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39946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3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设计背景: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以及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手中宝,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做事往往会忽略到身边父母、同伴的感受,缺乏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本课题的设计主要以好朋友为主,让幼儿学会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要学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从而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儿歌内容。2、能说出自己的好朋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体验与同伴分享与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幼儿能够积极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好朋友,根据儿歌内容

2、进行动作表演,并且与好朋友一起体验分享、合作互助的快乐。教学难点:幼儿对各个手指的名称没有完全熟悉,活动中操作部分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准备:三对手指娃娃(大拇指、食指、小指),主题活动录音U盘_个,电视机_台。活动过程:一、通过唱歌,引出儿歌。(_分钟)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_个可爱的手指娃娃,它们很想认识小朋友们,并且想听小朋友们用美美的声音唱我的朋友在哪里,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歌声来欢迎它们吧!(幼儿唱歌)你们唱得真棒,我们的手指娃娃带了一首你我来做好朋友的儿歌送给小朋友们。二、学念儿歌(_分钟)1、老师有感情,慢速的朗读一遍儿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请幼儿说一说在儿歌里提到了什么,它们

3、在做什么,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念的儿歌叫什么名字呀?幼:你我来做好朋友。师:两个拇指见面了是怎样打招呼的呢?(师伸出两个拇指相对做弯腰动作)幼:弯弯腰,说你好。师:两个食指碰在一起了会变成什么动物呢?(师伸出两个食指相碰动作)幼:变成小鸡。师:两个小指钩一钩,你我来做什么呢?(师把两个小指伸出来做拉钩动作)幼:好朋友。3、播放儿歌录音,请幼儿完整的欣赏儿歌。4、提问幼儿,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做手指动作,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个是拇指吗?一起拿出来跟你的好朋友打招呼啦!幼:记得,是这个(伸出拇指与旁边好朋友打招呼)师:你们真棒,我们的食指看见了也很开心,

4、也找了它的好朋友来碰在一起呢,看看它们碰出来的小动物是怎样叫的呀?幼:小鸡,它们是叽叽叽的叫。(伸出食指与好朋友碰一起)师:我们的小指在哪里?它们要找好朋友拉拉钩,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幼:在这里(伸出小指与好朋友一起拉钩)5、让幼儿轻声的跟老师念儿歌。6、进行小组或个人朗诵儿歌,并且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更进一步增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7、请幼儿上来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三、教师小结(_分钟)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把今天我们学的这首你我来做好朋友儿歌读给更多的小朋友听,这样你们还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也希望小朋友们之间应该要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好朋友之间应该学会分享,不吵架,不打架!中班语言领域

5、活动方案标准样本(二)活动目标1.学习边念儿歌边玩手指游戏。2.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趣味。3.体验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2.活动前在班上反复插放儿歌录音,使全班幼儿熟悉儿歌内容。3.根据儿歌内容,与配班教师排练好动作,并制作好动作示范图。活动过程1.请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请幼儿看一看小朋友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教师:照片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谁是你的好朋友?2.教师边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边做示范动作。说到“金钩钩,银钩钩,请你伸出小指头”时,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分别伸出左手和右手的小指动一动。说到“结结实实勾一勾,勾一勾,点一点

6、”时,两位教师把小指互相勾一勾,点一点。说到“一起唱歌又跳舞,我们都是好朋友”时,两位教师互相拉手,拍手。3.教师与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班教师出示相应示范图,幼儿尝试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一组,说儿歌玩游戏。鼓励幼儿互换好朋友,边说儿歌边玩游戏。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标准样本(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活动准备:图书一本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7、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五、讨论: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错在哪儿?应该怎样做?(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