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7559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一、为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特制定本应急处理制度。二、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 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三、迅速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 范围及程度。四、感染管理人员立即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 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六、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 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 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

2、过的工具进行消 毒。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 染。七、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 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八、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郭景伟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九、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 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 措施。十、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3、由近端向远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酒精,%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e)向诊所负责人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 的情况。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二)一、为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特制定本应急处理制度。二、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 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三、迅速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

4、量、发生时间、影响 范围及程度。四、感染管理人员立即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五、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 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六、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 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 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 染。七、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 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八、调查

5、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郭景伟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应急方案九、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 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 措施。十、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由近端向远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酒精,%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6、。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e)向诊所负责人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 的情况。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三)1、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2、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 贮存和处臵工作。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和处臵工作的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职业 防护设施。3、配臵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对本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 类收集。建立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场所和容器,并定期进行消毒。4、医 疗废物实行集中处臵。未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臵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医 疗

7、废物采取消毒、毁形、焚烧、填埋等措施。5、.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数 量、交接或处臵时间、处臵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内容。登记资料至 少保存年。6、严禁转让、买卖、丢弃医疗废物,严禁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防止医疗废物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产 生不良影响。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范文(四)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 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 闭。二、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 混合收集。少量的药

8、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三、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 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 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 废物收集处理。五、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尘的医疗废物必须使用双层包装物, 并及时封闭。其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根据消毒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后才能 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 出。七、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八、必须使用

9、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 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九、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 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十、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 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02-0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一、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 废物必须由医院交废物处理部门集中处置。二、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三、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

10、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 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四、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 任批准,交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五、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六、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 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七、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扣元的超劳补贴。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扣元的超劳补贴。-02-03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一、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 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

11、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 管理科在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 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3)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 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二、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 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三、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

12、员 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小时内向区政府、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 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02-03医疗废物交接制度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 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 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二年以上。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 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 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 当立

13、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三、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公司管理人员 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年。四、建立填报医疗废物产生的年报表,并于每年月份向环保局报送上一年度产生的医疗废物年报表。-02-03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 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区应急联动中心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 持。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 及程度。三、感染管理人员尽快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四、对被医

14、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 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五、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 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 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 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 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过氧乙酸擦拭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 0.1的含氯消毒液进行

15、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 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 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 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 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 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 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 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02-03 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 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 识。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 行。三、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 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 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