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医20141205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85711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十大名医2014120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十大名医2014120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十大名医201412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十大名医2014120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灸之祖黄帝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 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 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 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 创医学等。脉学倡导一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年一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扁鹊在青年时曾

2、替贵族管理客馆,结拜了名医长桑君,得其真传,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 各科,开始行医生涯。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他天资聪颖,善于汲取前代、民间经验,逐步掌握了 多种治疗方法,后来医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随之巡诊列国。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通过望色、听声,即能 知病之所在。并带领弟子到各地行医,因其医术高明,被当时广大老百姓尊称神医,并且借用上古神话中黄帝的神医 “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后为秦武王治病,遭太医李醯嫉妒,派人把他杀死。外科之祖华佗(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约公元145年一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 “建安三神医”。

3、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 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 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一一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 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4、,创造了很多剂 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 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 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预防医学的倡导一葛洪(东晋道教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 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 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

5、界最早有关天花的 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 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 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 绘,上海博物馆藏。药王一思邈孙思邈(581-682),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也是 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

6、都有药王殿。他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 他是中国陕西耀县人,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 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 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 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 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 朝廷的邀请,与政府

7、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 疾而终。儿科之祖一乙钱乙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字仲阳。北宋著名儿科学家。祖籍浙江钱 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季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 于宣和元年(1119)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 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 专书。清代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

8、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 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另外,钱乙还著有伤寒指论微5卷,婴孺论百篇,可惜已散佚,不能 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法医之祖宋慈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 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 “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在中国元、明、 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读之书,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他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

9、 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药圣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医药学家,明朝人,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 坝(今博士街)人。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 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 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 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 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 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吴谦(168917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 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