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37464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化性肌炎[医学参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化性肌炎 概述: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是指肌肉或其他软组织发生的异常骨化。主要分两型:外伤性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变主要位于横纹肌,也可累及筋膜、肌腱及骨膜等,以四肢、肩及臀部深层软组织多见。诊断要点:1、好发于青年男性。2、50%以上见于外伤或手术后。3、外伤性骨化性肌炎:病灶多较局限,早期有肿胀、疼痛及邻近关节活动受限,肿块扪之较软,可有增大趋势,10周至6个月后肿块缩小,质地变硬。4、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多见于幼儿,早期症状为背、颈、肩部皮下组织内出现硬块伴有疼痛,当病情有进展累及胸锁乳突肌时,头可歪向一侧,甚至脊柱也发生侧弯。X线平片 1、特征性表现是软组

2、织内条形钙化和骨化影或肌肉与筋膜内团块状、长条状钙化和骨化影,与骨干长轴平行,为其典型表现。晚期表现为蛋壳状。2、邻近骨的骨质结构正常,无骨膜反应。3、若有陈旧性骨折线则有助于骨化性肌炎的诊断。 骨化性肌炎骨化性肌炎系指肌腱、韧带腱膜及骨骼肌的胶原性支持组织的异常骨化现象而言。是骨外伤的一种并发症,又称创伤性骨化性肌炎。1、概述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骨化性肌炎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见于儿童或青年。表现为畸特的先天性斜颈、扭转和颈部肌肉肿胀、变硬,但多数不伴疼痛。全身肌肉均可

3、累及。剧烈运动或外伤可引起肌肉破裂、出血和血肿形成,多数病人血肿吸收,但亦可继发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最终引起受累肌肉相应关节僵直和残废。X片检查可见肌肉内有羽毛状钙化。临床应与职业病所致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外伤性骨化肌炎等相鉴别。2、病因骨化性肌炎,是指正常无钙化的组织发生了钙化以也叫异位骨化。它的发生可与外伤性血肿有关,有的并无明显原因,它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在纤维结缔组织中,原始细胞增殖活跃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钙盐沉积,形成骨。成熟的异位骨化具有骨的结构,外层包裹纤维结缔组织,里面是骨化性肌炎成骨细胞,具有小梁结及类骨组织,中心是活跃的原始细胞。 原则上应避免早期对受累局部进行热疗,超声波,

4、按摩。缓慢。柔和的运动可预防挛缩。应采用渐进性运动练习,不当的治疗会使骨化加剧,对妨碍活动的骨化的切除,必须等到9-12个月或骨化成熟,骨化静止后才可进行。 骨化性肌炎多半是有明确的外伤史,发生部位是在肌肉内,主要病理改变是血肿的机化或钙化。本病为进行性骨质结构于肌肉、结缔组织内沉积所引起的肌肉硬化、趾、拇畸形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清。一部份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学者报导产生骨化有四个因素: 刺激因素:常常是挫伤占60%70%,可导致血肿。这种损伤可很轻微,仅少量的骨骼肌或肌原纤维受损。 损伤信号:损伤组织或细胞分泌一种信号蛋白。 存在基因表达缺陷的间叶细胞,这些细胞接受适当的信号后可生成骨样或软

5、骨样细胞。 存在连续发生骨化组织的环境,其中信号基因最为关键,Urist命名该基因为BMP。3、发病机理骨化性肌炎是由于关节内或关节附近发生骨折、脱位后,固定不良、反复粗暴的整复骨化性肌炎手法、被动活动,或在脱位后不久、骨膜重新与骨相连之前,过早地进行被动和强力活动,使纤维组织增生,骨或骨化生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是因外伤瘀滞、气血失和,瘀血和筋膜交织,日久形成包块、硬结,引起血肿骨化。多发于关节、股死头肌、内收肌、上臂肌、小、臀、膝、肩、肘等部位的肌肉处。 病变组织多为肌肉,也可为筋膜、肌腱、骨膜。肌肉受伤后成纤维细胞与间胚叶细胞增殖,酷丝纤维肉瘤或肌肉肉瘤。细胞分区具有特征性,中心区为高度聚

6、集的细胞,其外围是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第二区带,再由成熟的能够定位的新骨组成第三区带。当中心区有因出血形成的血池时组织像似巨细胞瘤,应注意鉴别。发生于筋膜者表现大致同上,但不含有肌纤维。而发生于肌腱止点者可形成一外生骨疣。发生于骨膜者最终可致骨软骨瘤。4、临床表现既往有外伤史,而伤后又未作任何处理,尤其是关节附近软组织损伤。如常发生于肱前肌脊髓前角灰白质炎,则表现为肘关节区肿胀、压痛,肘关节被动主动活动受限。随后疼痛与肿胀消退,在肘关节前方可摸到一个包块,因包块出现而肘关节功能受到影响。另外也可见于三角肌、内收肌。 1、常有肘关节损伤史,多见于青少年。 2、早期以肘关节活动时疼痛为主,肘关节活动受

7、限。 3、在肘关节周围可以摸到异常骨块,该骨块可逐渐增大,以后又可缓慢回缩至骨块成熟。5、疾病类型分为两种类型,外伤性骨化性肌炎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其中以外伤性骨化性肌炎最常见。外伤性骨化性肌炎(1)外伤性骨化性肌炎也称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只显单一病灶。多见于30岁以前。常发生在外伤后,也有少数病例为并发与其他疾病者,例如发生在偏瘫、脊髓前角灰白质炎脊髓前角灰白质炎,烧伤或破伤风病人。外伤后,软组织内出血可能是造成骨化的原因。常于外伤2-3周后,在软组织出现钙化及骨化。病变常出现在易接受外伤的部位,如肘、股、臀部。在邻近长骨的骨干部分沿骨干的方向排列,呈层状骨化,而且于一处或数处可与邻近骨相联。

8、病变很少伸延到骨端及关节的部位。 骨化好发与肱前肌,表现为肘关节区肿胀与疼痛,肘关节被动与主动活动均受限。疼痛与肿胀减退后在肘关节前方可以摸到一个界线清楚的硬的肿块。因肌肉无弹性,故肘关节伸屈受限;由于肿块的阻挡,屈曲也明显受限。 x线特征:受伤后不久可出现局限性肿快。伤后3-4周,在肿快内显示毛状致密象,其临近骨将显示骨膜反应。伤后6-8周,病变边缘部清楚地被致密骨质所包绕,而具有新生骨的外貌。软组织肿块的核心部有时显囊性变且逐渐扩大其内腔,到晚期而显出类似蛋壳状的囊肿。伤后5-6个月肿块收缩,因而肿块与邻近的骨皮质和骨膜反应之间显出x线透亮带。进行性骨化性肌炎(2)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为先天性

9、遗传性疾病患,有时表现为家族性疾患。男性较多见,常发病于婴儿或小儿。常于生后几岁就被发现患此疾病。早期症状为受累部疼痛、热、肿胀,而后,常于背、颈、肩部皮下组织内出现硬块,剧烈疼痛或压痛。此时,可能合并发烧。随着病灶的胶样化,皮下组织的肿块逐渐缩小,以至变硬而固定的肿块。至此,急性期症状暂告消失,x线检查已可知病灶中有钙盐沉着。接着又可有新的病灶出现。因此,可出现一组一组的肌肉、肌腱、韧带相继受累现象。轻微的外伤就可促使病情加重,因此应避免做活体组织检查。大约于30岁以后,此病就停止进展。本病预后不佳,多见于呼吸障碍或嚼饥骨化所致的慢性饥饿。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采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消肿

10、散结的方法治疗本病,通过整体调节使机体阴阳气血达到平衡有序的目的。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佳。中药外敷与口服中药冲剂相结合,治疗该疾病疗效高、恢复快,可使钙化的肌肉吸收,功能恢复,达到康复的目的。6、预防本病是严重创伤的并发症,可以通过努力而阻止它的发生与发展,凡关节脱位,严重创伤的患者。应及时请骨科医师诊治,不要盲目推拿,按摩造成继发损伤,关节脱位。应及时复位如有较大血肿,要及时穿刺抽出后加压包扎,关节创伤宜早期制动。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若有肿胀宜中西医结合,使肿胀迅速消退。对于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若发现下肢有不明原因的较大血肿时,应及时穿刺抽出并加压包扎,这些都是预防严重创伤后继发骨化性肌炎的有效方法。 病例:男,32岁,外伤后两个月。 4医学参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