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读后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41388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大的麦穗》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大的麦穗》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大的麦穗》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的麦穗》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大的麦穗读后感最大的麦穗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错失良机的道理。下面,为大家分享?最大的麦穗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忙!?最大的麦穗读后感一:在满天的星星中而时机就是偶尔出现的一颗流星,掠过天空,来的快,去的也快。?最大的麦穗就讲了这么一个道理。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他们挑挑拣拣,但都不称心总是认为时机还很多,最后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的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麦穗。有的人见到颗粒丰满的麦穗,就不失机会地摘

2、了,有的人那么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个才是实实在在的。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都为善于抓住时机之人。中国古代的有一位叫毛遂的门客就是善于抓住时机的人,战国时期,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邯郸。在赵国危急时,赵国只能让人去楚国,请楚国出兵一起攻打秦军,这需要二十位门客跟着一起去请求楚国帮忙。最后还差一位,毛遂看见这个时机便自荐,因为他能说会道平原君就同意了他一起去。到了楚国,平原君不论怎么劝楚王,楚王也不容许。毛遂一看这样不行,他马上将宝剑架在楚王脖子上并表明了道理,楚王胆怯了只能同意。几天后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终于退兵。回到赵国后他们待毛遂为上宾。人

3、们都感慨道“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毛遂靠自己的果决挽救了赵国,也使自己名垂千史,是呀,只有学会把握眼前的时机才不至于一无所获。每个人都想要一步登天,但这是不可能的,只有抓住眼前的机遇,才能一点一点走向成功之路。就说彼得弗雷特吧,他曾经盲目地跟随淘金潮,妄想一夜暴富。几个月之后也没有淘到一点点金子,面对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屋子发现不一样了,坑坑洼洼的土地被雨水冲平整,还长出了绿茸茸的小草,他顿时意识到这块土地很肥沃,于是他抓住这个时机,决定用这块土地种花来卖给别人装饰客厅。他把自己全部精力在培育花

4、苗,不久田地开满了无数朵美丽的鲜花,受到了众多人喜爱,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就是因为善于脚踏实地的抓住眼前的小时机,让幻想成了真。可见,追求可以远大,但适当在特殊阶段放低要求,取得一个一个小成功,逐步向大成功迈进,这才是王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们生活中,是否抓住了时机在复习前因为贪恋电视,浪费了一次复习的时机;写完作业,因为迷恋漫画,浪费了一次背英语的时机;上课时,因为没有认真听课,浪费了一次学习知识的时机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尽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时机,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紧紧抓住小时机,及时发现小财富,慢慢

5、铸就大成功。?最大的麦穗读后感二:读了?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使我深深的懂得了一个道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本文主要讲了苏格拉底要他的徒弟们到成熟的麦穗中摘一棵最大的麦穗,可是他的徒弟们都总认为最大的一穗还在前面,最后走到了尽头都没有一穗摘到。这就告诉了我们凡事都不要只往前面想,要善于抓住时机,不要措失良机,因为时机难得,一旦失去了,就在也没有这样的时机了,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时机了。说到时机,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小明是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挺不错的,只要他在学习上再加一把尽,六年级的毕业考他肯定可以考上一所不错的中学,但是他不会把握时机,也不知道珍惜时间,总以为到六年级再努力点也不迟,就这样的

6、日复一日的过去了,终于要到考试的时候了,这时他才匆匆忙忙的复习起来,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已错失了良机,浪费了时间。最后他考上了一所很不理想的中学,此时的他懊悔不已,可懊悔又有什么用呢时机错失了就不会再有,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时机了。这个故事表明了我们不论做什么都不能错失良机,也不能浪费时间。时机和时间是相辅相成的,珍惜时间是把握好时机的关键。?最大的麦穗读后感三:读了?最大的麦穗有感个星期我学习了?最大的麦穗这篇課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文章主要写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着弟子们去一块麦地,那正是收获的季节,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他在麦地的

7、尽头等。弟子们在麦地里挑挑拣拣,他们认为时间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就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弟子们才醒悟过来,可已经晚了。他们听了苏格拉底的话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颗粒丰满的“麦穗,就不失机会地摘下它,有的人那么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看,这说得多么合情合理呀。我现在回想起以前,觉得十分惭愧。以前,我做事经常拖,一到星期六星期日我就不把握时间,想到作业时,总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做作业的时间也就两个多小时,还是继续玩,到了周日下午就不是这样逍遥了,只是边做边玩,真到了晚上就着急了,懊悔当初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去做作业,现在已回不到以前了,直到学了这篇课文后,我觉得人的一生没有无数个周日,抓紧眼前的机会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才是明智的选择。许多人对待时机,一如孩童在海滩一样,他们让小手握满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下。但我希望人们能通过这篇课文让自己懂得抓住时机。巴尔扎克说得对:“时机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