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38880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可行性分析一、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回收利用率和资源转化率。发展和规范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推动线上线下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探索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和数字化信息平台。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

2、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到2030年达到2300万吨。二、 碳达峰指导思想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总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和市场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明确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

3、展的基础之上,确保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三、 碳达峰碳中发展理念分析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老龄化、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经济增速放缓等压力下,在我国产业发展、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及技术应用尚未完成系统革新的前提下,我国提出了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双碳目标,可谓任务重、时间短、挑战巨大。可以认为,实现双碳目标等于我国要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它将倒逼国内能源转型,促进产业往高质量层级迈进,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在全球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是大国应有的担当与责任。但是,实现双碳目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个别地方因为没有意识到减碳是一个长期过程,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4、,出现了运动式减碳,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消除错误认知和把握正确的发展思路,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个正确认识,其中一个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一个系统性极强、涉及战略性和全局性等的重大问题,它覆盖国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行业、各地区要做到坚持系统观念十指弹钢琴劲往一处使,降低各类摩擦成本,让双碳目标在全国统筹、科学有序、平稳节奏中实现。从空间维度观察碳达峰碳中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这意味着双碳目标需要站在全国视角来统筹各区域利益。每个地方的发展程度和资源禀赋不尽相同,需要更加精准的因地制宜和因

5、城施策。区域经济的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观察区域发展问题又和产业紧密相连,区域的发展主要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不利于经济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资源驱动型地区,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区域及重点开发区域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充分运用占补平衡思路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对于发达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增量上多做文章,即更多考虑运用新能源新材料实现绿色改进,在绿色建筑、动力电池、制氢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率先垂范;欠发达地区和传统行业,在采用新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效率的提升,即用更多力量去优化存量,提升生产效率。比如,在煤炭行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使采煤、掘进、机电、

6、运输等环节能耗得到有效降低。每一个城市(特别是高密度城市)由不同功能区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社会体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减碳过程中不能要求各个区块都一样,老城区、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区容易实现双碳目标,但工业区及工业占比高的城区的压力就很大,这种情况下市一级层级来统筹制定实施方案和路径,下一级城区具体落实执行,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另外,在广大农村,双减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现代化生活方式。从时间维度观察碳达峰碳中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即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到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科学合理的替代,在执行层面切莫操之过急,保持

7、双减目标的战略定力。首先,理解发展的时序关系,不能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放在同一时序来考察,德国、挪威等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实现了碳达峰,法国、英国等国在2000年左右实现了碳达峰,加拿大、美国在2010年实现了碳达峰,这些发达国家一定会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博弈,他们会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力减排。面对圣母式诘难时,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美国的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我国人均GDP才1万多美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被锁定在某一范围,很难实现整体跃升,甚至陷于中等收入陷阱。其次,看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迭代的时间节点,大规模采用新能源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目前新能源使用周期和效率有待提升,贸然上新

8、能源项目会导致收入不抵投入,这也是资源的浪费。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做到能源结构的优化,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研发投入,并对传统能源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另一方面,推进新能源要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承受能力,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国家目标,也关系到千千万万家企业、投资者和个人,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将长期伴随着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及生产。从节奏维度观察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个后发赶超型国家,只争朝夕的热情让我国把握住了世界产业大转移的浪潮,经历了40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仿佛做什么都要快、都要高速推进。提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是

9、基于科学分析论证后的准确判断,实际上是在适当控制经济发展的节奏。当今世界还没有迎来新的科技革命,在产业变革全面到来之际,要是发展过快,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城市之间,很有可能陷于存量之争,也可能导致无理性竞争。在双碳目标刚推出之时,一些地方为了抢抓碳达峰的所谓窗口期而尽最大可能上项目,个别地方出现了运动式减碳,这些是缺乏治理节奏感的现象。在双碳目标的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好稳中有进缓进急功的节奏:一是保证稳字当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是事业发展的前提,进是事业发展的趋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做到稳中有进是各项事业的保证。二是做到缓进急攻,双碳目标实现的整体节奏要控制住,不能操之过

10、急,也不能安之若素;但是在具体行业和某个区域,就一定要采取急攻态势,比如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下大功夫治理,甚至是壮士断腕,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街道及零碳城区示范点,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积累好的做法和经验。四、 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中国的双碳目标实质都是低碳转型。2030年前碳达峰是近期目标,是迈向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2060年前碳中和是长期目标,碳达峰后需要更有力度的减排才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以碳中和为目标的达峰,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促进碳强度逐步降低的达峰,而不是碳排放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碳中和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的一条兼具

11、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发展路径,与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步,是实现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和深刻进步的里程碑。实现双碳目标首先需要对二者有清晰的认识:第一,双碳目标将引领中国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文明形态逐步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第二,双碳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可有效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第三,双碳目标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将大幅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第四,实现双碳目标,需

12、要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已开发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均未达到技术可开发量的1/10,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第五,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既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区原则和基于发展阶段的原则,又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第六,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大等巨大困难,这有助于补齐中国发展短板、落实新发展理念。第七,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转型过程,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推进,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等问题。第八,充分认识碳汇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碳移

13、除和碳利用技术在实现碳中和中的作用,发展并利用好碳汇增长空间,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积极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五、 碳达峰碳中下传统能源产业面临的挑战从1950年到2020年我国碳排放来源占比的数据来看,煤炭也的确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传统三大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合计碳排放量分别占我国碳排放来源的7111%、1493%和583%。这一方面是由于从产生热能效率来看,1吨石油所产生的热量等于14286吨标准煤等于107414立方米所产生的热量。在产生相同热能量的情况下,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燃烧石油和天然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根据公开数

14、据统计2015年到2020年,尽管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消费量仍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2亿吨,占终端能源消费的567%,是我国主要终端能源消费。因此为了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在传统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管控上近年来日趋严格,去除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绿色升级成为了行业政策发展的主旋律。预计在新的政策发展规划下,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巨大的变革,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六、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及碳达峰预判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498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下简称为碳排放)为100亿吨左右。19802020年

15、间,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体呈现三个阶段:缓坡期(19802001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缓慢增长,能源消费年均新增045亿吨标煤,碳排放年均新增098亿吨。陡坡期(20022013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快速上升。能源消费年均新增218亿吨标煤,碳排放年均新增477亿吨。趋缓期(20142020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入趋缓期,能源消费年均新增116亿吨标煤,碳排放年均新增094亿吨。未来10年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多重发展将带来碳排放增长刚性压力。基于行业/领域核算结果,在采取积极措施情况下,中国能源活动和工业过程的直接碳排放有望于十五五中后期达峰,较2020

16、年增加5亿7亿吨左右,由于行业达峰不同步,达峰后碳排放将保持34年的峰值平台期。为确保中国2030前实现碳达峰,需要推动不同行业/领域梯次达峰。其中,工业领域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实现稳定下降,电力、交通、建筑领域在十五五期间实现达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力、石化、交通等行业/领域对能源的刚性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居高不下,十四五将是控增量、促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几个行业/领域的达峰进程决定了2030年前中国碳达峰的态势。七、 碳达峰工作原则1、碳达峰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部署,综合考虑发展定位、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和成本、产业基础、重大项目布局、能源禀赋等,科学确定各地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目标任务。2、系统推进碳达峰,重点突破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进碳达峰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强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梯次有序达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