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405834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1. 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2. 水稻叶肉细胞中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生成O2,NADP+变为NADPH B.生成CO2 ,ADP变为 ATPC.固定CO2, 形成C4化合物 D.固定CO2, 形成淀粉3. 在免疫反应中,有关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胸腺内才能分化成效应T细胞 B.能识别呈递抗原C.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消灭抗原 D.受到抗原刺激能产生抗体,识别靶细胞4. 噬菌体能正常增殖的条件是A.氨

2、基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B.氨基酸、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细菌C.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 D.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细菌5. 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种 D E群 C数 B量 A 时间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30.(20分)甲状腺产生的激素与垂体产生的激素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设计了如下方案:1. 将日龄相同体重相近

3、的健康同性别的大白鼠平均分为A.B.C.D四组。每组分别注射等量并适量的131I注射液。2. 定时测定各组血清中观测指标的放射量,结果都正常并基本相同。3. 一段时间后,A组: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B组: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C组:注射过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 D组:注射生理盐水4. 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血清中观测指标的放射量。(一)简要叙述该实验原理1.碘是合成 激素的原料,给131I能形成 ,其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可作为观测指标。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 。3.当注射过量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后, 。(二)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比较结果得出结论。1.预期结果(观测指标放射量的变化):

4、A组 ,B组 ,C组 ,D组正常。2.比较结果得出结论你认为,比较 组实验结果,能证明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比较 组实验结果,能证明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31.(22分).在一外貌正常的牛群中,产出一头矮生的雄犊。这种矮生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或者是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你如何确定?(1) 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2) 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发生的分离”。(3) 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是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

5、。.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 性致死效应,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2)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雌果蝇,如何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参考答案15.DCBDA30.(20分)(一)1.甲状腺(2分),131I-甲状腺激素(2分)2.影响甲状腺分泌131I-甲状腺激素,当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发生变化时,血清中的131I-甲状腺激素含量也会发生

6、相应变化。(3分)3.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使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下降,血清中的131I-甲状腺激素含量随之下降。(3分)(二)1.预期结果:A组:升高(2分) B组:降低(2分) C组:降低(2分)2.比较结果得出结论:A.B.D;(2分) B.C.D; (2分)31.(22分)(11分)(1)用这头矮牛与多头正常母牛交配,其后代矮牛与正常牛呈1:1,则矮牛是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4分).(2)用这头矮牛与多头正常母牛交配,其后代全部正常或正常牛多于矮牛,则矮牛是由于隐性矮生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的结果。(4分)(3)当改变饲养条件后,这一性状有改变,则矮生是由于非遗传因素(如饲养条件)的影响。(3分).(11分)(1) 隐(2分) X(2分) 1/8(3分)(2) 将该只雌性果蝇与种群中任一雄性果蝇交配,统计子代雌、雄果蝇的数目,若子代雌雄果蝇的比例为1:1,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若子代雌雄果蝇比例为2:1,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4分)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