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41681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勘察技术作业云南会泽铅锌矿(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滇东北会泽铅锌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运用分析姓 名学 号班 级院 系:资源学院 指导老师:李艳军 前言3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31.1 大地构造位置31.2 地层41.3 区域构造51.4 岩浆活动6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6第二章 矿区地质特征72.1 赋矿地层72.2 矿区构造特征72.3 矿区岩浆岩72.4 岩相古地理7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103.1 矿体形态、规模和产状103.2 矿石特征113.3 围岩蚀变123.4 成矿期(阶段)划分123.5 控矿地质因素简述13第四章 区域自然景观及找矿方法选择13第五章 地质找矿方法145.1 直接找矿标志145.2 间接找矿标志145.3 矿床

2、模式找矿14第六章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176.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76.2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18第七章 地球物理找矿方法21第八章 遥感找矿方法248.1 地层岩性解译258.2 构造解译25第九章 矿床成因分析289.1 成矿物质来源289.2 成矿流体来源299.3 矿化时间分析309.4 成矿温度309.5 矿床成矿机制30结束语32 前言云南会泽铅锌矿是我国著名的滇东北铅锌成矿区中超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位于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及北西垭都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主要由矿山厂、麒麟厂、大水井大型铅锌矿床及银厂坡小型银铅

3、锌矿床等组成。该矿床开采历史悠久,工作程度较高,勘查经验丰富。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概括总结,以及对地质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遥感方法等应用于矿床寻找的具体分析,加深对综合勘查技术方法找矿应用的理解,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矿规律,分析矿床成因,加深对该类矿床的理解。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地质背景,对于了解矿床的产出位置、矿床的成因及矿床应该运用哪种勘查技术手段具有重要作用。现从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这几方面论述如下:1.1 大地构造位置 云南会泽铅锌矿是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区中超大型富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

4、,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小江深断裂东侧滇东北坳陷盆地南部,展布于SN向小江深断裂带、NW向紫云垭都深断裂带及NE向弥勒师宗深断裂带所围成的“三角区”内,毗邻龙门山造山带、南盘江右江增生弧型冲褶带及哀牢山墨江绿春造山带(图1-1)。因多期次构造叠加复合强烈、地质环境多变和成矿动力学机制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不仅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而且造就了世界罕见的特高品位(Pb+Zn:25%-35%)的大型超大型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具有典型性。 图1-1滇东北矿集区区域构造格架简图(据马力等,2004编绘)-怒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

5、;-小金河-中甸断裂;-箐河-程海断裂;-安宁河-绿汁江断裂;-小江断裂;-康定-奕良-水城断裂;-弥勒-师宗-水城断裂;1-会理-昆明裂陷带;2-康滇断隆带;3-盐源-丽江裂陷带;1-峨眉山玄武岩;2-构造应力方向;3-板块结合带;4-走滑断裂1.2 地层会泽铅锌矿床矿区地层较为简单,出露地层包括:寒武系筇竹寺组(1q)泥质页岩泥盆系海口组(D2h)砂岩二叠系梁山组(P1l)炭质页岩震旦系灯影组(Z2d)、泥盆系宰格组(D3zg)以及石炭系大塘组(C1d)、摆佐组(C1b)、威宁组(C2w)、马平组(C3m)和二叠系栖霞茅口组(P1q+m)地层均为碳酸盐岩其中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摆佐组(C1b

6、)白云岩。除银厂坡断层上盘和小黑青以东有寒武系筇竹寺组出露外,基本缺失下古生代地层。其矿区地质图见图1-2:图1-2 会泽铅锌矿区地质简图1-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2-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梁山组碳质页岩和石英砂岩;3-石炭系:马平组角砾状灰岩,威宁组鲕状灰岩,摆佐组粗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大塘组隐晶灰岩及鲕状灰岩;4-泥盆系:宰格组灰岩、硅质白云岩和白云岩,海口组粉砂岩和泥质页岩;5-寒武系:筇竹寺组泥质页岩夹砂质泥岩;6-震旦系灯影组硅质白云岩;7-断裂;8-地层界线;9-铅锌矿床1.3 区域构造 中国川、滇、黔交界地区在太古宙中元古代形成了以中-低变质岩为主的褶

7、皱基底;晋宁运动以后本区进入了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张云湘等,1988) ,自震旦纪至三叠纪总体上处于拉张状态,属于地裂发展旋回(杨应选等,1994) 。晚震旦世开始由于古上扬子海的不断海侵,该区出现了一个广阔的浅海台地(夏文杰等,1994) ,开始接受海相沉积,形成了一套以震旦纪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寒武纪二叠纪,本区大部分地区接受沉积,部分地区由于地壳的抬升缺失上奥陶统石炭系。二叠纪本区进入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阶段,火山喷发形成了峨眉山溢流玄武岩;晚二叠世晚期至早中三叠世又为一次海侵过程,本区部分地区接受碎屑沉积,三叠纪末期,印支运动使其应力状态由拉张转为挤压,形成了一个大型前陆盆地四川盆

8、地。晚三叠世末期,随着北特提斯边缘海盆的关闭,攀西裂谷盆地转化为内陆凹陷盆地(张云湘等,1988) ;晚三叠世对扬子地台西部边缘构造带来说,是重要的奠定构造格架的时期,经历了一个由拉张到挤压的完整的构造旋回(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 。在侏罗纪,扬子地台西缘仍受到来自西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强烈影响。该区位于特提斯板块向大陆俯冲的大陆边缘岩浆弧后伸展带上,构造运动总的趋势是间歇性的抬升,为大陆内部的发展阶段,以陆相沉积为主,属台地型沉积(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1987) 。至早白垩世,西侧的甘孜陆块及盐源丽江断块向攀西滇中推覆碰撞,形成龙门山锦屏山造山带,到始新世时,印度板块在喜马拉雅期

9、向欧洲大陆的俯冲碰撞,导致龙门山锦屏山造山带进一步隆升(王奖臻等,2002) 。也有学者认为哀牢山龙门山锦屏山造山带在新生代形成(张岳桥等,2004) ,中生代形成的山链已经消失。1.4 岩浆活动 矿区仅见的岩浆活动为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的峨嵋山玄武岩喷发。在该时期, 扬子地台西缘发生了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 溢活动, 其可分为3 个不同的活动阶段:1)以强烈喷发或喷发-溢出为主; 2)广泛持续的宁静溢出, 构成了玄武岩的主体, 同时尚有部分岩浆没有溢出地表, 侵入于浅部形成了辉绿岩体; 3)弱喷发-溢出, 喷发物少而周期长。大规模玄武岩浆的喷(发) 溢活动使玄武岩呈岩被状整合于整个西部地区

10、的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灰岩面上。玄武岩的喷(发) 溢与该地区矿床的形成在物质成分、矿床成因和时空关系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是铅锌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 由于峨嵋山地幔热柱的上隆加强了断陷作用的发展, 进而控制了断陷盆地内地层的沉积和构造的形成; 其次, 地幔热柱的构造事件为铅锌矿创造了热动力环境; 最后上升的岩浆带来了大量的液体成分深源热水, 为活化、迁移地层中的铅锌元素提供了动力和载体。同时岩浆热液的上升改变了途径区域地层内的物理化学条件, 也带来了新的成矿金属物质。故玄武岩浆的喷(发) 溢活动为铅锌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和矿源,为成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滇东

11、北地区昆阳群至二叠系的某些层位和岩浆岩都出现了Pb、Zn在某种程度的初步富集,形成了Pb、Zn异常区,为该区铅锌矿床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该区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清楚,由西往东可以分为三个带:西带界于西昌一会理一易门和小江断裂之间,带内铅、锌异常强烈并呈南北向展布;中带位于小江深大断裂和昭通一曲靖隐伏断裂之间,断裂带内北东向构造发育,铅、锌异常呈北东向展布,而带内占生代地层引起的异常则相对比较弱;东带位于沼通一曲靖隐伏断裂以东,该带以发育北西向断裂为主,铅、锌引起的异常主要呈北西向展布。表明铅锌成矿在不同的带内受不同方向的断裂控制。而且成矿与断裂在时间、空间上关系密切,矿床(点)、

12、矿化点均分布于断裂上盘,受次级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总体看来,Pb、Zn异常形状简单、呈线状分布,成矿显然受深成作用控制,与该区地球物理反映特征一致。滇东北地区铅锌成矿带之下可能存在一个上地幔隆起区,其中富含Pb、Zn等成矿元素,在特定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成矿物质沿深大断裂进入地壳表层,为该区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来源,形成呈带状分布的铅锌成矿区。由此表明,区域上的地层、岩浆和构造为滇东北地区铅锌成矿提供良好的地球化学背景。 第二章 矿区地质特征 从矿区的角度,考察矿区所在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岩相古地理。2.1 赋矿地层 该区多套地层发育,其中下石炭统摆佐组(C1b)是该区主要的赋矿

13、层位, 厚约60 m , 最厚可达276.5 m。岩性为灰白色-红褐色中至粗晶白云岩, 中间偶夹有灰岩或硅质灰岩薄层, 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 蚀变特征明显。与上覆地层威宁组白云质灰岩和下伏地层大塘组灰岩呈整合接触关系, 其次为上泥盆统宰格组第三段(D3z - 3 ) 为该区的次要含矿地层, 厚约4060 m , 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粗晶白岩夹硅质岩。2.2 矿区构造特征 根据地表及井下现场观察到的断裂构造之间的错切关系, 按照断裂构造发育的先后顺序, 大区内主要有NW、近EW、NE 和近SN 向4 组断裂带。 小江深断裂带与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带控制了滇川黔铅锌成矿区。其中滇东北左行雁列式构造

14、控制了北东向斜列展布的铅锌矿带。 矿区位于金牛厂-矿山厂背斜东冀, 为一走向NE 的倾伏褶皱, 倾向SE , 倾角30-70, 绝大多数铅锌矿床赋存在背斜的轴部附近和其两翼中。 矿区构造以NE 向断裂为主, 有矿山厂、麒麟厂和银厂坡3条主干断裂带, 为矿区的一级构造。矿区内的矿体形态、分布特征直接受其控制, 三者均为成矿后期断裂且都是逆断层, 在矿区内呈NE 向展布。其中矿山厂和麒麟厂断裂在NE 端相交于贵州牛栏江, 在SW 端于会泽板栗树处相会, 两者合二为一。3条主干断裂带均具有多期活动和成矿流体活动的特点。 此外, 在3条主干断裂带的旁侧, 还发育有多组呈雁行排列的左行NE 向顺层断裂和

15、破碎带, 其中以下石炭统摆佐组地层中的层间破碎或层间断裂带为主, 是该区主要的容矿构造和最终贮矿场。这是由于主干断裂上下盘错动、拖拽作用, 导致旁侧次级褶皱、拖拽褶皱、地层挠曲的形成, 在其褶皱地层内形成拓空与剥离空间, 特别是在上下盘为泥岩、页岩而中间为相对较软弱的碳酸岩地层中, 更容易形成拓空、剥离和破碎空间, 是铅锌矿床形成的最佳容矿场所。 矿区构造和矿床发育情况见图2-1。2.3 矿区岩浆岩该成矿区域内岩浆岩以喷出岩(主要是峨眉山玄武岩)发育而侵入岩不发育为特征,侵入岩出露地域仅局限于东川附近,矿山厂一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极少见有侵入岩出露。本区的喷出岩种类繁杂,包括中元古界昆阳群中的各种中基性喷出岩,震旦系的火山凝灰岩和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其中又以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在本区分布最为广泛。岩浆岩分布见图2-2。2.4 岩相古地理 区内铅锌矿成矿与岩相古地理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