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听课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37359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听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长听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长听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长听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长听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听课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长听课论文:也谈校长听课校长进课堂听课,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都把它作为考核校长是否勤政称职的一个重要依据,每次检查都属必检项目,甚至还规定了每期的具体听课节数。明智的校长也会主动把进课堂听课纳入自己的重要工作范畴,并把它作为推行校长的课堂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这样说,不下课堂听课的校长绝对不是好校长。笔者以为,校长要端正三个观念,才可以使校长进课堂听课这一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功效。一、校长进课堂听课是一种管理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教育教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重要工

2、作目标。因此,抓好教学工作是校长工作的本分。如果忽视了教学,就是不务正业。而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校长了解、分析、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手段,是实实在在地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命脉。如果抓课堂教学校长不进课堂,那抓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也是一句空话。就目前的学校工作来看,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社会不良风气不断地侵扰着学校这块净土。一些校长受功利思想的侵蚀,把很大部分精力不是放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不是放在学习研究上,而是主动或被动地放到了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把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行政领导,将校长职务当做一种特权来享受,看重的是权力和地位,热衷于迎来送往,乃至经常出现“

3、空园”现象。当然,协调社会关系也是校长的职责之一,但校长不是姓当官的“官”,而是姓学者的“学”。校长要轻“长”而重“家”。假如把校长当官来做,把协调关系当成了校长的主业,这所学校也就缺失了内涵发展。有人说得好:学校是树,课堂是其根本;发展如流,课堂是其源泉,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校长要完成从官员到专家的转变,课堂是不可缺少的舞台。校长只有走进课堂,才能真正感触教育的真实、学校的真实、教师的真实和学生的真实。校长如果远离了课堂,远离了教学,实际上也就丢掉了管理之本。因此,校长必须牢固树立进课堂这个观念,把进课堂听课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牢牢地镶嵌在脑海里,作为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进课堂听课化为校

4、长的主动行为、自觉行为。二、校长进课堂听课是一种学习方式校长治校依靠的是行政权力、人格魅力、业务能力。但校长的影响力更多的则是来自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业务水平。校长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修炼,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水平,才能畅通地行使行政权力。而校长进课堂听课就是一种极好的修炼学习方式。大多数的校长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在业务上有一定的权威,但即使是成了教育专家也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何况有些校长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未必强于教师,即使强那也是过去强。而在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大多数的校长一般不会直接承担课堂教学任务,这就使得校长与课堂、与教师、

5、与学生逐渐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校长担任的时间越长,距离就会越来越大,对教学就会越来越陌生。更何况有的校长甚至可能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因此,校长走进课堂或者说重进课堂就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校长要把进课堂听课当做自己的业务学习和专业进修,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要把自己当成教师的工作伙伴和共同成长的朋友,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才能对自身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三、校长进课堂听课是一种研究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听课和分析课时,不应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特别是不能把一节课简单地分为几条优缺点,而应和教师志同道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规律性,找出难点,一起出主意、想办

6、法,也就是和教师互研互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还说:“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两句话阐明了校长听课的实质所在。一是要听课,二是要分析课,即研究课堂教学。笔者以为后者更为重要。不能简单地把进课堂听课当做是对教师的鼓励、监督和检查。只能说校长进课堂听课有这些因素和作用的存在,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因素,也并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校长之所以去听课,就是为了去研究教学。校长听课和分析课最终就是为教学管理服务的,所以,校长听课后的分析应上升到教学管理的高度上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故校长应站得高想得远,眼睛不只是看到这一堂课,这一个教师,而应跳出具体的教学圈子,由点到面,由个案到全体,由现在到今后,发现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全校教学管理奠定基础。校长只有对教学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且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和管理思路,才能对教学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指导。即研究实验推广,然后再研究再实验再推广,这样才能不断地实现校长的管理价值。同时,校长通过听课实现与教师、学生的零距离接触,从而直接掌握到教师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准确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既减少了信息反馈环节,直接掌握了教学管理决策的依据来源,还可以增进领导与师生的感情,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