机器翻译普遍存在的一些困难(如一词多义,构造歧义,语义歧义等等)之外,还存在一些特别的困难。这些困难分布于翻译的各个阶段,包括汉语的分析和汉语到外语的转换和生成,不过最主要的依然汉语的分析。本文首先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