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85560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对于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我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开发,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尊重,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快乐,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从教二十余个春秋,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心一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关爱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心灵深处。在工作中,我和学生是朋友、是知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发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为重点,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多年来,始终把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看着学生们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长,我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的欣慰,自己也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

2、过程中创造了为人师的幸福。一、倾注爱心 走进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教师的爱。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洞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防微杜渐,引领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康成长。2011年9月,我又担任了新一届的班主任工作,接班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引导、教育。他们有的是因家庭关系的原因厌学,有的是因为自身的基础太差不想学,也有的是因为智力的原因失去信心。摸清了班级的情况后,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利用班队会举行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主题队会。为了改变部分学生爱上网打游戏的坏习惯,在课余,我收集了许多电视,报纸上的生动事例讲给大家听,用这些活生生的

3、事实来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小学生迷恋打游戏的害处。教育的真谛是真诚而无私的爱,班主任更要善待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份情感。只要用一颗真诚而无私的爱心,与孩子们一起弹拨爱的“和弦”,就一定能在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深知一个学困生对班级的影响,更清楚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从最差学生身上着手,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例如,班上有个叫杨海迪的同学特别调皮、贪玩、厌学、打架,给班集体的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经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爸爸经常不在家,妈妈工作很忙也顾不得管他,几年来他一直这样,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家长对他也很失望,因而他自己就破罐破摔。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利用课余时

4、间给他补习,一有时间我就和他谈心,并帮他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然后再和他的家长沟通思想,使他在家能享受到温暖;再抓住他头脑灵活的特点给他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负责班级里的事。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有了自信心。我关注着他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进展,给他讲父母生存的艰难,做子女的不应该再为父母增加负担,只有他学习好了,才让家里人少操心,才能为家里减轻压力。慢慢的他有了学习的动力,他转变了,上课能认真听讲了,作业也能按时交上,同学们也渐渐的喜欢和他交朋友了。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贫困生和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尽管有的孩子很独立,还能照顾年迈爷爷奶奶,但在心理上精神上他们还是需要外

5、界的关心和关爱。我曾对贫困学生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他们添置了学习用品,资助生活费,帮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享受着上学的乐趣和权力。二、任劳任怨 不断奋进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让我在工作中不计得失,不懈钻研。时光荏苒,我已经度过了二十几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二十几年来我始终以满腔地热情投入工作,毫无怨言地接过重担,从不喊累叫苦,小病从来不请假,当学生们有时看到我带着病痛样子为他们上课,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也提高了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很快更新了观念,不断摸索。曾多次承担校内外观摩课,示范课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我还积极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二十几年来,我认真履行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我不懈的努力也得到了学校及上级的肯定。人的一生,没有最高层次的目标,只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人只有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目标不懈的追求,才会不断发展、进步。选择了作一名教师,就注定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忘我,选择了无私。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