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8278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基本原理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题 目 网络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学 院专 业年 级姓 名学 号成 绩评阅教师王云霞教师评语2013年5月网络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内容提要: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来自互联网的诱惑,而似乎每个人都耐不住 寂寞。越来越真实过瘾的网游,琳琅满目的淘宝,一季又一季的泡沫剧,不 断刷新的贴吧、空间,无意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占用了我们的零散、甚至 大块的时间。其中网游无非是近几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以此为 主要议题:以点盖面,联系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引用爱默生的自助一 文的部分观点,辩证讨论网络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关键词:网游、随种随俗,拒绝平庸“大家都爱玩电脑游戏

2、大家都嘲笑我是个土包子这个不会那个也不会于是我为了和同学打好关系我也学会了玩电脑游戏并且由于我的天生智商还可以玩游戏比他们更厉害我以后更乐衷于玩电脑了我还自己用打工的钱以及借了部分钱买了台旧电脑我很大方我的电脑同学们随时都可以玩我很希望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以上是摘自马加爵遗书中的一段文字,从中我们不妨能看出很多问题。一、“大家都爱玩电脑游戏”网游的普遍性以下是来自互联网的一份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很正常,六成的受访者玩网络游戏, 10%存在网络游戏沉迷,有61。2%的受访者对同学玩网游采取不干预的态度,即 使不赞扬(有11.2%同学赞扬,佩服),但不会鄙视,(4.4%的同学

3、会鄙视,不以 为然),对自己玩网游的行为并不隐瞒,61.6%(2964人)有参与网游的行为与 经历,其中有10%左右的受访者存在网络游戏沉迷状况:通宵玩或者每次都超过 11小时,每周超过四次,玩游戏的花费超过自己日常生活费的10%以上,经常有 网络物品和账号交易。对于玩网络游戏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经过统计,认为是由于没事做带 来的时间空虚,来到大学后使自己丧失了奋斗目标,失去了进取心的人占79%。 认为大学生玩网络游戏与大学相对松散的管理模式有关的人占1%。他们认为由 于大学管理制度相对松散,更侧重于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对于那些自我控 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而言,无疑是多了许多的自由空间。由

4、于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 排这些时间,于是这些学生就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有10%的人认为,对网络游戏的热衷完全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压力 的逃避。这些人认为,高中期间,受老师的影响,把考大学看成是改变自己命运 的方法,把大学生活想象的非常美好。但来到大学后才知道显示与理想的差距, 这就和大学的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造成失落感的增强。而且,有的同学由于高 考成绩的影响,没能进入自己所理想的专业,为此也对现实非常的不满。还有的 同学,家庭生活不美满、同舍友关系紧张以及同自己女朋友(男朋友)感情出现 危机都不同程度地给他们带来了压力。还有就是学校的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学习 氛围不好,久而久之,丧失进取心.

5、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就将时间和精力投注于 网游之中。另外,还有6%的同学认为他们可以在网游结交世界各地的人,感受不同人 的影响感觉置身其中感到很快乐这个特点也是他们长期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之一。还有,还有4%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所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现实利益也是 一个原因。有的人玩网游可以获取收益,在游戏中。可见受访者玩网游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缓解现实压力,半数(50.9%)受 访者玩游戏有很强的目的性,多用来消磨时间和缓解现实压力,把网游当作一种 排泄心中郁闷的方式,学生说:“遇到点闹心的事,觉得心情不好,就去玩,玩 时会觉得挺放松的,不用去想那些事。”也有一些同学想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就感 和找

6、到自我,如学生所言,在游戏中感觉又是一个世界吧,感觉挺好的,现实中 不能达到的,在游戏中可以达到,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网游是和同学朋友交 往的一种方式,有15.9%的同学认为网友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调查发现,休闲益智游戏在大学生中最受欢迎。其次是人类角色扮演,战略 策略,体育竞技和音乐舞蹈,男生更喜欢玩人类角色扮演,战略策略,体育竞技, 而女生更喜欢休闲益智和音乐舞蹈类游戏,男生会把游戏当成人生的缩影,在乎 输赢,而女生更愿意享受游戏过程的乐趣。调查显示,网游中受访者表现出更多的功利。暴力倾向,对朋友更难信守道 义,虽然81.4%的受访者认为在电脑游戏中的朋友是可以互相帮助,合作,互

7、相 信任和坦诚的,如学生认为,“在游戏里面你要敢每件事都必须和他人一起合作, 才能做得更好。”但是也有13.9%的受访者认为,在网游中朋友是可以互相利用 的,而在遇到利益纷争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会伤害朋友,在现实生 活中的类似情景中,只有24%的同学会伤害朋友。网络的身份隐蔽性容易让受访者的行为更加无所顾忌,同学说:“有句话说, 在网上,谁都不知道对面是人还是狗,你只是网络上的一个代表物而已,所以你 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无所顾忌,我骂人就骂人了吧,下了机,这事和 我无关。”调查发现,约有半数参与者与网游的受访者会区分网游世界与现实生活, 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不能区分网友世界与现实

8、生活,他们可能会用现实生活中的价 值观念参与网游,也可能把网游中的功利性价值观念和暴力倾向带入现实生活, 4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网游中有时与现实生活一样,有时不一样,24.1%的受 访者会有网游与现实生活中的一致行为方式,这部分同学不区分现实与网游情 景,网游与现实生活互相影响到程度很高,如学生说:“网游规则就是社会道德, 很少会有冲突。”还有23%的受访者认为在网游中处理问题应该和在现实生活中 处理问题相区别,这类受访者能够很理智的认清网游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其网络 与现实生活的互相影响程度是很低的,学生谈到:“在游戏中干什么,我就偷摸 去做,不让发现就行,但现实中不行啊,如果不遵守就进

9、去(公安局)了。” 在调查中,绝大数受访者(56%)认为网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而 32%的同学认为网友对自己产生了影响,11.2%的同学认为影响很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马加爵的个人简历“非个人”。而是一种高校的普遍现 象,比如最近风流的网游“英雄联盟”还推出了 “高校排名”榜,网游已从人们 鄙视的那个小丑转身成了粉墨登场的“公众人物”。前一段也有网上更有“英雄 联盟”要申办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新闻。而国内外不同规模和性质的英雄联盟 的比赛也办的正火,似乎今天如果你不知道英雄联盟,那就太无知了 没玩过英 雄联盟,那就白活了。而英雄联盟只是网游界的一名“过客”,小数近几年网游 的历史,

10、像联盟这样的游戏不在少数。二、“于是我为了和同学打好关系我也学会了玩电脑游戏”的随众随俗“另一个使我们不敢自信的恐惧是我们想要随种随俗。这是我们对自己 过去的所作所为的敬畏之情,因为在别人眼里能够藉以评判我们行为轨迹的 依据,除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外别无他物,而我们又不愿意使他们失望。”大学是从学校的社会的一个转型阶段,大多数大学生都希望能在大学有 好的人际交流关系,锻炼自己的能力,广交朋友。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于是很多人为了陪朋友。和其处好关系,进入到了网友的世界,跳到了这个 他们所谓的“坑”中。“任何名副其实真正的人,都必须是不落俗套的人。任何采集圣地棕榈 叶的人,都不应当拘泥于名义上

11、的善,而应当发觉善之本身。除了我们的心 灵真诚之外,一切归根结底都不是神圣的。解脱自己,皈依自我,也就必然 得到世人的认可。”我们应不拘于世俗,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人活在世,不应为了别人 的评价而活着,而应为自身的信念而活着,别人肯定的事物不一定真正具有 其价值所在,更多的应当自我去挖掘。而网络问题的根源其实很大程度上在 于中国人“喜欢”随众随俗的弊端上。环境对一个人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一名学生,如果他周围的人每天背的是古诗词,时间长了,他也会不经意间 说出那么一两句,这无非是件好事;相反,他每天听的是游戏的攻略、别人 上网的打算,那么时间长了,他认为玩玩网游也不是什么坏事,长持以往, 他

12、的三观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如果这名同学先是在古诗词的环境下熏陶, 后来又在网游的深渊中感染,那么他有很大的可能就爬不上来了,但至少他 还知道那么几句古诗词。但也不排除自制力强的免疫可能;反之,如果二者 的顺序对调,这名同学也就很难在诗词中得到熏陶,他会视身边的同学为异 族,而始终在网游的世界里徘徊。“隔离治疗”多少会有些作用,但一旦在 接触,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这也许也是网游被称为“电子海洛因” 的一大原因。由此可见网游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尤其是三观的养成是影响极大的,一 个人在普通的环境下很难改变他相信什么,所以坏的观念一旦养成便很难逆 转。但也不排除那些“心理作用”很强的环境中,例如

13、心理催眠。三、“并且由于我的天生智商还可以 玩游戏比他们更厉害我以后更乐衷于玩电脑了 我还自己用打工的钱以及借了部分钱 买了台旧电脑 我很大方我的电脑同学们随时都可以玩我很希望和同学们和睦相处“相信”的两面作用“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 人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才。披露蛰伏在你内心的信念,它遍具有普遍的 意义。”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那些伟人,其实也同样适用于那些一意孤行,迷途不 返的人。2012年有一部十分成功的电影阿凡达,影片讲述了一位残疾的 美国军人在高科技的帮助下,用“意识”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在哪里他不 会为自己的腿部残疾而发愁,可以率领千军万马,一骑当千。这

14、一剧情无非 映射了现在的网游世界,而其上亿元的票房记录无疑也证实了大部分人对这 种“虚拟世界”的无限向往。现实的复杂,让人们不再相信什么,梦想一次 次被破灭,在巨大的压力下很多人选择了逃避。前一段,被人们热论一时的 “七哥”,这位以网吧为家,网游为业的吉大学生在网游世界找到了自我。在那里,他可以自给自足,不用被指为“啃老族”。而这又是自己喜欢的“职 业”。很多人将批判的目光对准他,用恶语抨击他,但其实对于他来说这已 不重要,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他相信自己在网游的世界中找到了人生价值,就 像当初哥白尼相信日心说一样。作为容易在现实世界受挫,备受高考多年煎 熬,有高考失利的人来说,网游无非是一个“世外

15、桃源”。这也是网游人群 多是学生的一大原因。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但现实是“学优者未必仕”, 马加爵就是其中一例,一个为了不让家里负担过重的放弃高校孝子,勤工俭 学的榜样,竟会酿成如此惨案,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平时我们都说要有人 性,讲究道德立法,可是当我们处在死亡边缘,面对他人对自己的生命威胁 时,我们很难保持“人形”,如果正于此时远离人世,那便是深深的咒怨。 这也是大多数恐怖片所放映的主题。“这些话语当我们独处时可以听到,但当我们迈进这世界时,话音就 减弱了,听不到了。社会到处都是防患各社会成员成熟起来的阴谋。社会是 一个股份公司。在这个公司里,成员们为了让各个股东更好的保

16、住自己的那 份面包,同意放弃吃面包者的自由的文化。它最需要的美德是随众随俗,它 让厌恶的是自力更生,他钟爱的不是现实和创造者,而是名分和习俗。”不难承认很多人都有抵制网游的心理,但一旦接触、成瘾就很难与其在 划清界限。就仿佛汉尼拔有过吃人的经历后就不再对这一伦理有过概念。这 并不是危言耸听,其实很多祸患都是“三岁偷针,长大偷金”。我们应如何做一一拒绝平庸“我必须做的事一切与我有关的事,而不是别人想要我做的事。这条法 则,在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同样艰巨困难的,它是伟大与低贱的整个区别。 它将变得更加艰巨,如果你总是碰到些即意味比你更懂得什么是你责任的 人。按照世人的观念在这世界上生活是件容易的事;按照你自己的观念,离 群索居也不难;但若置身世人之间,却能尽善尽美地保持着个人的独立性, 却只有伟人才能办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