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41931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首楚源公司: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源集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后波推前波楚源高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成楚源集团用于好氧菌培养,进行工业废水处理的好氧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稳中求进、创新进取,近年来涌现出了不少知名的 企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这个领域破解难题、不断超越,做得风生水起,楚源高新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多年来,楚源集团围绕企业特点,追求绿色发展,实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其是在 2012年全国“两会”提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要求以后,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 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不畏艰辛、

2、刻苦攻关,努力攻克环保技术瓶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脱颖而出,基本实现了清洁、文明、卫生、健康生产。近日,湖北省环保厅在主持楚源高新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时,认定该公司“基本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上市环保核查的要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家曾经处在环保风暴风口浪尖的传统化工企业,如何能够在节 能环保工作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近日来到楚源集团,专访了董事长 杨志成。卅年风雨创业路楚源集团坐落在湖北省石首市境内,创办于1982年,是一家专门生产染料中间体、活性 染料以及医药中间体的化工企业。用创办者杨志成的话讲,自企业创办之日起,楚源集团就

3、一直在节能环保方面执着地探索前进。杨志成说:“我们的企业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30年的创业之路是走得比较坎坷的,可 以说是历经艰难困苦。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受到了严重的环保瓶颈制约。在最艰难的时候, 甚至于一度想到过放弃。可是,我们有一颗产业报国之心,有一种服务社会的理念,有一股 百折不挠攻难关的勇气。激励我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这是大多数老工业企业所走过的一条发展道路,楚 源集团也不例外。曾记得在开始创业时,楚源集团的前身石首县第二化工厂只有五口大缸、 五个机煤炉子和五间队屋,生产的是化学胶帽和塑料瓶盖等低档产品。在当时,对于一家刚 刚起

4、步的乡镇企业来说,环境保护似乎是一个遥远的话题,清洁生产则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 目标。上世纪90年代,楚源集团抓住市场机遇,狠抓改革、改制和改造,淘汰了创业时的落后 产品,全面进军染料中间体领域,逐步开发生产染料中间体产品,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 品档次也逐步提高,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社会的环保意识逐步提 高,国家的环保政策逐步规范,环保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开始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可是, 治理环境污染技术要求很高,投资额度也大。而楚源集团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在企业快速发展 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那些年,尽管他们投巨资增添了许多环保设备,但有的环保设备不 是与老的生产设备同时设计、

5、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在新老设备对接上存在一些问题。 同时,还有一些技术难题一时没有被攻克。因此,有一段时期,楚源集团治理环境污染的工 作处于停滞、徘徊之中。面对这样一种困局,市民在担忧,媒体在关注,政府在焦虑。其实,对这种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环保困扰,楚源集团比外界更加担忧、关注和焦虑。 作为楚源集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杨志成的压力比谁都大,紧迫感也比谁都强。他的心里非 常清楚:楚源集团地处城乡结合部,毗邻长江这条我国流域最广阔的河流,紧靠人口稠密地 区,企业一边是万家灯火的城市,一边是阡陌纵横的农田。现在,楚源集团拥有数以百套的 设备,每年生产多达130多种、60多万吨的化学产品。如此多

6、的设备,如此多的品种,如此 大的产量,如果在生产环节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有毒气体和化学品泄漏,其后果可想而知。在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中,楚源集团一贯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这 个问题上,楚源集团也不言退缩、绝不含糊。杨志成说:“楚源集团生产的是美化人们生活 的印染染料产品,从事的是一项五彩缤纷的美丽事业,我们怎么能容忍污染环境的事情发 生?要破解环保难题、冲破环保瓶颈,我们就必须拿出企业艰苦创业时的那股勇气和力量, 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上实现突破。”围绕环保上台阶平心而论,楚源集团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是下了大决心、用了大功夫、花了大本 钱,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

7、效。但是,身处传统的化工行业,面对敏感的环保话题,企业难免 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也一直背负着人们高企的环保期望。杨志成感叹道:“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是,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目标的明确。那就是:明 确重点找症结,围绕环保上台阶。”我们知道,化工企业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水和废渣,且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不完全所产生的废料,副反应所产生的废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 气,冷却水以及设备和管道的泄漏等方面。作为一名在化工企业工作了几十年的当家人,杨 志成心里清楚:在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首当其冲的最大问题,也是造成环境污 染事件最主要的原因。

8、因此,楚源集团只有解决好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这个症结,才能推动环 保工作上台阶。根据这种情况,楚源集团把治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作为切入点和主攻目标,并首先向治 理水污染开战。因为,楚源集团是石首市的第一用水大户,又毗邻长江。如果让没有经过治 理的工业废水排入长江,那就会成为万民唾骂的千古罪人。早在2001年,楚源集团就在盈利 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毅然斥资3000万元,建成了一座日处理污水7500吨的污水处理厂。杨志 成说:“治理水污染既然是还历史欠账,那是要付利息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建污水处理厂, 而且还要建最好的污水处理厂,让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很快, 一座当时国内化工行业中

9、技术最先进、设备最优良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就建成投用,并通过 了省环保部门的验收。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楚源集团又未雨绸缪,再投资7000万元, 对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并新上了一座染料污水处理厂,使企业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000 吨/日,满足了对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和达标排放的需要。与治理水污染相比,楚源集团解决空气污染的工作显得更为艰难。这是因为,在近30 年的发展过程中,楚源集团主要采取的是分段建设、嫁接改造、填平补齐、逐步扩规的集约 化模式。表现在对生产所需的热能供应上,就是没有统筹规划、统一供应,而是由各个分公 司自行解决,结果在热能供应上形成了重复建设的现象。于是,在楚源集团的整个厂区

10、,大 大小小分布了 19台中小锅炉,高高低低矗立了 10多根烟囱。这些锅炉个个“能吃会喝”,这 些烟囱天天“吞云吐雾”,厂区空气质量难以提高。为了治理空气污染、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楚源集团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决定改分散供热为集中供热。他们报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投 资2.8亿元,新建了一座2.4万千瓦的自备发电厂,对企业生产所需的热电实行联产联供。项 目建成投产后,楚源集团将原有的19台中小锅炉全部关闭,将10多根烟囱全部拆除,对各个 分公司实行集中统一供热。一年下来,减排二氧化硫09.2吨,减排烟尘131.2吨。为了进一 步减少煤炭烟尘排放量,楚源集团从采购源头把好质量关,实行标准化集中采购,对

11、劣质煤, 尤其是含硫量大于0.8%的煤坚决拒收。同时,他们还改进自备发电厂锅炉的燃烧方式,先将 燃煤转化为煤气,再进行燃烧,从而大大降低了烟气和粉尘污染。楚源集团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废气,主要为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废气。他们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各生产车间工艺废气治 理与改造,每股废气都对应有吸收处理单元,并改1至2级吸收为3至4级吸收,保证设备一开 一备,从而杜绝了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外冒。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气减量排放。经过不懈努力,楚源集团大规模、高投入的治 理环境污染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推动环保工作登上了新的台阶。这不仅使以前的努力得到 了回报,也为今后全方位、全过程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创

12、造了良好的条件。标本兼治攻难关人们常说,天下只有想不到的事情,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些年来,楚源集团治理空 气污染和水污染所取得的进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通过抓住主要矛盾,加大资金投 入,提高技术手段,完善环保网络,在企业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环保屏障。但是,摆在楚源集团面前的环保难题,不仅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 放、工业废气减量排放,也只是在出口处设卡把关。杨志成说:“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保 护环境的长远目标,还需要既把好出口关、又把好源头关,这叫做既治标、又治本。”根据 这个思路,楚源集团把目光投向了产生污染的上游源头生产环节,努力在生产环节减少污染 源的产生,标本兼治

13、攻难关。H酸是一种用于生产活性染料和药物的重要原料,是楚源集团的主导产品,目前的年产 量达4万吨。由于技术上的原因,H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很难处理,成为 一个多年困扰整个行业的大难题。对于这一难题,楚源集团也是深受其扰。因为在楚源集团 的工业废水中,这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占据了很大比重,成为他们治理污水的一个“拦路 虎”。“啃下了这根硬骨头,我们就可以从上游源头控制污水的产生!”杨志成发狠道。他 把“H酸有机废水处理”列为一个重点攻关的课题,带领他的团队反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 人,经过摸索,楚源集团发明了一种综合物化和生化两种工艺的处理方法。先将高浓度、高 有机物的H酸母液水、T酸

14、母液水回收蒸干,生成硫铵和芒硝,再将其它低盐份、低有机物 废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生化法处理达标排放。这种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既回收了产品、 变废为宝,又降低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为了从上游源头彻底处理好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楚源集团既眼睛向内想办法, 又眼睛向外找办法。杨志成通过渠道得知,德国IPP国际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高压湿氧 化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染料中间污水处理设备。于是,他立即派人前去洽谈,准备 购买这种技术和设备。经过双方多年的谈判,楚源集团终于与这家公司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 以500万欧元的价格购买了该公司的高压湿氧化技术和装置。目前,这套高压湿氧化装置已 经投入运行。这

15、标志着楚源集团的染料中间污水处理技术走到了国内同行的前列,并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平。在攻克技术难关、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楚源集团还在整个生产和工艺流程中贯彻新工 艺、采取新技术、增添新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减量回收。如在各车间 增设了冷却器碱液喷淋吸收装置,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吸收;在各种反应釜、 贮罐、计量槽和真空泵等设备的放空系统安装吸收装置,防止废气外泄。此外,他们还采用 先进的防尘设备,防止粉尘污染。堵出口、抓源头,激内功、引外力。楚源集团在狠抓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工作中,运 用系统的思维、统筹的方法,取得了标本兼治、攻克难关的好效果。循环利用闯新路节能减排、保

16、护环境,说起来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做起来则是一件更艰难的事情。杨 志成说,这是因为,一方面,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而另一方面,企业在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投入巨额资金时,还要付 出高昂的运行成本,这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是难以兼得的。以楚源集团为例,到目前为 止,楚源集团累计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投资达3亿多元,可每年用于环保设施运行的 费用就高达1.26亿元。于是,环保设施买得起、开不起,就成为当前企业在节能减排、保护 环境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环保设施买得起、开不起的难题,不同的企业就会给出不同的态度,采取不同 的措施。在楚源集团,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的态度,听到了一种务实的举措。杨志成说:“像 那种搪塞应付、弄虚作假的态度,是对社会责任的亵渎,楚源集团不会这么干。我们的做法 是:走循环经济这条路子,将废气、废水、废渣变废为宝,在循环利用方面闯出一条新路来。”围绕如何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