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40041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小学儿童的 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1. 早期依恋及其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 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恋形成,儿童就 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 对象能给

2、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轻松。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Iby)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 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 系。在鲍尔比看来,这些儿童似乎是不爱别人,因为在早期生活中,他们失去了对一个 母亲形象牢固的依恋关系的机会。鲍尔比在他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亲近的人分离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情绪上的问题,早期生 活(尤其是婴幼儿期)中的母子分离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母子联结的 破裂或未建

3、立正常依恋的儿童,不仅在儿童期引起种种情绪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 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尤其在人际关系、情绪生活及社会生活适应上将造成 难以弥补的损失。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可能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可能被其他依恋所补充,但依恋贯穿整个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 受早期依恋的影响。可以把早期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及对在促进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中的启示归纳为以下几点。(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积极 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 成。(2)母爱是必

4、要的,但要把握好母爱的“度”,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遵循“适 度性原则”,即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合理的控制(中度控制)和理智的爱。积极的教育 态度及行为应该包括关怀、爱护、温暖、理喻等,这有利于儿童的顺利发展,而消极的 教养态度及行为是拒绝、分歧、矛盾、溺爱、体罚、威胁等。所以,应尽量避免儿童由 于缺乏父爱和母爱所造成的伤害,也应避免对儿童无条件和过度的溺爱而导致的消极影 响。(3)父母应创造条件让儿童去交往,防止儿童过度依恋父母,让儿童在与同伴及 其他人的交往中学会新的技能,享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欢乐,培养儿童的社会适 应能力。哈洛的罗猴研究阅读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a

5、rlow,1958 )设计了别具一格的罗猴研究。将小猴与母猴隔离,并由两种假母猴代替真母猴。 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圆筒, 称“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在圆筒外面盖上一层柔软的绒布,称“布母猴”。哈洛发现, 小猴紧紧地搂着绒布做的母亲,很少会和金属丝做的母亲在一起,尽管只有金属母猴提 供奶!当遭遇惊吓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安慰处。而当探索新的刺激物时,小猴则把 布母猴当做行动基地。当恐惧的刺激物(比如敲鼓的玩具熊)出现时,小猴会跑回到布 母猴那里。当新奇的刺激物出现时,小猴会逐渐地冒险去探索,但在进一步探索前会回 到布母猴那里。哈洛及其同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健康的社会性发展,这些猴子对替代母亲的

6、 强烈依恋是不够的。实验者最初以为和布母猴在一起的婴猴是正常发展的。但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 猴子与由母猴抚养并与其他小猴在一起游戏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 如自己咬自己,表现害怕的怪相,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后来 萨克特(Sackett,1967 )又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情况。发现这些猴 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 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

7、,第309310页。2. 小学儿童的亲子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 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作出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 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如 解释行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害)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

8、与 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 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 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温情、鼓励、支持、期望、倾听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等行为特征,都 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关心儿童 的社会交往,让儿童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 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通过榜样作用、强化和约束,培养儿童形成为社会所接受 的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父母参与学校活动的

9、程度和水平、父母与儿童的 交往的质量、父母的期望和观念等都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业成绩等存在密切关 系。与此同时,父母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亲子之间也存在非安全型的依恋关 系,如父母拒绝儿童、对儿童反应的敏感性较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在行为及情感发展方 面的问题,出现攻击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总之,父母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 展,特别是对儿童的一般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发展产生重要 的影响。父母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具体通过教导、强化、榜样、慰藉等心理机制对儿童的 社会性产生影响。妥善处理好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不仅要求做父母的要理

10、解和关心儿 童,而且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宽严有度。(二)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特点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 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 交往更加平等、互惠和自由。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 验和探索,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1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儿童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经常和同伴在一

11、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儿童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 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 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儿童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 儿童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社会测量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 儿童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总之,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 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

12、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 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2.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发展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 学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并且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同伴团体的影响是通过同伴交往实现的。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2)限制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3)具有明 确或隐含的行为标准;(4)发展使其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儿童的 同伴团体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结构松散,也可能有组织、结构严谨,一般可分为两大 类,即有组织的团体和自发的团体。在小学儿童生活

13、中,有组织的团体即班集体。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班集体观念和意识。到一年级下学期,初步形成了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二年级时已能 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能逐步把集体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班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班集 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儿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班集体的重要支柱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儿童则成为班里的基本群众。到了中、高年级,班 集体的组织形式日益巩固和加强,儿童的集体意识日益提高,初步懂得了集体利益与个 人利益的关系,并能自觉服从集体的要求,维护集体的利益。自发的团体组织结构通常

14、是松散的, 性质亦比较复杂,可能是有组织的集体的补充, 也可能是集体的对立面。同伴团体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社会群体的 一分子,具有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儿童的同伴团体能满足儿童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在促 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日本心理学家广田君美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整个过程分为五个时期。(1)孤立期(一年级上半学期) 索与谁交朋友。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团体,各自正在探由于空间的接近,如同桌座位接近、上学同路由于儿童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分化出(2)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 等自然因

15、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3)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 属于支配地位的和被支配地位的儿童(4)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儿童之间分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小集团,出 现了统率小集团或班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并出现了制约团体成 员的行为规范。(5)集体合并期(五年级以后)。各个小集体之间出现了联合,形成了大团体, 并出现了统率全年级的领袖人物。无论是有组织的集体还是自发形成的团体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集体的舆论而实现的,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规则,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贝燈往得到同伴的好评和尊重;相反,贝侵到团体的指责与批评。因此,儿童 为了获得团体中的地位

16、就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与此同时,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 成员对自己的评价等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大的作用。3. 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性同伴的接纳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儿童受欢迎的程度;二是儿童在同伴中的地 位。根据儿童受欢迎的程度和在同伴中的地位两项指标,把儿童分为五类:(1)受欢迎的儿童,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且有较高地位;(2)被拒斥的儿童,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 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不被人喜欢也不被人讨厌的儿童,可 能还有机会逐渐被同伴接纳;(5) 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 况的儿童。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