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41265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6HY03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给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带来技术方向发展。农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户信贷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和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最后设计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期为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一、引言 随

2、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农户信用信息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共享农户信用信息是解决农户信用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共享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评级授信,把农户的生产经营、家庭人口、家庭收入、个人信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农户评定信用等级,并建立信用档案,设计并开发农户信用评级系统,建立信用信息较为完整、数据采集和更新高效、评级较为科学规范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及评级系统,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

3、统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信贷机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收集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额金融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关于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收集、加工处理、管理农户信用信息没有规范的政策支持,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信息缺乏有效管理,信心采集不完整,保密措施做得不到位,增加了信贷风险,降低了信贷效率,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 2.信用数据征集成本高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落后,资源分配不均,缺乏完善的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征信信息和数据没有得到集中有效管理,太过于分散,哪些是有用的数据,哪些是直接的数据?对于这些问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难

4、以判断。信息价值密度低,形式多样化,可视化程度低,导致农户信用信息的利用收益小于成本,打击了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3.信息化管理落后 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设施较为落后,而且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较为落后,管理手段过于传统,主要通过纸质的文件记录,电子记录较少而且不成体系,更谈不上全面、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的理念薄弱,整体上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的思路,管理硬件和软件水平有待提高。 4.技?g人员缺乏 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责任心强,传统业务水平较高,由于地域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农村金融机构在引进技术人才上缺乏吸引力,所以导致信息技术人员缺乏。缺

5、乏对现有的职工信息系统和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适应普惠金融和全国征信体系的改革建设,与城市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 三、构建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将其分为农户信用总体情况、农户综合素质和信用环境三个维度,从个人信用、担保信用、诚信守约三个方面来评价农户总体信用情况,从家庭关系、股东关系、经营能力、家庭资产、金融活动五个方面来评价农户综合素质,以村为单位的信用环境建设来评价信用环境,最终设计的评级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模糊

6、数学等综合评价方法对设计的指标进行排序,根据最终的得分进行信用等级划分。 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表 四、设计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农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农户信用信息与评分查询,综合信息查询,数据导入导出等各项功能。创新了基本信息与特色信息相补充、单项信息与多项信息相结合、统一评级标准与不同评级指标体系相兼容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评价模式,将有效改变河北省各地农户信用信息自采自建自用、相互隔离、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信用评价标准不规范的局面,对将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设计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包括信用乡

7、镇、信用村、人行政策、政府政策、扶贫专项、农户档案六个维度,涵盖了农商行、中国邮政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办、医保中心、农业机械管理站、财政局、工商局、林业局、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产生农户信用信息的部门,这些部分可以在该平台共享农户信用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论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主要借鉴于一般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虽然一些研究已经结合了农户目的特征,但是较多的研究还是脱离了农户个人及生产的特点,农户自身的特色并没有被充分挖掘,从而影响了信用评价的作用。农户作为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的主体,其信用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建立一套符合农村经济、农业特征和农户行

8、为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有利于农户获得正规金融的服务,从而促进农户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和生活消费。本论文对农户信用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农户特征构建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开发农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为促进农户信用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蕾,牛霞.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实现条件的博弈分析J.征信,2014,32(2):46-50. 2申厚斌.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3伍伟.基于神经网络的农商行农户信用评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5. 4何铮.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王玮.某农村信用社基本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5. 6蹇硕.贵州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5.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