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8365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x心理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绪论选择题:1A 2.E 3.E 4.E 5.A 6.E 7.C 8.B 9.B 10.D 11.B 12.A 13.C 14D 15E 16.B 17.A !8.D 19.C 20.C名词解释题:1.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3.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4.调查法是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

2、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5.实验法是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的方法。填空题:1.医学 心理学2.交叉 根底 应用3.1879 冯特 心理实验室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恩格尔 生物医学模式6.观察法 调查法 测验法 实验法 个案法 抽样法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7.临床观察法8.主观观察法 客观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 日常观察法 临床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9.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10.前瞻性研究 回忆性研究11.晤谈 访问 座谈 问卷简答题:1. .生物心理社会医模式对健康和疾病是怎样认识的?(1)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

3、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2.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相关学科。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 (2)根底学科 (3)应用学科相关学科:(1)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2)心理生理学 (3)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4)心身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 (5)行为医学 (6)心理健康心理学 (7)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 (8)护理心理学 (9)变态心理学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

4、学根底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开展、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保持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干预方法;(5)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其它各方面。论述题:试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动因及其重要意义。原因:(1) 与上世纪初比拟,随着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逐渐被控制,目前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相应地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 (2) 据分析,目前人类死亡的前种原因中,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

5、食与肥胖、运动缺乏和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响等生活方式有关。这就是所谓的行为危险因子。这些行为危险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应该说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了行为问题。 (3) 研究证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例如技术更新迅速,职业容易老化等,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人遭受到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有相对增加的趋势。这是近代某些疾病包括心理疾病发病率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4) 通过近几十年许多生物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对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造成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诸如生物反响、自我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矫正等行为技术的开展,从实验和临床应用角度雄辩

6、地证明,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无视的作用。 (5)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开展,人们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也已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医生在解决其身体疾病造成的直接痛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就是说,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中也包括要求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这些也都给医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上述种种,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缺乏以说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或手术。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身体上无病的水平,更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于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来。意义: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

7、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因素的综合作用。第二单元 心理学根底知识选择题:1.C 2.C 3.E 4.A 5.C 6.B 7.E 8.C 9.B 10.E 11.D 12.E 13.C 14.A 15.B 16.E 17.D 18.B 19.D 20.D 21.D 22.C 23.D 24.C 25.E 26.C 27.E 28.B 29.B 30.B 31.A 32.D 33.E 34.D 35.A 36.A 37.C 38.D 39.E 40.C 41.A 42.D 43.E

8、44.D 45.E 46.A 47.D 48.D 49.D 50.A 51.E 52.B 53.C 54.E 55.C 56.C 57.D 58.C 59.E 60.D 61.A 62.A 63.D 64.B 65.B 66.E 67.E 68.B 69.C 70.A 71.B 72.B 73.B 74.E 75.B 76.B 77.A 78.D 79.E 80.A 81.C 82.C 83.D 84.C 85.C 86.E 87.E 88.B 89.A 90.C 91.A 92.E 93.C 94.A 95.C 96.B 97.D 98.B 99.C 100.D名词解释题:1.感觉:是当前直

9、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响。2.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脑对刺激作出解释、分析和整合。3.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4.感觉的适应:感觉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7.想象:它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内心中

10、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10.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1.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2.需要:是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某些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需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3.动机:是一种驱使人满足需要、到达目标的内部动力。14.挫折:是指动机受阻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15.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6.气质:是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17.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8.自我意识

11、: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19.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20.再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和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21.迁移:是指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影响另一些问题的解决。22.再造想象:根据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3.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运用头脑里储存的记忆表象或感知材料作为原型素材,经选择、加工、改造而独立地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24.梦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25.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填空题:1.

12、脑 客观现实2.语言 自我意识3.三级功能区4.网状结构5.不对称性6.内容 源泉 主观 能动7.人的社会化8家庭和父母 学校 社会文化9继续10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 主动社会化 强制社会化11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12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13直接 个别属性 反映14直接 整体 外部相互联系 反映15感觉16感受性 感觉阈限17感觉阈限 反比18感觉的适应 提高 降低19嗅觉20感觉的相互作用 微弱刺激能提高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那么会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2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22观察23识记 保持 再认 回忆 表象24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 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25动态变化 质 量26再认 回忆27记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287229遗忘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30间接的 概括的31分析 综合 比拟 抽象 概括32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求同思维 求异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