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38268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1讲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练习 人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盐城期中)在严重经济危机的环境下,“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它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A.表明政府已放弃自由竞争B.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修正C.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D.有效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答案B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这只是局部干预,不能表明政府已放弃自由竞争,A项错误;对经济

2、的局部干预,表明开始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修正,B项正确;胡佛政府的干预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必然措施,并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C项错误;胡佛政府的干预并没有有效缓解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D项错误。2.(2018江苏名校联考)“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材料中的“新问题”是指()A.“垄断”加剧了无序竞争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恶性发展C.国家干预经济造成“滞胀”D.殖民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答案B“垄断”加剧了竞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并不是新问题,故A项错误;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称“大萧条”“大危机”,“起因于欧洲和美国

3、工业经济的新问题”,即自由放任政策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滞胀”出现于1973年,并不是大萧条时期,C项错误;“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并不涉及殖民体系内部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3.(2018江苏联盟大联考)1935年,在“巴拿马炼油公司诉瑞安公司”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第9条第3款违宪,因为该条款非法授予总统立法权。这表明罗斯福新政()A.以违反法律的手段渡过经济危机B.大大扩充了美国总统的权力C.有很多措施受到美国最高法院的抵制D.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暂停答案B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渡过经济危机,而国家干预经济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实现的,

4、A项错误;最高法院之所以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第9条第3款违宪,是因为该条款非法授予总统立法权,说明罗斯福新政大大扩充了美国总统的权力,B项正确;材料所列举的事例属于个案,不能说明有很多措施受到美国最高法院的抵制,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暂停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4.(2018江苏姜堰期中)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其主要依据是该法令()A.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B.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C.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D.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答案A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

5、之下,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A项正确;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防止了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都是在国家干预下进行的,是政府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的表现,故B、C两项错误;该法案只是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项措施,不能体现材料中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故D项错误。5.(2018江苏宿迁期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发展国家垄断B.建立“福利国家”C.实行混合经济D.出现知识经济答案A材料中“在不到30年的

6、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的信息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沿用了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福利国家”政策的特点,故B项错误;混合经济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故C项错误;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6.(2019江苏泰州模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夫人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经济情况好转,到1

7、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下列不属于撒切尔夫人改革背景的是()A.出现“滞胀”现象B.“福利国家”的弊端C.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D.知识经济的兴起答案D撒切尔夫人从1979年开始执政,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开支过大,导致国家经济不堪重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并传播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7.(2018江苏常州二模)社会危机期间,民众的心理与情绪对能否稳定

8、局势至关重要,政治家也把安抚民众作为扭转危机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经济危机引发的暴跌,胡佛的第一反应是把它当成一种心理现象。他选择了“大萧条”这个词,因为它听起来没有“恐慌”或“危机”那么可怕。1929年12月,他宣布“情况基本好转”。三个月后,他说最坏的状况会在60天后结束。1930年5月底,他预计经济会在秋季恢复正常,然而市场在6月全面崩溃,他却告诉为公共项目请愿的代表们:“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材料二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第一次向全国人民发表“炉边谈话”,在谈话中他用热情感人的声调向他们

9、保证,现在把积蓄送回银行是安全的,估计至少有6 000万人在收音机旁收听了他的谈话。效果果然不错,次日上午在12个设有联邦储备银行的城市,当银行开门时人们不是来提款的而是来存款的,表明公众情绪已发生急剧的转变。正如艾格尼丝迈耶所指出的:“人民相信这个政府,恰如他们过去不相信它一样;这就是整个形势的奥妙之处。”在罗斯福在任期间,这样的“谈话”不下35次。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汫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令美国民众情绪“恐慌”的因素。胡佛认为1930年5月底“大萧条已经结束了”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3分)(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及其目的。从结果来看,这个目的有没有达到?用材料

10、二中的一句原话来说明。(5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胡佛讲话和罗斯福“炉边谈话”产生不同效果的政策原因,并谈谈对你的启发。(5分)答案(1)因素:1929年爆发经济危机。(1分)不符合事实。(1分)依据:市场的全面崩溃。(1分)(2)措施:整顿银行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1分)目的:稳定民众情绪;恢复民众对政府的信心。(2分)达到了。(1分)说明:“当银行开门时人们不是来提款的而是来存款的”。(1分)(3)原因:胡佛主张自由放任;(2分)罗斯福主张国家干预。(2分)启发:要因势改革。(1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无锡一模)20世纪30年代,美国杂志名利场刊登了威廉格罗伯

11、的漫画“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见右图)。该漫画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束缚了美国经济的发展B.新政使总统的权力受到了太多的束缚C.作者对新政各项措施基本持赞同态度D.作者对新政各项措施基本持反对态度答案D漫画“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体现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A项排除;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充了总统的权力,B项排除;漫画中,“布条”将代表美国的巨人束缚住,说明作者认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美国的自由制度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作者对新政的各项措施基本持反对态度,C项错误,D项正确。2.(2018江苏南师附中月考)罗斯福曾说:“

12、我从未忘记,我住在一幢属于全体美国人的房子里,他们将信任给予了我。我告诫自己,始终要记得,他们最深层次的问题是日常生活的问题。我常常倾听各种各样人的观点。他们当中,有这个国家产业界和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也有工人和农民的代表,但最多的,还是一些并非身居高位的普通公民。”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关注民生是新政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段谈话违背了总统对国会负责的原则新政是罗斯福个人意志的体现反映了美国社会多个阶层的诉求A.B.C.D.答案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正确;罗斯福谈话不能简单理解为其个人意志的体现,他代表的是联邦政府的态度,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3.(2018江苏镇江一模)“

13、在凯恩斯主义的强力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繁荣的重任,结果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近百年来美国经济刺激的主要手段,这导致美国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利益集团进行游说和相互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到极大伤害,如果不进行全局性的深刻变革,美国资本主义必然深陷泥潭甚至完全衰落。”这一论点意在()A.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B.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缺陷C.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D.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的原因答案C材料中“如果不进行全局性的深刻变革,美国资本主义必然深陷泥潭甚至完全衰落”表明经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C项正确。4.(2018江苏无锡期末)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道,20世

14、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20世纪70年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混合经济”答案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与“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相反,故A项错误;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十月革命”和“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可知,二战后主要资

15、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平等原则的体现,故C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混合经济”与“十月革命”和“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无关,故D项错误。5.(2018江苏盐城期中)1983年3月,英国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依据这一战略,当时撒切尔政府最有可能的做法应该是()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中央统制经济C.减少国家对福利的投资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答案C结合史实可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B两项错误;英国在降低政府的开支和最高工资税率,结合史实可知福利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政府负担,故C项正确;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6.(2018江苏四市期中)参议员诺里斯曾这样问罗斯福:“如果人家问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根据什么政治思想建立的,那你怎么说呢?”罗斯福乐呵呵地回答:“我要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