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认识区域特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40447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认识区域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复习认识区域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习认识区域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认识区域特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七下第六章 认识区域特征 第一节 北京 p56-p64 1、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辽、金、元、明、清等朝代先后在此建都。 2、 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和园林,荟萃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儿文化。(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显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园林;北京烤鸭;琉璃厂。) 3、 地理位置是认识城市自然条件的起点。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也叫区位)。 4、 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有适合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海陆位置: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河流为城

2、市提供水源;相对位置(区位)交通发达,是东北、西北、南方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在华北的交汇处。 5、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6、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交通、国际中心) 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各国驻华大使馆都设在北京。 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的高等院校最多、科研机构最多、博物馆最多.7、 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但能源和资源比较缺乏,而北京的城市职能对环境保护有很高的要求。 北京的发展:工业部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化学、钢铁、电力等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3、电子、汽车等科技含量高、污染和耗能少的工业蓬勃发展。为了保护古都风貌和减少环境污染,主要的工业企业正在有计划地前往远郊区。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很快。 第二节 台湾 p65-p73 1、 台湾省的范围: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赤纬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2、 台湾的位置: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从台湾岛中北部穿过,温带亚热带气候,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台湾岛气候湿、热,四季常绿,到处呈现着迷人的热带和亚热带风光。海陆位置:岛屿,四周环海,西隔台湾海峡屿祖国大陆相望,东临太平洋,通往世界的海上要道,是祖国海防的天然屏障。 3、 自然风光:玉山是我国东部

4、最高峰(海拔3952米);日月潭位于台湾岛最长河流浊水溪上游;垦丁自然保护区的海底世界。) 4、 地形特征:岛的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这里是著名的植物王国。 气候特征:湿、热。 植被特征:种类丰富。 河流特征:短、急。 5、 主要城市、人口分布在西部平原上,汉族占全省人数的98%,祖籍是福建和广东,高山族人口占全省的2%,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 6、 台湾历史上的著名物产:蔗糖、热带水果、樟脑、木材和鹿皮等物产闻名于世。大力开荒、伐树、狩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和干旱。 7、 采取措施:1982年以来设立的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占全省面积的36%。199

5、0年开始,台湾全面禁止了天然林的砍伐。 8、 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的硅谷)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 p74-p81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有利条件: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侨乡和港澳支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利条件: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短缺。 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轻工业非常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轻工业指主要生产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业。(家电、食品、服装等) 3、 农业:热量充足,将水丰富,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香蕉、龙眼、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特色农业:

6、基塘农业,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很发达,满足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地的需要,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等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4、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自由贸易港。 港澳的金融、技术、管理等优势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低廉的低价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互补。 5、 香港是世界上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更注重发展金融、贸易、信息、航运、旅游等服务性行业。 6、 澳门港深条件远不如香港,不利于发展工业,经济主要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澳门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 第四节 黄土高原 p82-p89 1、 黄土高原的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

7、,南至秦岭,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2、 最基本的地形特征:沟壑纵横。 降水特征:降水集中,多暴雨; 植被特征:植物稀少; 土质特征:地表裸露,缺少植被宝华,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3、 水土流失 黄土面积占高原总面积80%,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38.8%。黄河水从这里经过就变成了黄色。 水土流失造成土地贫瘠、旱涝灾频繁,严重制约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4、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干旱和水土流失制约着农业发展。 措施:依靠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退耕还草,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 5、 矿产资源 黄土高原地下埋藏着煤炭、有色金属等各种矿产资源。 晋、陕、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分布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煤田,被誉为祖国的乌金三角,这里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4,煤质好,埋藏浅,多可露天开采,开采成本低。 特大型煤田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陕西的神府,内蒙古的东胜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