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42755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第六单元 (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P70-74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它在教材第70-74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了计算它们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面积的意义,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思维基础。

2、教材中从学生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形成对几个面积单位的初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3点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培养能够使用适当的参照物比较图形面积的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增强动手操作、归纳与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并学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单位,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3)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乐学”,在实践操作中感知与体验面的大小,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在求知过程

3、中的成功体验。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5、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的布1块。学具: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10个;长1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1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这些目标不是逐条逐条零散完成的,而是在学生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过程中一体化完成的。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二、说教学策略 本课设计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起点展开教学,再通过引导、梳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提升,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

4、生活。本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比较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学具,以多媒体课件,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为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在教学中注重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本节课我采用了动手操作学习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同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同桌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

5、在于教学过程,所以我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面积的意义1.利用生活实例感知面的大小。(1)游戏引入,设疑激趣。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发一张草稿纸。(有的学生得到的草稿纸大,有的学生得到的草稿纸小。)要求学生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赢。(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不进行涂色,而且直接引发冲突:“纸不一样大,怎么比呀?”“纸小的肯定涂得快。”)大家都认为草稿纸有的大,有的小,你们所说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呀?(学生边摸边指边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草稿纸面的大小。(学生对物体表面的大小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样引入,引发了每一个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他们不知不觉就感受到了面积,面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

6、经验“挂上了钩”,为后面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比较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大小。同桌两人一组,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大小。(这是一个开放的环节,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自主选择、独立体验,互相说说自己的感受,加深学生对物体表面大小的理解。)2.初步描述和解释面积。刚才我们都感受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数学上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同时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学生用“面积”说几句话。(在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语言对面积进行简单的描述。这些描述和解释,用语言促进感知,用丰富的材料作为基础,有助于学生认识面积的意义。)3.认识

7、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图形呢?(1)课件出示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共有的特点:首尾相连,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再让学生比较图中长方形和圆形的大小,这些封闭图形也有大小,这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同时板书:封闭图形)(2)先由学生自己小结面积的定义,教师再作补充,师生共同得出面积的定义,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里把板书补充充完整。(板书:或)(3)如果给你一支粉笔,你能表示出它们的面积吗?(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用涂色或画阴影的办法来表示。)(紧紧抓住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由物体表面的大小迁移到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引导学生用涂色的办法来表示其面

8、积,完善学生对面积意义的理解。)(二)面积的单位1.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活动: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1)独立思考。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中的图形1和图形2,比比哪个大?(1号信封中装有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1个,长1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1个。)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观察”、“重叠”等方法,教师对这些方法要予以充分肯定,但也要引导学生提出这种直接比较多不足,从而引出间接比较的必要。(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活动,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观察法、重叠法是两种直接比较多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然会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利与弊,从而产生探究新的比较方法的欲望。)(2)小

9、组合作.看来,“观察”、“重叠”的方法不能很准确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作为形式,原汁原味地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真正意义上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测量面积的大小必须统一面积单位。(4)组织讨论。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自学课本。(2)汇报收获。(3)形成表象。不同面积单位的对比。请同学们拿出3号信封袋中的学具(装有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各1个)。能说出它们的面积吗?( 学生说出后,并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选择一名学生的学具,将其贴在黑板上。)1平方米有多大呢

10、?请看黑板。(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布并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直观感知三种面积单位的大小。并板书:平方米)联系生活建立表象。闭上眼睛,感受三种面积单位。在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它们。(面积单位的教学,主要采用了接受性学习,让学生在“自学课本-汇报交流-建立表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认识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面积(板书:面积),还认识了三个面积单位(板书:和面积单位)(三)、巩固应用1课桌面的面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教师予以指导。2同桌自主活动,估计和测量身边物体的面积。(巩固练习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学生创

11、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想象,达到活跃思维、发展个性,使信息反馈的创造性和深刻性达到新的境界。)(四)课外延伸数学源于生活,必须服务于生活。把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各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化面积统计表,发表感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五)、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能与大家一块来分享吗?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谈感受,主动进行新知的构建,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同时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评价,不断调整自我,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2、平方米以上就是我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说课,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P74-76例1及练习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2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它在教材第74-76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空间认识发展中的一次飞跃。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可以说学生对面积意义及面积单位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尤其是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还未完全建立。本节课从学

13、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面积意义和单位的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两类不同的计量单位,面积单位的生成又以长度单位为依托。本节教学内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对比,加深对两类计量单位的认识,明确它们的计量范围,不至于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3点教学目标:(1)通过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面积的意义及面积单位的理解。(2

14、)经历数学系列活动,培养动手操作及想像的能力。(3)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和联系。难点:感知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这些目标不是逐条逐条零散完成的,而是在学生自我探究、自我获取的过程中一体化完成的。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二、说教学策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的内容应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考性。本节课的设计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在画一画、量一量中,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和感悟面积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5、根据本堂课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比较法。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学具,以多媒体课件,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对小学生来说,受到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及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让学生经历感知再到表象最后到形成概念应用的过程。因此采用了动手操作学习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同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的合作、同桌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三、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以下3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回顾旧知(二)展开活动(三)全课总结.现在我具体谈谈各个环节的设计。(一)回顾旧知课件出示学校平面图,让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