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型人格障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92224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动型人格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冲动型人格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冲动型人格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冲动型人格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冲动型人格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动型人格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动型人格障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动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概述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类具有要进行某 些行为的强烈欲望并付诸实施的精神障碍。由于发作过程中其有突发型,类似癫痫,故它又叫癫痫型人格。这种人往往在童年时就有所表现,往往因微小的事 和精神刺激,就会突然爆发强烈的暴力行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从而造成破坏和伤害他人。这类障碍有多种形式,包括间歇性爆发障碍、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和病理性赌博等。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尚无完整的统计。人格障碍概念人格障碍(personal 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冲动型人格障碍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

2、与社会发生冲 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 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 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 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 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儿童少年期 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离尚不影响其 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 人格障碍。关于人格障碍流行学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某些机构如 监袱、福 利部门中的发病率高;Lan ger和Michael认为最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生率 较最高层大三倍;Leighto ns则认为社会秩序混乱地区的发生率较安全地区的总发生率 大

3、三倍。冲动型人格障碍临床症状1 行为的目的在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在于其他。2. 这些冲动行为本身往往是损人又不利己的。3患者能够认识到其行为的危害性,但难以自控,往往多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4. 在实施此行为前感到逐渐增强的紧张和兴奋,直到开始行动。5. 在实施此行为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满足的感受。6. 在实施此行为后会感到释放和轻松;有人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或自罪,但这并 不能防止再发。7. 常伴有各种人格障碍、抑郁或焦虑症,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8. 神经系统可能存在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冲动型人格障碍表现主要表现形式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冲动型人格障碍2性格上常表

4、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3. 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4 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 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6 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次要表现形式上述表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 征是以被动的 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 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 勘,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 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情

5、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 不敢直接表露于夕卜,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与前面提到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相类似,但又有区别。一般说 来,主动攻击型人格呈现较为持久的攻击言行,缺乏自控能力,以对他人攻击冲动为主要 表现;反社会型人格主要表现对他人和社会的反抗言行,具有屡教难改,明知故犯,常以 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结局告终,不能吸取经验教训。简言之,主动攻击型人格的行为以自控 能力低下为特点,而反社会型人格则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特征。冲动型人格障碍诊断鉴别诊断人格障碍者是冲动型,必需符合下述项目中的三项: 有肯定的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 行为暴发不能控制; 不能

6、控制或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发生争吵或冲突,特别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 时; 情绪变化反复无常,不可预测,尤其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 生活无目的,尤其不能事先计划或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或做事缺乏 坚持性; 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要么与人关系极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 友; 有自伤行为。冲动型人格障碍者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较多的,且男性多于女性,但我们在心理咨 询中也发现了女冲动型人格障碍者。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起病早,而且与人的生理因素或童年创伤体验有 关,因此,一 般的普通治疗没多大效果。在企业里,思想教育工作对这种人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一旦 确知这种人是患有冲动型人格障碍;企业应

7、与其家属取得联系,让其去接受专门的精神治疗。很多精神病学专家认为用药物治疗冲动 型人格障碍有效果,且比心理治疗效果好得多。冲动型人格障碍形成原因1 生理原因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冲动型人格障碍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 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 别是颖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在普通 人群中为2%,在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 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2心理原因(1) 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

8、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 异性在场时表现 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2) 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 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 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3) 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 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 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9、甚至使 用暴力。3 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 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 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 会模仿家长的攻 击行为。4 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冲动型人格障碍治疗方法1 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冲动型人格障碍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 仅

10、停留在对自己 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 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 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2 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 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 或那样的挫 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 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己互相等重;适度 容忍宽以待 人,避免产生攻击

11、行为。(2) 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 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3) 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 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 感。 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 积极的方面引导他们。4 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 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 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求治者感到冲动的事件,通常这是靠求件,让求治 者给出他对这些 情境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 SUD治疗者按各事件的 SUD 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级被称为冲动事 件层次

12、。治疗 开始,首先让求治者放松三、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 示帮助求治者放松。例如,施 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得愈来愈 沉重,你身上的肌肉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手 臂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双 肩变得愈来愈轻松,你感到全身愈来愈放松。你感到非常舒 适,非常愉 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当你感觉非常舒适和轻松 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求治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 者口头指示求治 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 SUD 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求治者口 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体验的 SUD 程度。然后施治 者指示求治者又进入放松状态,重复前面的过程,让求治者再想象刚才的 事件,报告 SUD 程度。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求治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 SUD 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 不再下降时, 则可以认为求治者对这一事件 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下一个事件,直至求 治者对所有事件 的冲动均基本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