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7146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马成文 张 敏(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摘要:本文采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分别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认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 关键词:信息产业 经济发展 协整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物价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约束矛盾愈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

2、作的重难点。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由于具有知识密集性、高渗透性、高增值高效益性、高创新性等特征,其在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采用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分别从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两方面实证研究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以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一、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理论研究和国外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其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直接起

3、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强的渗透力,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很强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性,能够促进其他产业的改造、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带动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可以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效应。在具体实证分析之前,先界定信息产业的范围和数据处理方法。关于信息产业的定义,目前在表述上国内外还没有统一,但其包括的范围,基本取得共识,即信息产业是有信息设备制造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两部分所构成。信息设备制造产业主要是指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具体包括计算机制造

4、业、通讯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广播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等行业。信息服务业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服务业组成,具体由邮电通讯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广播电视业、文献信息业、信息产品批发业、经纪代理业等行业组成。目前我国发布的信息产业统计数据很不完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则将前述信息产业分类调整和合并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品销售业和广播电视业等五部分,并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以及信息产业部等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尝试先对信息产业增加值进行近似测算,所有的测算均按当年价格,具体测算结

5、果略。 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本文采用GDP来反映经济增长的情况,用信息产业增加值反映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选取1992-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信息产业增加值(XC)作为样本数据,两变量的单位均为人民币亿元。为了使各变量趋于平稳,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并分别记为LGDP、LXC。1.平稳性检验使用Eviews软件对LXC和LGDP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如表1。表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变量检验形式(C,T,P)ADF统计量5%临界值LXC(C,N,2)-0.3082-3.1801LXC(C,N,2)-3.5491-3.2195LG

6、DP(C,N,1)-0.2556-3.1483LGDP(C,N,1)-5.026-3.1801注:检验形式(C,T,P)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括此项。序列LXC和LGDP的ADF统计量检验值分别为-0.3082、-0.2556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在9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序列LXC和LGDP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序列LGDP和LXC的ADF统计量检验值分别为-5.026、-3.5491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因此认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序列LXC和LGDP是平稳的。序列LXC和L

7、GDP都存在单位根,且都是1阶单整序列,可以在此基础上验证两变量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当选择滞后期p=2时,所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XC与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假设obsF统计量相伴概率p结论LGDP不是LXC的格兰杰原因120.50970.6214不能拒绝原假设LXC不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123.61330.0836拒绝原假设从检验结果看,对原假设“LGDP不是LXC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6214,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不能拒绝原假设,而对原假设“LXC不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0836,认为可以拒绝原假设。据此可以认为

8、,从LGDP到LXC之间不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从LXC到LGDP则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增长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GDP对信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信息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由于序列LXC和LGDP都是1阶单整的,现利用EG检验法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应用OLS法估计,得到方程: (34.3363) F=1178.982 D.W=1.8203上述估计方程的F、t统计量均满足显著性水平为5%的统计检验。现对上述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期p=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结果如表3所示。

9、表3 残差的平稳性检验变量检验形式(C,T,P)ADF统计量5%临界值(N,N,1)-2.7939-1.9725注:检验形式(C,T,P)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N表示不包括此项。表3显示,残差平稳性检验的ADF统计量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协整方程不是伪回归的结果,序列LGDP和LXC线性关系显著,信息产业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可以研究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要得到各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就必须借助于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前述协整方程,运用Eviews软件

10、得到LGDP受LXC影响的短期波动误差修正模型为:从误差修正模型反映的短期调整系数来看,信息产业增加值的变动对GDP的变动有正向促进作用,其短期调整系数为0.4839,这说明信息产业增加值每变化1%,GDP随之同向变化0.4839%。误差修正项ECM(-1)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及短期调整方向,其系数为负数,表明由于GDP与信息产业增加值长期均衡使得短期内GDP的非均衡状态逐渐向长期均衡状态趋近。 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析1992年至200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6.23%(按当年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1.7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

11、17.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25%;而信息产业增加值则年均增长31.17%。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均显著高于GDP、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高14.94、19.48、13.98、13.92个百分点。分阶段来看,19931997年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43.59%,分别比GDP、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高19.23、23.3、16.84、19.79个百分点;19982005年信息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3.41%,分别比GDP、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高12.27、17.01、12.2、10.25个百分点。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不仅扩大了国民经济总量,而且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越来

12、越大。我国三次产业及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如表4所示。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的比率,反映在GDP增量中各产业增加值增量所占的比重。各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拉动率等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乘以GDP增长率,反映各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程度。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越大,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也就越大。表4 我国三次产业及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 单位:%年份贡献率拉动率YCGXLECGXLSCGXLXCGXLYCLDLECLDLSCLDLXCLDL199312.9356.5430.544.134.0417.669.541.291

13、99420.0946.5733.343.587.3116.9612.141.30199520.2349.4930.274.615.2912.937.911.20199617.9749.6532.382.733.078.485.530.4719974.8647.5647.588.920.535.215.210.9819986.5126.9166.5818.740.451.854.581.291999-1.3338.4762.8512.61-0.082.43.930.7920001.7647.4250.8212.070.195.045.411.2820017.6637.8954.447.030.8

14、13.995.730.7420026.7741.0652.179.710.664.05.080.9520035.3655.1339.5111.560.697.15.091.49200416.1647.6736.178.312.868.446.411.4720059.1156.6334.2616.731.328.224.972.43199320059.8546.2343.929.292.097.876.271.21注:YCGXL、ECGXL、SCGXL、XCGXL分别代表第一产业贡献率、第二产业贡献率、第三产业贡献率、信息产业贡献率;YCLDL、ECLDL、SCLDL、XCLDL分别代表第一产业拉动率、第二产业拉动率、第三产业拉动率、信息产业拉动率。表4显示,由于信息产业增加值的迅速增长,使得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已由1993年的4.13%,上升到2005年的16.73%。19932005年信息产业对GDP的平均贡献率为9.29%,已接近于第一产业9.85%的水平。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是在波动中上升的,并且1998年以后上升比较明显:1997年比1993年上升4.79个百分点,而1998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均以两位数快速增长,正是由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