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40667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1 轴对称图形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根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但学生平时没有过多的留意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了一些轴对称图形,用于拓展学生认识的范围。本课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体会知识的形成,学生课堂气氛活泼,学生在互相交流和观察中也学到很多知识,并且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

2、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本课的缺乏之处在于对于个别学生的注意不够,并且运用多样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展示自我的勇气。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2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更亲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有的学生甚至忘了在上课,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边与别人做一些交流。2、共同操作,独立考虑,学会初步合作与交流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

3、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运用数学进展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外表,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络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才能、动手操作的才能、语言表达才能以及分析p 、比拟、概括的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任务完成得比拟理想,也得到了比拟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组成员应该互帮互让。因为在老师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立体图形的

4、时候,小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没拿到最心仪的物体而有微词,也是高快乐兴地拿起其他物体与同组小朋友进展交流,有个别学生与别的同学商量着互换手中的物体。3、初步浸透分类的思想在让学生操作得到平面图形之后,我没有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加以展示其画得如何的端正,而是直接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有几个小孩把位置贴错了,给其他小孩多了一个重新分类的时机,这可真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展了分类,并且初步浸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下一局部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也有很多缺乏之处。1、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对面的感知不够,我的引导也不够到位

5、,如学生说出有的面是有点粗粗的,次次的,而有的面是滑滑的,我没有及时指出这是材料的质地问题,而是直接把话题引到“面是不是平平的”上来。这样对平面图形的“平”字的理解就有点不够。2、在设计“面”由“体”得时我没有为学生准备这么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平面图形的多种方法,比方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用铅笔沿着立体图形的边描等,大局部学生直接用铅笔沿着物体的面的轮廓画。这样的结果表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说是打了折扣。3、在“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一问题时,我觉得虽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但还不够展开,没有引导好学生天南

6、地北地把生活中的资讯加以搜索并给以发挥,假如展开得好的话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知认识,更能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3 1、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做风车的手工活动中,先让学生考虑:风车应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纸的形状每一步都会发生什么变化?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讨论热烈,有的带着大家一起研究书中风车的制作步骤,并按要求动手折一折,有的那么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作,当风车一个个在他们的手中诞生时,他们兴奋异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平面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体验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2、通过学生自由拼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

7、,让学生发现各种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充分开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出示2个形状一样,大小相等的长方形让学生进展拼组。看谁拼的方法多,学生很快的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如:2个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2个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又出示4个形状一样,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让学生进展拼组。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快的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如: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角与角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面对学生的不同拼法,老师及时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也表达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但是在课堂教学教学中也存在这这样的缺乏之处:在设计这些课时,我是以学生动手理论、积极探究与合作交流为

8、主的教学活动,心想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受学生的欢送,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在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时,少数同学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大局部学生不会动手,有的学生干脆在折叠其他的东西,学生完全没有探究知识的欲望,而且课堂纪律混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反思了良久细想一下,我认为主要是新课程标准教材这局部内容及课后习题,对本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太难,一下子难以理解掌握。此外,在平常的教学中对学生动手操作方面训练太少。学生没有通过叠纸活动获得知识的体验,只觉得好玩体会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一年级学生自控才能差,没有形成良好的纪律习惯。所以,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环境下,要想上好一

9、节课,除了老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吸引学生,还应该培养学生处理课堂的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体会到学习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事。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4 1、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问学生“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更亲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10、,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运用数学进展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外表,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络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才能、动手操作的才能、语言表达才能以及分析p 、比拟、概括的才能,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任务完成得比拟理想,也得到了比拟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合

11、作与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组成员应该互帮互让。因为在老师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立体图形的时候,学生们并没有因为没拿到最心仪的物体而有微词,也是高快乐兴地拿起其他物体与同组小朋友进展交流,有个别学生与别的同学商量着互换手中的物体。3、在让学生操作得到平面图形之后,我直接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有几个小孩把位置贴错了,给其他小孩多了一个重新分类的时机,这样的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展了分类,并且初步浸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下一局部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的缺乏之处。1、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对面的感知不够,我的引导也不够到位,如学生说出有的

12、面是有点粗粗的,次次的,而有的面是滑滑的,我没有及时指出这是材料的质地问题,而是直接把话题引到“面是不是平平的”上来。这样对平面图形的“平”字的理解就有点不够。2、在设计“面”由“体”得时我没有为学生准备这么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得到平面图形的多种方法,比方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用铅笔沿着立体图形的边描等,大局部学生直接用铅笔沿着物体的面的轮廓画。这样的结果表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说是打了折扣。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5 在认识图形这一课里,我安排了许多对认识图形有助的搭、折、剪、分等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特征

13、及图形间的联络,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所以,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及后面的练习时,我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究。利用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学生在前三步动手操作时都很顺利,到第四步分一分的操作时开场有点困难,觉得无所适从,但渐渐地就觉得有乐趣了,自己不断地分,转来转去地分,学生分得可开心了!,因为可以分的方法太多了,除了书上提到的图形,其他图形学生也都分出来了其实,这些活动过程既认识了新图形,又对已经认识的图形进展了进一步的深化,还理解了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开展。而且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个个都争着举手答复下列问题,抢着汇报自己的发现所

14、以,我觉得认识图形是一种载体,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空间观念的开展是探究中的一种有价值的获得,而且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所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考虑方面的进步,动手才能的协调才能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心理体验对学生以后的开展的作用。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6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数学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根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根底,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因此,我借助网络,展示详细的图形、形象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并结合学生动手操作,运用

15、试一试、剪一剪、围一围、折一折等方法,通过不同折法,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局部完全重合,从而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根本特征。当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让学生进展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验证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局部完全重合这一根本特征。在此根底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先把纸对折,画上简单的图案,然后再剪,剪好后再展开,就成了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一般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而动手做的学得好。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的直观操作可耻下场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使外显的动作促进数学考虑

16、,把详细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思维。本课要掌握“对折重合完全重合”这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首先通过自己的判断把我之前准备的几个平面图形按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进展分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了“对折”这一个重要方法。再通过每个同学自己动手把对称图形对折,引出了“挡住了”“合在一起了”这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重合”的理解。最后通过对折后的对称图形与不对称图形两者的比拟,引出对两种重合的区别,从而深入理解了“完全重合”。最后设计了一个对“折痕”比拟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只有把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折痕才是“对称轴”这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说,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学生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是可以完全掌握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自主的学习比老师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知识来于生活,当然知识也应该应用于生活。从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从中也感悟到对称美。通过网络,搜索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