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法操作流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835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刮痧法操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刮痧法操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刮痧法操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刮痧法操作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刮痧法操作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刮痧法操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痧法操作流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刮痧法规X及流程刮痧法的定义:刮痧法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到达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一.操作前准备1. 评估: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进展评估n 主要临床病症、表现及既往史。n 体质及刮痧部位皮肤情况。n 对疼痛的耐受程度。n 患者的心理状况。2.物品准备 治疗盘、刮具、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必要时备浴巾、屏风。3患者准备n

2、核对患者XX、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并配合;n 然后帮助患者采取合理的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并注意保暖二.操作流程1. 定位遵医嘱再次核对,明确刮痧部位 2. 刮痧的方法 刮治过程中,用力均匀,蘸湿刮具在确定的刮痧部位从上至下刮擦,方向单一,皮肤呈现出红、紫色痧点为宜;如果皮肤干涩,随时蘸湿再刮,直至皮肤红紫3. 观察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立即停刮并采取平卧位,报告医生,配合处理。4. 刮毕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三.操作后整理1.整理n .整理床单位,安排合理体位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按床旁呼叫器n .清理用物

3、,归复原处2.记录n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刮痧后患者的反响,局部皮肤的情况n 签名 四,刮痧的目的n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n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刮痧的作用n 活血祛瘀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X,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n 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那么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

4、阳得到平衡。n 舒筋通络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人体刮痧经络图(6X)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X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响。此时,假设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X,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那么痛的病理变化。n 信息调整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刮痧工具(7X)脏器发生

5、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应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n 排除

6、毒素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X,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n 行气活血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那么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六.刮痧后的禁忌n .刮痧后最好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佳,30分钟内忌洗澡,禁食生冷油腻食物;n .刮痧后12天内,如刮拭部位出现疼痛、痒、虫行感、冒冷/热气或皮肤外表出现风疹样应立即

7、就医n 如用于美容时,可用具有润肤紧肤作用的刮痧油或膏,手法宜轻。n .刮拭第七颈椎大椎穴手法宜轻。n 胸部乳头禁刮。n 孕妇腰腹部禁刮。n 年老体弱者应轻手法刮拭。n 皮肤病如溃疡、严重过敏、痣瘤、皮下有不明原因包块、新鲜的伤口禁刮。n .骨折病人骨折部位禁刮。n 凝血机制障碍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禁刮。n 下肢静脉曲X、下肢水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轻手法。n 保健刮痧和头部刮痧可不用介质,可隔衣刮,手法宜轻。给小儿手法宜轻,隔衣刮。n .空腹、过度疲劳、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X患者忌刮;低血压、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n .再次刮痧时间需待上次痧疹消退57天左右后再进展。n

8、 经过正确的刮痧治疗数次后,假设病情没有减轻或反而加重,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改用其他方法治疗n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病症多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等。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首先要冷静,立即让患者平卧并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如无明显好转,要及时送往医院。 七.刮痧后的考前须知n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

9、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沁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n 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治疗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局部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个但可以补充消耗局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n 刮痧后洗浴的时间治疗刮痧后,为防止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n 糖 尿 病及下肢静脉曲X者刮拭方法 糖 尿 病患者皮肤抵抗力减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泻刮法。下肢静脉曲X局部及下肢浮肿者,宜用补刮法或平刮法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进血液循环。 2021-7-24.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