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76790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方案设计(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粪便无害化处理厂项目建议报告书文档实用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一、基本情况1二、项目建设规模1三、项目建设背景2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五、编制原则6第二章基础资料8一、城市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自然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粪便处理现状8第三章处理规模的确定10一、服务范围10二、规模计算10第四章粪便处理工艺选择12一、粪便特性12二、粪便的危害12三、我国粪便处理概况13四、粪便处理工艺选择14第五章工艺设计16一、设计内容16二、工艺流程16三、工艺说明17第六章污水处理工程23一、水量水质23二、工艺设计原则23三、工艺方案24四、在线监控27第七章除臭工程28一、设计内容

2、28文档实用二、臭气处理工艺选择28第八章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30一、设计依据30二、职业危害因素分析30三、职业危害因素防范措施31四、其它劳动卫生措施32五、职业卫生及防护措施32六、安全防范措施32七、安全卫生机构34第九章环境保护与监测35一、编制依据35二、污染来源35三、处理措施35四、环境监测36第十章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37一、组织管理37二、生产组织系统37三、劳动定员37第十一章经济分析39一、项目概况39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9三、社会效益评价39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41一、结论41二、建议41文档实用第一章项目概况一、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粪便无害化处理厂二、项目建设规模根据该市

3、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国内主要处理工艺从“三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程度、技术性能(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占地情况、投资金额、经济效益、产品质量、产品经济效益、国内应用情况等各方面综合比较,初步选定目前我国粪便较为适合的技术,即“固液分离 +絮凝沉淀脱水+细渣发酵外运 +污水处理 +整体除臭”。1、工程服务范围本项目的服务范围为市中心城区,处理对象为服务范围内的环卫公厕和社会化粪池的粪便。2、工程规模本工程规模为日处理粪便500t/d 。3、建设工期工程建设期为1 年。4、工程投资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项目总投资7322.68 万元(不含征地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 1-1主

4、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 位技术经济指标1粪便处理规模吨 / 日5002粪便污水处理规模3500m/d3占地面积亩14.94劳动定员人255项目总投资万元7322.686工程费用万元5988.18文档实用其中:土建工程费万元1243.80设备购置费万元4196.67设备安装费万元547.717其它费用万元740.78基本预备费万元562.968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0.779单位经营成本元 / 吨38.5610粪便垃圾处理费元 / 吨76.00三、项目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人口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粪便量也越来越大。从化粪池和公厕清运出来的粪便若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势

5、必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由于目前市建设的速度较快,但是配套的环卫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粪便大部分在公共厕所的化粪池暂时存放后,排入城市管网,或用车转运至农村作肥料。粪便排入河道后,最终进入海河,其中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严重污染水体,致使病原菌繁殖、传播,危害人群健康,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故该工程旨在通过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的建设,本着“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城区粪便的污染问题和化粪池的安全问题,从而为市的各项创建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最终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四、项

6、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高市容环境水平、巩固和创建各项国家级城市的需要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市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在全国的形象。但是,与市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相比,粪便处理设施的建设是落后的,目前市内没有一座粪便处理设施,粪便处于无序排放状态,给市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随着城市逐步扩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扩大,市现有粪便对城市及周边环境的污染也正在持续扩大,粪便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的关键问题,根据城文档实用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粪便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必要条件。完善粪便无害化处理体系对提高城市环境卫

7、生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粪便的污染问题,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容环境水平,创建国家级城市,急需完善对市化粪池粪便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设施。2、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本工程的建设可以弥补在粪便规范化管理和处置方面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市政设施发展规划。目前,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都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也已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粪便进行规范化处理,将为节能减排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粪便有机质含量高,可生物降解性强,对粪便收集后集中进行处理,满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还可

8、以减少甲烷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具有粪便垃圾资源化处理、生物质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等综合示范效果。3、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粪便主要污染物是高浓度有机物、 固体残渣、 恶臭气体、病原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由于含有传染性病原体,而且具备大量繁殖的有利条件,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成为疾病传播的源头,并通过水体和孳生的苍蝇、蚊子、老鼠及蟑螂等有害动物传播和流行。有大量事例及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粪便及粪便管理不善、处置不当导致环境卫生状况恶化,与之相关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健康。据统计,这些疾病

9、主要有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蛔虫病、钩虫病等肠道传染病和鼠疫、炭疽、黑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等媒介生物性疾病等。文档实用粪便如果乱丢乱放,甚至可能导致疫情扩散。媒介生物在传染病发生中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也是引发许许多多新传染病的“元凶” 。粪便中有害病菌、病毒在媒介生物作用下,必然加剧对城乡人民身体健康的威胁,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条件。针对市化粪池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建设市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是重要的卫生防疫措施,

10、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保证城市粪便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需要目前市城市粪便采用三级化粪池方式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经济实用,但处理周期长,需定期清掏,若化粪池长期淤积不清理,容易造成粪便板结,化粪池形同虚设,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水质污染,甚至可能引起爆炸。城市粪便处理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和功能的好坏,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维护管理不当,势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设集中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厂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本区粪

11、便处理设施存在的严重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粪便处理设施正常运行。5、粪便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需要粪便是一种宝贵的肥料资源,通过加工处理可以制成有机复合肥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疾病蔓延,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粪便无害化处理可以做到尽可能多地保持粪便的有效成分,对分离出的杂物和干燥产生的尾气进行彻底治理,不产生二次污染,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文档实用6、远期污水处理的需要随着市城市污水管网的发展,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大减少了城市污水管网负荷,节约了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理设备的建设、运行费用。所以建设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是远期污水处理的需

12、要。7、维持城市管网正常运行的需要化粪池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最初级的处理构筑物,除了初步净化粪便污水功能外,还是保障城市下水道正常运行、避免堵塞的重要工程措施。随着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城市污水管网的化粪池仍有必要长期存在。化粪池粪便不仅含有粪便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杂物,如织物纤维、玻璃、沙石、塑料等,长期不清掏或者直接排放,易造成污水管道堵塞,影响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化粪池粪便的清掏管理,改进目前的处理方式,提高其无害化处理水平。建设集中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厂,也是发挥化粪池使用功能,维持城市下水道正常运行,从而改善市生态环境的需要。8、降低粪便做农肥安全性风险的需要市公厕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厕的粪便及粪便污水部分由城市周边的蔬菜种植户运至田间直接做为农肥,尽管粪便在化粪池中经过了发酵过程,但是由于化粪池清掏不及时,池内淤积严重,减小了化粪池容积,粪便在池内的停留时间较小,发酵不完全,从卫生学角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