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38176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市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认定标准项目类别项目标准要素认定条件(一)产品(装备)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产品具备感知、分析、判断和自适应控制等功能,能实现对自身状态、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够根据感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调整自身的运行模式,使产品(装备)处于最优状态;(2)产品具备通信、网络传输、交互与协同功能,能够实现产品与产品、产品与系统、产品与用户之间的高效对话,快速、准确地满足用户信息交互需求。符合2项且研发投入不低于20万元(二)制造过程基础类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应用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改造传统设备,应用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

2、仓储装备等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2)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组态软件、工业网络、工业软件、设备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在线质量检测、数据采集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或网络化管理;(3)应用三维CAD、计算机辅助一艺CAPP、计算机仿真分析CAE、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等研发管理软件;(4)实施应用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软件(SCM).仓储管理系统(WMS)等运营管理软件;至少符合2项且投资额不低于50万元项目类别项目标准要素认定条件(二)制造过程基础类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5)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设备监控、采购销售等关键业务上云、工业互联网或工业APP等云

3、端服务;(6)应用物联网、IPV6、5G、大数据、系统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采集、设备互联、系统集成和可视化;(7)应用嵌入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三)制造过程整体类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智能化制造单元项目(1)应用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改造传统设备,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触备等;(2)具备产品识别、数据采集、状态感知和互联网接入等能力,并实现设备联网和远程监控;(3)通过多个加工装备、自动化装置、工业机器人、检测装置等的集成应用,实现多个工艺的自动化

4、或柔性化生产。至少符合2项R投资额不低于50万元2.数字化产线项目(1)在数字化制造单元的基础上,进行多个单元的连接和集成;(2)在自动化产线的基础上实现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通过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3)通过加工装备、自动化装置、工业机器人、检测装置等的集成应用,实现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多个连续_L艺的自动化或柔性化生产;(4)通过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在线检测和远程监控,实现工单、文件、加工、检测等信息和数据的自动分发,实现关键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通过产线的远程管理,实现对生产线的集约化管理和优化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无纸化和可视化。至少符合3项且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项目类别项目标准

5、要素认定条件(三)制造过程整体类改造项03.数字化车间项目(1)具备数字化制造单元和数字化产线的基本要求,并对多个单元或产线进行网络化和数字化管理。数控装备须占车间内关键装备总数的80%以上;(2)基于物联网技术、数据采集和集成技术实现关键数控设备、物流和检测装备等联网和远程监控,实现对车间现场网络化监控、实时数据采集和可视化管理,关键设备联网率达到80%以上;(3)实施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计划、调度、生产、检测、设备、仓储配送、质量和能耗等的数字化管理以及生产制造现场物流与物料的精准管控;(4)进行车间布局规划和系统建设,建立起适应数据传输的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加工

6、、生产现场管理和质量检测的集成应用环境;(5)实现车间的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和可视化管理,实现精益化、敏捷化生产,实现制造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优化控制;(6)应用物联网、IPV6、4G/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感知识别、分析优化和智能决策。至少符合第1-5项对应标准要素要求,且投资额不低于500万元项目类别项目标准要素认定条件(三)制造过程整体类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4.智能工厂项目(1)在数字化车间的基础上,实施对多个数字化车间的协调管理和优化控制,关键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实现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80%

7、以上的数据采集,实现可视化管理;(2)进行工厂系统总体规划和设计,建立数字化模型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3)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实现研发设计、工艺路线和仿真分析;实施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协同研发管理;(4)实施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信息系统,实现制造数据、计划排产、生产调度、质量、设备、仓储配送、销售服务和能效等的集成化管理,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运行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5)建立企业级的统一数据平台,整合数据资源,支持跨部门及部门内部常规数据分析;(6)建立工厂内部通信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关键信息化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集成;(7)应用物联网、IPV6、4G/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并应用于生产过程和运营管理的数据采集、感知识别、分析优化和智能决策。至少符合第1-6项对应标准要素要求,且投资额不低于20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