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7267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基站无线基础知识教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无线基础知识教材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8月目录专心-专注-专业一 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近代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也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自80年代起,已历经三代。第一代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模拟传输方式实现话音业务,以AMPS(美国、南美洲)、TACS(英国、中国)和NMT(北欧)为代表。主要商用时间从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前期。它的主要特点是:(1) 模拟话音直接调频;(2) 多信道共用和频分多址接入方式;(3) 频率复用的蜂窝小区组网方式和越区切换;(4) 无线信道的随机变参特征使无线电波受多径快衰落和阴影慢衰落的影响(5)

2、环境噪声和多类电磁干扰的影响;(6) 无法与固定网迅速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数据业务很难开展;(7) 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被“仿制烧号”。.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数字传输方式实现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以GSM, IS-95CDMA为主; PHS为辅。主要商用时间从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它的主要特点是:(1) 低速率话音编码技术和数字调制;(2) 每载波多路、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接入;(3) Rake接收机和自适应均衡技术;(4) 与固定网向数字化推进相适应,具有中低速数据承载业务能力;(5) 先进的开放的技术规范(如A接口和U接口),有利于形成既竞争

3、又相互促进的机制;(6) 安全保密性强,不易“窃听”,不易“仿制” ;(7) 有利于大规模集成。.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更高速的数据业务和更好的频谱利用率为目标,采用宽带CDMA为主流技术,目前已形成两类三种空中接口标准,即WCDMA - FDD(简称WCDMA)、WCDMA - TDD(简称TD-SCDMA)和CDMA2000。它的主要特点是:(1) 新型的调制技术,包括多载波调制和可变速率调制技术;(2) 高效的信道编译码技术,除了沿用第二代的卷积码外,还对高速数据采用了Turbo纠错编码技术;(3) Rake接收多径分集技术以提高接收灵敏度和实现软切

4、换;(4) 软件无线电技术易于多模工作;(5) 智能天线技术有利于提高载干比;(6) 多用户检测技术以消除和降低多址干扰;(7) 可与固定网中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很好地相适应,满足各类用户对话音及高、中、低速率数据业务的需求。.4. 何谓“双工”方式?何谓“多址”方式?“双工”(Duplexer)是相对于“单工”而言的收发信机工作方式。在无线对讲(集群)电话问世之初,由于技术及成本因素,发信机采用了“按下讲话”的方式,即有一个通话按钮,按下时表示发信,放开时才能接收,也就是说,此种通话方式不能像固定电话那样同时收发,故称之为“单工”。而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下降,使双工滤波器能够满足各类工作

5、频段的使用要求,从而使无线对讲电话也能像固定电话那样同时接收和发送,不需要在讲话时按下按钮, 这种通话方式就是“双工”方式。当收信和发信采用一对频率资源时,称为“频分双工”(FDD);而当收信和发信采用相同频率仅以时间分隔时称为“时分双工”(TDD)。“多址”(Multi Access)是指在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终端用户选择通信对象的传输方式,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频道”、“时隙”或“PN码”等多种方式进行选址,它们分别对应地被称为“频分(Frequency Division)多址”、“时分(Time Division)多址”和“码分(Code Division)多址”,简称F

6、DMA、 TDMA和CDMA.5. 发信功率及其单位换算通常发信机功率单位为“瓦特”(W),它也可以表示为dBW,即以1W为基准的功率分贝值,即 Pt(dBW)=10lg为了便于计算,发信功率单位也可用“毫瓦”(mW)表示,同样,它也可以表示为dBmW(简写为dBm),即以1mW为基准的功率分贝值,即:Pt(dBm)=10lg而因为 1W = 1000 mW所以 1 dBW = 30dBm.6. 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电平(底噪)任何一个无线通信接收机能否正常工作,不仅取决于所能获得的输入信号的大小,而且也与其内部噪声以及外部噪声和干扰的大小有关。接收机内部噪声也称为热噪声,它是由电子运动所产生的

7、,其定义是指当温度为290K(17C)时,由接收机通带(通常由接收机中频带宽所决定)所截获的热噪声功率电平。这个热噪声功率电平也称为接收机的底噪,是计算接收机噪声的基本参数。No= KT B(W) 接收机(中频)带宽 绝对温度值 290K 玻尔兹曼常量 1.3710如用dBW表示,可写为No(dBw)= 204 dBW + 10lgB 或 = 174 dBm + 10lgB对于G网,B = 200KHz,10lgB=53dBHz,No = 121dBm通常决定无线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器件是输入射频放大器和/或混频器,因此,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也同样可用来衡量接收机灵敏度指标。放大器噪声系数N = 最

8、大可能信噪比是把信号源内阻作为系统中唯一噪声源时输出端产生的信噪比,此时相当于负载开路状态;实测信噪比即将放大器的噪声与信号源内阻相加作为噪声源时输出端产生的信噪比。所以N = 式中:kTB带宽为B(Hz)时的热噪声 Ni 输入端噪声功率电平 Na 放大器内部噪声功率电平 g 放大器放大量以输入电动势表示的灵敏度(e)与N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e = 式中:R为输入阻抗(50) N为接收机噪声系数 B为噪声带宽(通常即接收机的中频带宽) C/N:为门限载噪比(通常与数据速率有关)在工程设计中,通常仅需知道接收机输入端(开路)的信号功率Pi(dBm)即Pi(dBm)= = = -174(dBm)+

9、10lgB+ N(dB)+C/N对于G网,当B=200KHz N=5dB C/N=12dB时Pi(dBm)= -174+53+5+12 =-104 dBm.7. 接收机灵敏度无线接收机的灵敏度是接收弱信号能力的量度,通常用v、dBv、dBmW表示;接收机的灵敏度是一个系统指标, 它不仅取决于接收机射频通道的性能(噪声系数和带宽), 而且与基带单元的解调性能(门限及算法)有关.; 外加噪声对接收机的影响主要是在射频通道引入了一个加性白噪声.接收机的灵敏度指标标称值通常是在静态(实验室屏蔽房内)条件下,为获得规定的终端通话质量(如C/N=18 dB或FER=110等),在接收机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电平

10、(v和dBv)或功率电平(dBm)。.8. 三阶互调干扰当收信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收到二个或二个以上具有特殊频率关系的无用信号时,由于收信机前端电路的非线性,当无用信号足够大时,也将产生互调干扰响应。如图,特殊频率关系是指两者间隔相等(f)。当然f的大小可以使无用信号在通带内或通带外都可以产生干扰响应,而且无用信号无论是已调或未调的都可构成三阶互调干扰响应。收信机的三阶互调干扰相应将折算为同频干扰处理,其产物也应满足系统组网所要求的载干比(例如G网为12dB)。我们可以列出2G和3G各系统之间的可能产生的三阶互调干扰频率组合表。2G/3G三阶互调干扰频率组合表NO第一干扰信号(DL/TX)第

11、二干扰信号(DL/TX)第三干扰信号(DL/TX)被干扰接收频率(UL/RX)1C800G1800(M)G1800(U)C8002C800G1800(U)PHSC8003G900(M)G1800(M)PHSC8004C800G1800(M)G1800(U)G900(M/U)5G900(M/U)G1800(M)G1800(U)G900(M/U)6G900(M)G1800(U)PHSG900(M)7C800G900(U)G1800(M)G1800(M)8C800G900(M)G1800(M)G1800(U)9C800G900(U)G1800(U)G1800(U)10G1800(M)G1800(U)

12、PHSG1800(U)11C800G900(U)G1800(M)PHS12C800G900(M)G1800(U)PHS13C800G900(M/U)G1800(U)WCDMA(19201940)14C800G900(M)PHSWCDMA(19551980)15G1800(M)G1800(U)PHSWCDM(19201955)16G1800(M)PHSG1800(M)17G1800(U)PHSWCDMA(19501980)例一:表中第四项为三阶II型互调第一干扰信号,C800下行:870880MHz第二干扰信号,G1800(M)下行:18051820MHz第三干扰信号,G1800(U)下行:18

13、401850MHz可计算得:1850-1805+870=915MHz1840-1820+880=900MHz1840-1820+870=890MHz等被干扰接收频率恰巧位于G900(M/U)整个上行频段(890915MHz)内。例二:表中第六项也为三阶II型三个干扰信号分别为:G900(M)下行:935954MHzG1800(U)下行:18401850MHzPHS:18901910MHz而935-(1890-1850)=895MHz954-(1900-1850)=904MHz恰与G900(M)上行频段890909MHz相同。例三:表中第16项为三阶I型二个干扰信号分别为G1800(M)下行:1

14、8051820MHzPHS:18901910MHz而21805-1900=1710MHz21815-1905=1725MHz恰与G1800(M)上行频段17101725MHz重叠。.9. 三阶互调干扰的特点三阶互调干扰的第一个特点是将发信频谱扩大了三倍。如G网,基站发信频段为935960MHz(25MHz带宽)则因为:可见,其可能的三阶互调产物带宽为75MHz,是主信号频段的三倍,由此可见,系统工作频带愈宽,互调干扰的危害性也越大,据此特点,我们在分析互调干扰时,应该按运营商的实际工作频段来分析,而不应将该网的整个频段为基础来分析。如对G网,我们应将其拆分为G900(M)和G900(U)来分析,前者下行发信为935954MH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