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383866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复习(三),我将从学习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一、学习内容分析(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边形的一节复习课。四边形是几何重要的基本图形之一,是学生获得和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的重要数学活动平台。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分两步完成分别是在八年级数学上第四章四边形的性质和探索,和九年级数学上证明二,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新课标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

2、质和判定;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初步的说理能力。(二) 学案分析学案是我区“导讲评式教学”改革的重要呈现形式之一。它是根据学生的学而自然生成的,因此,学案在四边形这一章,把八年级和九年级两部分合二为一。学案在要求学生掌握四边形的相关概念、性质和判定的同时,进一步要求促进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这一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完第四章过后的第三节复习课。第一课时以呈现知识结构、掌握概念、性质、判定为主。第二课时,以计算题的形式,掌握性质和判定。第3课时,重点以证明的形式,进一步巩固特殊四边形的相互关系。同时,进一步的形成较强的演绎推理能力和说理能力,因此我在学案中做了较大的修改,增添了学习准备,把特殊四边形的

3、相互关系通过结构图加以巩固复习。然后通过证明特殊四边形,加强了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掌握。通过动点问题,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演绎能力,进一步加深了解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三) 中考分析 单独以四边形为题材的考题,多在A卷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呈现,并且以考察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和性质为主。在A卷第20题也经常可以抽象出四边形的模型,多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为主,所以在题目中我也设计复杂图形中可以抽象出四边形模型的变式训练,让各层次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到达各自认知发展的前端水平。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一(下)已经学习了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对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模型的学习过程有了一定的类比能力

4、,并且我区学生已经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强化规范了逻辑推理和书写。因此,对本节所复习的内容,老师的导、学生的讲和练相互融会贯通。同时学生通过一年的新课堂形式的改革,已经适应了课堂的高效率和高容量,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虽显的很大,但只要引导得当,评价有效,方式合理,相信学生能够完满完成。2、我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引导作用不大,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所以,在学案上,把例题和训练题做了适当的调整和删减。把稍难一点的放在例题上。除了以单独的四边形为构架的题目,也设计了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四边形图案。3、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几何学习,数形结合仍

5、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较好方法,有意识的设计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动点问题的题目。三、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综合以上分析,我特别制定本节复习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如下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之间的结构关系。2、进一步掌握特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定方法。 3、通过动点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增强逻辑推理意识,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学习重点: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3四、学法和教法 由我区教培中心特级教师王富英老师,教研员谭竹老师领衔研发的“导讲评”式学案教学模式经过我区各级学校广泛长时间的实践已取得巨大成功,他从根本上改进了学

6、生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力量,学生真正将数学学习活动演绎成“我要学”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也从整体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更让学生的学习信心,方法能力和学习欲望得到提升。在教学上DJP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其中有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也有教师的讲解传授式教学。在本节复习课中,我将通过2个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反思变式。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通过思路启迪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总结。通过变式训练巩固提高,通过反思完善认知结构。为了更好的发挥“导讲评”式学案教学效果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围坐,具体是:每个小组是6人,并且按照学生

7、的数学成绩结合综合能力为小组成员编号,1号最好,然后依次递减。座位安排按照好差交替,每个小组在教室四周有一个展示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的小黑板。学法:“导讲评”式复习课学案教学模式下:自主+探究+合作 教法:“导讲评”式复习课学案教学模式下:精讲+探究+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作为“DJP”模式下的复习课,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四个环节:1、学习准备;2、典例分析;3、学习反思;4、学习评价; 我的这节课是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前提下,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讲解,总结提高,再练习再总结;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等多元化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一 学习准备 起点条件结论DBA=AC CADBo CDB

8、Ao DCCAB CCDAB DCBAO ACDBoBACDBDCAO ABC D 二典例分析例1:如图1,在三角形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中点,过A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1) 求证:BD=CD;(2) 如果:AB=B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 如果ABAC,判试断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BCFAED图1(4) 如果ABBC,判试断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思路启迪:从复杂图形中抽象出四边形图案;特殊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与判定。你的解答:2证明: AF=BDAF/BD ABCD (2分)AB=AC BD=

9、DC ADBD (2分) 菱形AFBD(2分) 解题回顾:变式训练1 如图2,四边形ABCD,E、F为BD上的点,且BE=FD 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图2思路启迪: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需要两个条件 ,平行四边形 菱形,需要一个条件 你的解答: ADFECBG图3变式训练2:如图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为90度角,CG为AB边上的高,AD平分角GAB并交CG于F,过D作DE垂直AB于E,求证四边形CFED是菱形。例2、 如图4,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AB=8cm,B

10、C=26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以3cms的速度向点B 运动,已知P、Q两点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 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2)在某个时刻,四边形PQCD可能是图4菱形吗?为什么? (3)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直角梯形? 思路启迪(1)如何把几何语言转化为代数语言?(2)特殊四边形又如何表达成代数形式?你的解答 解题回顾:几何的思想 代数的模型变式训练 : 如图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E、F是AC上两动点,分 别

11、从A、C两点以相同的速度1cms向C、A运动(1)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若BD=12cm,AC=16cm,当运动时间t为何值时,四边形DEBF是矩形?图5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一个内角为直角三、学习反思 1. 一组邻边相等矩形菱形邻边相等内角为直角正方形 2.几何思想 代数模型3.规范书写四学习评价(1)四边形中点连线是 图形,菱形四边中点连线是 图形。 矩形四边中点连线是 图形,正方形四边中点连线是 图形。(2)如图6,在四边形ABCD中,动点P从点A开始沿AB C D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的面积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12、)图6(3)(2011青岛)如图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B,CD的中点,连接AF,CE(1)求证: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FA(2)连接AC,当CA=CB时,判断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正明你的结论 CEABDF图7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生学前自己完成,因为答案不唯一,所以请每个小组4号或5号同学口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评价。我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或评价。由某个小组的2号同学进行读题析题,拟定解题计划,并板演在正黑板上。学生评价、老师评价,其余同学书写在学案上。引导学生解题回顾,并总结解题经验。学生根据老师的评分标准,为各小组互评。小组讨论:由每组3号同学在侧黑板上完成变式练习,其余同学完成在学案上由某组1号同学读题析题、拟定解题计划,并版演在正黑板上。各小组同学讨论,在学案上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小组长检查核对并评价。由某组1号同学读题析题、拟定解题计划(老师评价),并板演在黑板上。各小组同学在学案上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小组长检查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