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403686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球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球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球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球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日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背景:目前正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进行教材改革,各学科教材都在向与信息技术整合过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江苏版美术教材第十册中安排了两课世界地球日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也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

2、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已经接触了关于地球环保的内容,还经常参与绿色校园活动。他们已经能够比较熟练进行简单网络操作,可以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尝试。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搜索资料,主要是利用网络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将各类信息综合为一个专题学习网站。然后将学习网站上传到学校网站服务器,学生只要打开学校网站就可以进入学习。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2、 操作目标:通过各种美术形式,加深对地球日的理解。3、 情感目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

3、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江苏版美术教材第十册中安排了两课世界地球日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也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2、教学重点认识了解地球生态环境与人们生存关系,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理解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明确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通过艺术手法让学生展现出保护地球的美好前景。3、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和科学常识

4、,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并能运用美术作品形式来表现对地球日的感受。教学对象分析1、本课的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已经接触了关于地球环保的内容,还经常参与绿色校园活动。2、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网络工具自主学习。有一定的网上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1、 课前知识准备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问、调查、查阅资料、上网收集等方法有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在论坛发表看法,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2、作品的

5、形成离不开素材的分析与组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熟悉和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图片素材。3、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4、小组协作的形式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文字或图片),收集创作形象资料(图形或实物)。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及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准备色彩工具(水粉色、调色盘、水桶)。3:选6-8位学生成立研究小组,论坛作为研究过程的基地。利用论坛发布研究小组的成果。4:将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师收集的资料组建一个专题学习网站,搭建学生学习探究的网络资源平台

6、。课件演示地址:教学过程与分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创作。创作一幅图文作品,表达自己的忧虑。重点:运用漫画手法,图文结合。表达自己的忧虑。难点:选择合适的角度表现主题。一 导入:媒体播放一段动画(背景歌曲地球妈妈),欣赏地球全貌-风光-动物-植物。你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描绘?(美丽)你知道人们经常把地球比做什么呢?(地球妈妈、母亲、地球村)你知道为什么这样比喻吗?地球,是一个丰富多彩、富有生机的世界。它是人类和各种生物共同的家园。可是你知道吗,今天的地球妈妈正在流泪。提出问题,布置学习任务1 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泣?人类给地球妈妈怎

7、样的伤害?2 我们应该怎么做?二 学生浏览网站进一步了解地球日相关知识。1,教师简单示范操作步骤。打开网站上的学生学习指导。任务1:了解人类给地球妈妈带来了怎样的伤害,挑选你最知道的1个例子详细了解,并完成表格:任务2:了解什么是地球日,完成表格2浏览要求:要求1:认真阅读文字、理解文字要求2:完成表格的填写,填写只限定用几个词语(防止学生大段摘抄)。3,浏览的内容:网站列举了十大地球隐患:全球变暖、物种减少、空中恶魔(酸雨)、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垃圾围城、水体污染、海洋污染。每种环境隐患包括:隐患的现象、形成的原因、相关环保节日、在线小测试。在线测试是学生根据学习资料

8、,联系生活,判断那些是正确的行为,哪些是不当的行为。4 完成书面表格填写环境危机的名称主要危害相关环保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地球日的时间地球日的发起人地球日的总主题为2005年地球日拟订主题三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表现环境问题。(1)学习情况检查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人类的行为给地球妈妈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2 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讨论半分钟回答。 (以科学家、国家政府、普通人的身份说说,我们怎样做?)3,你能给大家说说什么是地球日吗?建立地球日的作用是什么?(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重视环保,参与环保。)地球日的主题是什么?2005年地球日的主题,大家可以在课后查找。(2)你

9、参与环保了吗?(学生举例)出示美术作品:一次性筷子。说说画面的内容是什么?它提醒人们怎么做?(保护树木资源)师小结:从保护树木,我们可以做到:不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双面使用纸张、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减少贺卡,使用电子贺卡、不在野外烧荒、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节省纸张,回收废纸、爱护古树名木 如果是你,你怎么表现保护树木资源?1,树木经常和哪些事物联系?是小鸟的家,如果没有树木,小鸟就没家了。2,没有了树木,以后的人们只能从画上认识树师小结:由刚才的美术作品引出“漫画”的概念。漫画简洁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人们更能认识到环保问题迫在眉睫。你最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环保问题? 四:作业要求:我们

10、学校网站打算出一期地球日专题的网刊,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地球日活动,关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网刊准备先征集关于地球环保的漫画作品。作品主题1: 表达你对某种环境问题的忧虑。通过你的作品,让大家来关注环保、参与环保。作品主题2: 地球日宣传,呼吁所有“地球人”参与“地球日”活动。作业形式:1:作品可以在电脑中直接画,直接上传到小画廊。2:可以在纸上绘画完成。教师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 师生在线点评环保漫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它表达的什么意思?如果你画这样的题材,你打算怎么画。优秀作品奖励1:在课余时间,叶老师帮助你将你的作品制作成个性书签。优秀作品奖励2:优秀作品被学校网站录用,

11、将在网站发布。教学反思:新课程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学生自己选择、确定项目,自己从中收集、分析、选择资料去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生活经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还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方面、多渠

12、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学生可以选择传统的纸上作业形式,也可以选择在线涂鸦版完成。电脑美术易环保、易修改、色彩纯净、画面效果漂亮。然而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世界地球日要求学生完成一幅有主题的绘画创作。选择纸上绘画的作品不论是创意还是画面效果都不错。比较之下,选择电脑作业的作品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拿着鼠标却就好象停止了思考。画了撤消重画修改,绘画的速度很慢。大多数选择电脑作业的效果不十分理想,没能体现平时的纸上作业的水平。更有些调皮的学生只是在电脑涂鸦,并没有尝试去表现自己的创意。后来我想到:要完成主题创作性的作业,鼠标毕竟和铅笔工具不同,电脑软件的操作、鼠标的不听使唤都是影响学生绘画的因素。比较起来,象一些图案设计练习,如二方连续,电脑操作难度低。学生在绘制作品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电脑美术软件的优势,快速复制、减少重复劳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设计创意上。因此,主题创作性美术作业,还是应该采用纸上绘画的表现形式。在主题创作性的美术作业中,电脑美术软件和铅笔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反而会影响学生自由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于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创作素材,启发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