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42648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草药蒲公英的故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草药的故事-蒲公英(标准中药 野菜)- 消肿散结良药中草药的故事-蒲公英(标准中药)- 消肿散结良药推荐精选蒲公英的故事有一户人家的小姐忽然得了奶疮,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在封建礼教下,羞于开口,不愿让别人知道,一直强忍着。后来终于被其母发现了,以为她有越轨之事,就骂道:“不要脸的东西才害这种见不得人的病,给爹妈丢人啊!”小姐听出母亲的话中有话,对自己犯了疑心,又羞又气,可又无法说清。于是心一横,趁夜深人静,独自出走,来到江边,投江自尽。碰巧,江边有一条渔船,船上有个姓蒲的老渔夫和他的女儿趁着月光撒网捕鱼。见有人投江,渔家姑娘识水性,忙跳入江中把小姐救起。问其原由,小姐把患乳疮的事告诉了姑

2、娘,姑娘告诉了老渔翁。老渔翁想了想说:“明天你给她挖点药去。”第二天,渔家姑娘按老渔翁的指点,从山上挖回一种有锯齿长叶、长着白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给小姐喝了。过了些日子,小姐的病就好了。家里的人知道冤屈了女儿,又悔又急,忙派人到处寻找,一直找到了渔船上,家里人万分感激渔翁父女救了小姐的命。小姐给渔家父女磕了三个头以谢救命之恩,然后告别了渔家父女。因为只知道老渔夫姓蒲,尊称:蒲公,姑娘叫英子。为了纪念渔家父女,姑娘就给这种药取名叫“蒲公英”。从此,蒲公英能治奶疮就传开了。配方治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汤,入少酒佐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本草衍义补遗)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

3、二两,香附一两。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师集验方)推荐精选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蒲公英三钱,香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独根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枝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治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纲目)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金银花。将两药分别水煎,制成两种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选编五官)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汉药、甘草,煎服。(中医杂志(11):31,1965)治多年恶疮及蛇螫肿毒:蒲公英

4、捣烂,贴。(救急方)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两,煎服。治胆囊炎:蒲公英一两。煎服。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方以下出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蒲公英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中药学描述药品名称:【通用名称】 蒲公英 药典【拉丁名称】 HERBA TARAXACI 药典【汉语拼音】 Pu Gong Ying推荐精选【中英别名】 羊奶奶草 ; 双英

5、卜地 ; 仆公英 ; 仆公罂 ; 蒲公丁 ; 蒲公草 ; 婆婆丁 ; 奶汁草 ; 金簪草 ; 耩耨草 ; 黄花苗 ; 黄花郎 ; 黄花地丁 ; 黄花草 ; 黄狗头 ; 鬼灯笼 ; 古古丁 ; 狗乳草 ; 凫公英 ; 耳瘢草 ; 地丁 ; 残飞坠 ; 鹁鸪英 ; 卜地蜈蚣 ; 孛孛丁菜 ; 白鼓丁 ;所属类别:中药材清热药清热解毒药古籍出处:新修本草基原: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鲜用或生用。炮制:除去杂质,洗净

6、,切段,晒干。性状: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药性:推荐精选苦、甘,寒。归肝、胃经。应用:1痈肿疔毒,乳痈内痈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泄降滞气,故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疏郁通乳,故为

7、治疗乳痈之要药。用治乳痈肿痛,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药同用;用治疔毒肿痛,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治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本品解毒消肿散结,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治咽喉肿痛;鲜品外敷还可用治毒蛇咬伤。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本品苦、甘而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等有较好的疗效。用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以加强利尿通淋的效果;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的

8、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与菊花、夏枯草、黄芩等配伍使用。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古籍摘要:1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2本草备要:“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化学成分:本品含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肌醇和莴苣醇、蒲公英赛醇、咖啡酸及树脂等。推荐精选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TMP(磺胺增效剂)之间有增效作用。尚有利胆、保肝、抗内毒素及利尿作用,其利胆效果较茵陈煎剂更为显著。蒲公英地上部分水提取物能活化巨噬细胞,有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提示本品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蒲公英副作用较少见。口服煎剂偶见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等胃肠道反应,亦有出现全身瘙痒、荨麻疹等。服用酒浸剂有头晕、恶心、多汗等反应,少数病人出现荨麻疹并发结膜炎,停药后消失。部分病人服片剂后有胃部发热感。个别病例在静脉滴注蒲公英注射液后出现寒战、面色苍白青紫及精神症状;肌注可致局部疼痛。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