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3891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评价中的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数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陈柯燃摘要: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是课程评价中的两种基本方法。这两种方法在理论基 础、评价目的、评价过程、评价的具体方法、上有明显不同。但它们不是两 种对立的方法,在实践中应该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完善,走向多元 的课程评价方法。关键词: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课程评价评价是揭示个人、社会、自然的价值,建构价值世界的认识活动。课程评 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与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 点作出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的本质就是人对课程的价值判断。课程评价是与教 育的发展和改革相随的。在课程理论研究的短短一百年中,课程目标从强调知识

2、的掌握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强调学习知识转向学会应用,从强调发展单方面技能 转向贯通总体之间的联系。课程的每一次重大进展,几乎都伴随着研究方法的改 进和发展。课程评价经历了测验、评价、评定几个发展阶段。没有一个共同的、 适合所有问题的课程评价方法,因为这里涉与两个相当复杂的领域-课程和评 价。然而不同的评价手段可以用在不同的环境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课程评价的评 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化课程评价,另一类是质性课程评价。虽然 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出现在不同时期,代表着不同的评价理念,但作为 具体的评价方法,两者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评价目标和对象。一、课程与量化评价所谓量化课程

3、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 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0这种评价方法在20世纪60 年代之前占了主导地位,这个历史时期也就是课程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所说的 课程的第一代评价和第二代评价时期。1. 理论基础量化评价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直接产物。它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 世界是有规则的、可预知的,存在着一般的规律和模式。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必然存在逻辑因果关系,量化评价就是利用这些关系。知识具有客观规律和可重 复性。评价者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规范,就可以将评价的结果在更大的范围内推 广。因此,使用一种理性、客观的方法,配合合适的程序,就能使我们预

4、知和控 制世界。2. 评价目的量化课程评价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它的核心价值是秩序和 一致,认为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把握课程量的规定性,即通过具体的数学统计、 运算和量化分析,揭示出与课程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课程的数量特征和变化, 从量的关系上对课程进行判断。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计划实际达到教 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美国评价专家泰勒的基本原理反映了这个过程,教或学被 描述成高度控制、线性的和可测试的活动。3. 评价过程量化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的,即应该评价什么0,而不是/什么 值得评价,如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常见的评价形式是/课程是否达到这一目标, 如泰勒的评价模式。

5、量化评价的主要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设定评价、定义变量、 抽样、分析、结论等。它具有标准化程序,是自上而下、从一般到特殊的演 绎过程。它先进行假设,然后使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课程特征进行量化,如用数 学语言表示课程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统计和 运算,抽取并推导出对课程评价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资料,然后将事实与假设 加以分析比较,并不断修改和完善假设,最终得出结论。课程评价在这里是一种 技术性和生产性的过程。技术性,指课程行为是标准化、系统化的;生产性指课 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明确判断或课程决策。4.评价的具体方法量化评价将事实和价值相分离,强调课程需要严格控制,评价方法

6、主要是对 成功或失败,好或坏的量化,强调精确度、信度、效度。它认为方法是为达到 目标和事实而使用的技术。它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进行课 程评价,对评价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力求得到绝 对客观的事实。另外,常用资料的形式对课程现象进行说明,采用逻辑和理性的 方法和线性模式,探寻投入、实施过程和结果之间联系。量化评价的方法简便 易行,容易操作,具有具体性、精确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推进了课程评价科学 化的进程,因而一直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二、课程与质性评价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一度十分重视量化评价,认为只有量化分析 才是科学。在这之后,随着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

7、,人们认识到评价不是一个单纯 技术问题,纯粹价值中立的描述是不存在的,因此,评价要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 或特点作出判断,价值问题由此在评价领域凸现出来,人们评价的重点转向了价 值观。20世纪70年代以后,量化评价逐步为质性评价所取代,质性课程评价也 日益兴盛起来。1. 理论基础这种方法源于解释主义哲学。主体和客体两者是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 知识是主体不断通过建构和检验而形成。不存在带有普遍意义的、脱离具体情境 的抽象的知识,因而不能用对或错对知识加以判断,而必须依据它在具体情境中 发挥的作用。事实与价值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完全用科学方法去评价教育和 课程现象,那样只会导致人们对课程认识的僵化

8、。许多问题只能通过描述性、解 释性的语言来实现。质性评价就是要对与课程相关的行为与其原因和意义作出判 断。2. 评价目的质性评价不追求适用于一切的普遍规律。它的目的在于把握课程质的规定性, 通过对课程广泛细致地分析,深入理解,进而从参与者的角度来描述课程的价值 和特点。评价是为了增强课程规划的有效性,并使参与的每一个人受益。知识是 相对的,因而课程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只能做大致描述和价值判断。评价要检 验学生通过课程学到了哪些东西。在评价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学到他们不愿意学 或者没让他们学的内容。这可能意味着孩子们在课程内容学习上的失败,但它本 身并不是一个学习的问题。然而若使用量化评价方法,会

9、测不到这方面内容而忽 略了一些重要因素。而质性评价把学习理解为促进评价的开展,会把它作为讨 论、决策、行动的资料来源。3. 评价过程质性评价不强调在评价开始就对评价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假设可以在评价 过程中形成,也可以随着评价的进行而改变,因此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一个自下而 上的归纳过程。评价者把评价过程视为评价者发现课程潜在价值的过程。这种评 价过程增加了我们对教学本质以与师生关系、课程设计与性质、师生行为、建 构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等的理解。这种评价没有绝对严格的程序,带有很大的灵活 性,前一步资料搜集的情况往往决定下一步的方向。课程评价是一个连续性的、 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种连续

10、评价、不断反馈的模式。4. 评价的具体方法质性评价认为,资料是对评价者价值观的反映。在评价开始之前,人们不知 道他需要揭示的东西。随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所需要的方法将不断显现。不同 的调查主题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人种学等。与量 化评价的精确定义、精心设计、预设程序和工具等相反,质性评价中的工具和 方法是逐渐显露出来的。在学校和课堂,在不同的课程规划阶段,评价者会在评 价中不断更新或改进相关的评价程序、工具和变量。三、课程中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特点和联系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在理论上有分歧,但它们不是两种对立的方法。他们在 课程评价中都是是非常必要和不可缺少的。它们的分歧也能

11、在课程评价实践中统 一起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1. 量化评价的特点量化评价的优点是逻辑性强,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能对课程现象的因 果关系作出精确分析,结论也更为客观和科学。然而,影响制约教育和课程的变 量很多,所建立的量化课程指标体系只能考虑有限的几个变量,容易忽略课程规 划中那些不可测量的重要方面,从而影响了课程评价的信度。而且它排斥了对既 定教育计划的持续性再开发,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课程评价与课程开发之间的 鸿沟。最后,它只重视行政管理人员和课程评价者的利益,忽视教师在工作中遇 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价值失去了多元性。2. 质性评价的特点质性评价尊重现实,没有预先安排好的结构进行评价,

12、对问题的认识较为真 实而全面。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尊重:评价者本人是主要的评价工具,从 评价对象的角度去解释评价对象与其行为的内部意义,所关注的是被评价对象 自己的看法,尊重评价对象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绝对的。 由于质性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都是主体的人,因而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 主观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者个人背景以与和被评价者 之间的关系,会对课程评价过程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质性评价对评价者 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评价者都能胜任,而且质性评价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 的时间,还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3.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联系质性评价是作为对量

13、化评价的反思、批判而出现的。但从根本上讲,质性 评价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 法对事物进行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中,两者都无法单独使用来解释所有问题。 它们是互为补充、互相支持的,质性评价内在地包含了量化评价。质性评价为 量化评价提供了应用的框架,而量化评价又为质性评价的深入创造了条件。四、课程中评价方式要多元现代课程评价的出现是以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背景的,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以 客观、精确、量化为标志。然而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用任何一种 方法评价教育现象,都是不可能完善的。倘若把复杂的课程现象简单化,把课程 对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影响简化为可能

14、的几个数量,都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客观 性,也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方法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 键是它的运用范围恰当与否,因为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在全面 深刻地认识各种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在课程评价中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评价 者可以从不同的评价视角来看待评价问题,根据课程评价的目的、对象,评价的 条件与环境以与评价者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 息。质性评价特别适合课程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领域。因为它强调对现象的深入 了解,尊重课程实施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运用质性评价方法,有利于从整体上 把握课程开发、规划与实施,对课程作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当然

15、,我们强 调加强质性评价,并非否定量化评价。在课程评价中我们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 来,使教育评价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从而更逼真地反映教育和课程象。 参考文献:1 J. P.怀特,李有发.课程评价的概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 (5).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论文,2000.李雁冰主编.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曾君.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的比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一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2.刘志军.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7,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