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40765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模拟试题说明:1.本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空格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g24 Al27 Fe56 Cu64A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减少废气

2、排放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金属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体积最大的是( )A钠B镁C铝D铁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H2O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32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NAD1L 0.1mol/L NaCl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氨水出现红褐色沉淀5工业上制取ClO2的化学反应:2Na

3、ClO3+SO2+H2SO42ClO2+2NaHS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SO2在反应中被氧化CH2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 6已知氧化性Fe3Cu2。现将铜粉放入稀盐酸中,微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FeSO4 BFe2(SO4)3 CKNO3 DHNO37已知反应2BrO3 + Cl2 =Br2 +2ClO3 5Cl2 + I2 +6H2O=2HIO3 +10HCl 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4、) AClO3BrO3IO3Cl2 BBrO3 Cl2C1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1O3IO38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Al(OH)3 NaAl(OH) 4 AlCl3 Al NaHCO3 (NH4)2CO3A B C D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6H+ = 2Fe3+ + 3H2B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 + 6H+ = 2Fe3+ + 3H2O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O32- + 2H+ = H2O + CO2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 + OH- + H+ +

5、 SO42-= BaSO4 + H2O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来贮存,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D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11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导电性好 B不易生锈 C密度小 D强度高12按照下表的分类,各组物质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ABCD分类单质盐胶体电解质物质液氧、钠、钢食盐、过氧化钠、

6、小苏打牛奶、淀粉溶液、氢氧化铁胶体盐酸、纯碱、烧碱13将2.3 g钠放入100 g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2.3% B小于4% C等于4% D大于4%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 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C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15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XYZANaNaOHNaHCO3BCuCuSO4Cu(OH)2CCCOCO2DSiSiO2H2SiO316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

7、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B75 mL 2 molL1氯化钙溶液C75 mL 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D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17(4分)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石蕊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_。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_。氯水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_。18(8分)学习化学应该明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注意反应条件并配平)镁带着火时,不能用液态CO2灭火剂来灭火的原因是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粗硅 。 (2)请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盐酸)过多 。工业上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 。19(10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D的化学式为 。现有D和NaHCO3的固

9、体混合物10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量为9.38 g,D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题(10分)2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提出猜想猜想1:该气体为CO2。猜想2:_。猜想3:该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1)B中应该装下列_试剂(填编号)。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C盐酸 D澄清石灰水(2)B中溶液的作用是:_。(3)D中澄清

10、石灰水的作用是:_。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A中品红溶液褪色 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为:_。四推断题(13分)21 AH等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已知:A是正盐, 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F ;GH ;D的浓溶液与木炭反应的方程式: 。(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五计算题、(7分)22、12.8 g 铜片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铜片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共4.

11、48L(标准状况下)。试计算: (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Cu+4HNO3=Cu(NO3)2+2NO2+2H2O;3 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 H2O)(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4.48L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B卷(满分50分)六.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3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Ba2+、Cl-、CO32-BNa+、Cu2+ 、SO42、NO3CMg2+、Na+、SO42、Cl DK+、Al3+、NO3、I-2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称量时NaOH已经潮解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标线 C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过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滴加蒸馏水至标线再摇匀25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而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 B稀硫酸 和NaHCO3溶液C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