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9421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习惯性违章是操作中的痼疾,防误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但是,只要坚定不移地抓“违章”,持之以恒地抓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的落实,误操作事故是可以杜绝的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 技术措施 对策0 1995年以来,福建省电网共发生误操作事故25起,按电压等级分类,110 kV最多,占48%,其次是10 kV及以下的,有7次,占28%;按技术内容分类,带接地线(地刀)合闸14次,占总数的56%,带电挂接地线(合地刀)和带负荷拉合刀闸,分别占总数的24%和20%;按事故责任分类,运行占88%,检修占8%,调度占4%。1 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1.1 人员违章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

2、违章操作,是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在25起恶性误操作事故中,18起属直接违反操作票制度,主要表现有:(1) 认为操作简单,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者事后补开票,补打勾,应付检查;有的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2) 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和监护人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实际上往往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3) 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符。运行状态变了,模拟图没有及时变更,或倒闸操作前根本就不核对;(4) 班前会不认真,交接班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不对口交接。接班人员不按岗位要求认真检查设备状态,不查看有关安全工器具情况和运行记录,在

3、没有认清设备实际状态的情况下,盲目操作。(5) 运行人员对调度规程、安规及“两票补充规定”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确。在13起带接地线(地刀)合闸事故中,有9起发生在设备由检修转运行的操作中,操作人员没有认真交接班,认真核对设备状态,把处于检修状态的设备误当成冷备用状态操作。1.2 技术措施不完备1.2.1 防误闭锁装置设置有疏漏在14起带接地线(地刀)合闸事故中,有8起地线与刀闸之间没有设置防误闭锁,110 kV及以下的部分设备“五防”功能不全。1.2.2 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1) 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特别是万用钥匙的管理规定不完善,在执行中不严肃认真;(2) 培训没有跟上,运行人员不了解防误

4、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3) 防误装置检修维护工作的责任制不落实,有的单位防误装置的维护主要依赖厂家,而有的厂家售后服务跟不上,检修维护不及时,造成防误装置完好率不高。以致于在错误操作被防误装置正确闭锁时,运行人员还盲目地认为是防误装置故障,这也是擅自解锁的一个原因。1.3 运行检修人员误碰误动检修中刀闸试分合的操作缺乏规范化管理,职责不清,措施不完善,操作中没有监护;刀闸电动操作箱没有上锁,电动操作按钮没有使用双重名称编号,电动按钮缺乏防误碰措施,操作后操作电源没有及时断开等,留下误操作隐患。2 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对策与措施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电气误操作事故关系到

5、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电网安全,危害极大。要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为契机,从法律的高度提高抓好防止误操作事故的认识,高度重视防误工作。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但不能简单地把违章的责任全部归罪于直接违章者。要深入、准确地分析违章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对症下药。一把手要亲自抓防误工作,明确防误工作专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络,落实防误工作责任制,做到人员、措施、资金、工作四到位。2.2 在思想上筑牢防误操作的第一道防线分析表明,误操作事故往往发生在简单的操作任务中,并没有复杂的技术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思想麻痹,缺乏严谨的作风,心情浮躁,怕麻烦,不认真执行“两票三制”,随意操作。因此,防误工作首先要在“执

6、规”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在思想上筑牢防误操作的第一道防线。(1) 认真贯彻执行华东电网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2)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增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现场操作不论复杂还是简单、不论领导或安监人员是否在场,都要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严格执行“两票”,不折不扣地执行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每一项操作都做到“一站、二看、三对号、四唱票(手势)、五复诵、六操作、七核对”。(3) 利用多媒体安规培训系统,加强安规(包括补充规定)培训,使员工能准确地理解安规的每一条规定,这是正确执行安规的前提。(4)

7、 加大对一线员工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包括防误装置)的现场布置、系统联系、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5) 加强行为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科学合理地安排运行倒班方式,保证运行人员休息充分,上班时精力充沛。尽量避开交接班前后安排操作任务,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6) 建立防误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做到“零违章”和杜绝误操作事故作为创一流班组的必备条件;建立倒闸操作的全过程质量标准和考评规定,实行千项操作无差错奖励制度。认真抓好误操作事故的“三不放过”,要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2方面对事故的直接原因作深入准确地分析,找准问题,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对误操作事故的

8、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要严肃处理。不仅对已构成事故的误操作要“三不放过”,对未构成事故的违章行为也要“三不放过”,要从思想根源、技术素质等方面深入分析违章的原因,严肃处理违章者。2.3 在技术措施上筑牢防误操作的又一道防线(1) 对电气防误闭锁装置开展一次全面普查,电气设备的防误装置必须具备“五防”功能要求。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检查3 kV及以上设备是否每个间隔都装设了防误闭锁装置,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要立即整改。(2) 新建、扩建、改建的变电项目,要坚持“五防”闭锁装置“三同时”的原则,即应与变电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 加强防

9、误装置的管理。明确防误专责人,建立防误装置台帐,对各种型号的防误装置的故障率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做好基础工作。制定电气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规程和检修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闭锁装置万用钥匙保管和使用的管理。防误闭锁装置不准随意退出运行,短时停用应经值长(站长)批准。明确运行人员巡回检查要把防误装置作为检查项目,防误装置的检修试验应列入相应设备的检修项目。要把防误闭锁装置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工作落到实处。保证防误装置安装率、完好率、投入率100%。(4) 加快厂、站和电力线路的安全设施规范化建设,为两票制度标准化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场设备都应按国电公司的安全设施规范化要求,有明显、清晰的名称、编

10、号及色标。电动刀闸操作箱亦应纳入规范化管理,电动按钮应使用双重名称,电动按钮应有防误碰措施,操作后应及时断开操作电源,刀闸操作电源必须有独立的控制开关。(5) 运行单位应配置充足的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6) 运行单位都必须有随时与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或计算机模拟系统图),且通过严密的设备异动制度和操作票制度,保证模拟图上设备状态与现场实际相符。结论:习惯性违章是操作中的痼疾,防误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但是,只要坚定不移地抓“违章”,持之以恒地抓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的落实,误操作事故是可以杜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