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40758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规划发布日期:2010-6-13 13:04:51 一、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必须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1、培养目标 自2007年开展“以评促建”的教学改革以来,研究了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定培养目标,坚持面向现代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社会定位,坚持培养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急需的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功能定位,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等高技能型工作岗位上“银领”人才的规格定位。适时调整和选择了与时俱进的培养模式,有预见地计划和开展高职课程的新专业方向建设,形成了欧华汽车系的专业特色,确定了培养目

2、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新能源应用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在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复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知识技能、汽车新能源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针对相关的岗位群,实行“汽车基本知识技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知识技能+汽车新能源知识技能”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在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2、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至2009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已达100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提供的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维修人才缺口80万。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

3、、维修人才、管理人才等。此外,在后汽车时代,汽车文化人才也非常紧缺。我国现阶段汽车产业人才缺口已达50万。就上海而言,在未来10年内将需要6万汽车人才,15年内将达到10万,但目前这类人才还不到2万。与汽车制造业相关的先进制造业也需要近似的人才。不管有多困难,欧华汽车系从未停止过专业建设的步伐。 3、拓宽专业方向 汽车后市场带来的维修和服务技术的紧缺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的市场需求。为了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从今年起,将恢复原来已经过市教委备案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以核心能力为目标,适度的基础理论为导

4、向,使原专业合理地向服务技术方向拓展。 二、专业培养模式 汽车系在“以评促建”的改革中,又遭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新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制造业带来的不完全是负面影响,中国仍然是国际上第三至第二销售市场,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车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会拉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的良好发展势头,汽车服务技术市场近年来不会大滑坡,但会调整比重。市教委骨干教师培训班也给了我们研究职业需求的机会,通过下企业调研、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得出汽车产业职业市场需求的准确信息。调研的事实告诉我们,目前在汽修行业一线能留下独当一面工作的都是中职生。所以,双向选择的职业

5、岗位已经定位了高职学生应以能力知识为目标,而不应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目标,他们的发展空间不在第一个职业岗位,而在就业以后的发展,这也是高职与中职的区别。因此,要从校园中生长出创造性的教学新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的学会生存报告中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的。创新,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根本着力点。创新的中心位置是要在课程设计中能体现出高职能力知识的宽延性。汽车系根据国家高职委最新的这些信息调整了课程的结构,把与新技术和服务技术相关的课程放进了培养计划,并试探先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欧华汽车系用原来校区的弹丸之地和自行设计的教学设施

6、进行一次重大的课改实践。 1、认识知识本位的传统课程模式弊端 汽车系通过国家高职委教学研讨会和市教委高职高专教学能力提升学习,正视了本专业的现状,充分认识到以学术和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的弊端。 这种单一的还在延续的课程模式,造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重理论、轻实践”,“重原理、轻案例”,“重设计、轻工艺”;在教学方法采用“重传授、轻参与”,“重课堂、轻现场”,“重验证、轻发现”,“重分析、轻综合”;在思维方法的培养上“重收敛型思维训练、轻发散型思维培养”,“重知识的纵向领属关系,轻知识的横向通联关系”;在教学评价上“重知识的记忆、轻能力的掌握”,“重终结性考试、轻形成性考核”,“重统一的规格要求

7、、轻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上没有改变;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等等,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改革的培养模式 汽车系能够客观的审度自身的条件,既认识到与先进院校的差距,又自觉地抓住高职课改的主要纲领,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走创新之路, 让创造力从欧华汽车系飞出来。以专业综合能力向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向拓宽就业和创业技能,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的汽车运用专业类所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紧缺人才。 形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核心能力的具有现代汽

8、车文化内涵的多方向拓展的专业特色。 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境教学环节,并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综合实训环节,使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更宽的适应面。本专业毕业生经考核后除了取得高职本专业毕业证书外,还选考汽车驾驶证(C1),汽车维修机电中、高级工、保险公估人、汽车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在汽车制造厂从事流水线装配工作;在品牌汽车4S店从事汽车检测维护工作、保养顾问;在汽车维修厂从事相应技术工作等。在汽车4S店从事销售顾问;高级汽车维修顾问;在保险公司从事汽车保险理赔顾问;在汽车美容装潢公司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等。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好,有敬业和团

9、队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位岗位的要求,改革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如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新能源应用专业方向)主要课程为:专业基础类课程有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实用英语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知识技能类课程有车身修复工艺、汽车构造实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检测实训等;汽车新能源类课程有现代汽车新技术、汽车新能源利用等。 四、实践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为此,提出了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采用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 图

10、1 2008年3月20日在徐汇校区6B楼一楼破窗开门建设 图2 预评估专家陈二君(前右二)很有兴趣地 校内实训场所的部分规划图 观看汽车实训中心轿车四轮转向构造教具 汽车系迎着困难上,走出了与时俱进追赶时间的第一步。至2009年6月填补了所有主干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践课程的空白,接着又在6B楼的二楼充分利用空间,创造性地设计了具有特色的教学设备,克服了缺少底楼场地的困难,使检测与维修技术除了校外考证实训外,也有了校内的实训条件。 汽车系用创新求得了发展,自筹资金从2008年3月起新建了七个实训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实训室; 汽车底盘构造实训室; 汽车电器与电控模拟实训室; 汽车电控技术实训室;汽车服

11、务技术实训室; 汽车创新科技实验室; 汽车车身修复与测量实验室。2009年我校办学基本条件达标,汽车系重新申报的现代汽车维修服务技术高地建设项目在同年10月获得批准,有了大展宏图的契机,汽车系已规划了在奉贤新校区建设1280平米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实训室和快修保养实景场所。 图4 欧华最先把车身修复设备用于教学 图3 旧浴室改造的汽车营销和汽车维修信息 网络实训室 图5 设计四轮定位模拟车架作车轮定位检测教学 图6 东风EQ1091车身整体构造解剖教具 图7 巧用社会资源开辟第二课堂,系主任徐鑫带 图8 丁雪涛老师(左一)用缸内喷射解剖教具通过 07级学生去上海科技馆现场上“汽车新技术 现场分组

12、作业法测绘配气相位图 实务”课图9 奉贤新校区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和实训室布置规划图 五、教学方法与师资队伍的建设 汽车系需要在新的形势、新的理念下组织一个新的教学团队,投入市教委要求的课程改革实践是打造新的汽车系团队的最好契机。2009年1月,在市教委组织的教学能力提升学习班时,汽车系系主任亲自带队,派出了5名教师参加。学习班结束时,每人都递交了课改学习的课程设计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已形成了开展项目课程改革的气候,实训基地的现代化理念建设也为配合教改奠定了基础。因此,设想从这一门最经典的专业基础课着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改革的课程是汽车构造实务,系主任亲自领衔项目课程教学,精心设计了09

13、级的这门课程的整体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实践,创造了一系列的拓展能力的生动活泼的课程教学方法。用不同的载体叠加进行,由浅入深,项目任务引领,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实施现场情境教学,学以致用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探索。锻炼了一支年轻的教学团队,新教学法在评教中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本课程整体设计是市教委第二批高职教学能力提升班上评出的优秀说课和设计作业,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总结教学法和队伍建设有以下经验: (1)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造能力 通过不同载体的构造拆装实践教学,结合知识点的梳理,加深学习动力机械构造的教学效果。多学科的横向引伸的习题集,给学生和任课教师都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知识宝库,播下了冒尖

14、的育苗。同时组织科技活动小组和毕业设计造车参加2010年本田国际节能车大学生组比赛,弘扬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汽车系敢于一年级就组队,与名校本科大四学生同场竞技,打出欧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旗帜。为了将成功的教学活动延续发展,汽车系准备开设机械工程设计训练课程,请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指导工程训练和用CAD进行节能车设计制作,将创造能力作为评教的重要指标。 (2)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采用将一个大班化为几个小组的项目教学活动(主讲和教辅多人带教),学生开展团队作业和课堂讨论,教师引导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运用车辆设计中的造形要素,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研究教育学,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我们并不赞成“双师型”教师的提法,但提倡有对教学方法和科研很投入的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加入进来,情境教学要划分为小组进行,一定是一个教学意图统一的团队,而且要有具有教育机智和开放观念、科学预见观念的主讲教师来面对不同的学习个体。 例如,期中进行阶段性的构造拆装技能和知识点考核来巩固学习效果;组织大组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