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71060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16章三角形含解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数学中考复习资料(最新最全)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按章节考点整理)第16章 三角形16.1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6.2命题与证明16.3全等三角形16.4等腰三角形 (2013广东肇庆,9,3)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6 B18 C20 D16或20 【解析】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腰相等;再由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确定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最后求得其周长.【答案】C【点评】本题将两个简易的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组合在一起.难度较小.(2013广东肇庆,3,3)如图1,已知D、E在ABC的边上,DEBC,B =

2、60,AED = 40,则A 的度数为ABCDE图1 A100 B90 C80 D70【解析】结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把已知角和未知角联系起来,即可求出角的度数 【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平行线的性质。(2013山东省滨州,1,3分)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解析】三角形的三个角依次为180=30,180=45,180=105,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再由三个角的大小之比可求出三个角的大小 (

3、2013年四川省巴中市,3,3)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 D.中位线【解析】根据中线的定义,”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知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相等.故选A.【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线及三角形面积的有关概念,比较容易.(2013广东汕头,7,3分)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5B6C11D16分析: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

4、则104x10+4,即6x14,四个选项中只有11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013年广西玉林市,8,3)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DB相交于点O,且ACB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4对 B6对 C8对 D10对分析:根据菱形四边形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解: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BOADO、ABOCDO,ABOCBO;AODCOD,AODCOB;DOCBOC;ABDCBD,ABCADC,共8对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菱形的性质,注意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判定定理,在查

5、找时要有序的进行,否则很容易出错ABCD10. ( 2013年四川省巴中市,10,3)如图3,已知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AB=AC B.BAC=900C.BD=AC D.B=450【解析】由条件A,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 可判定ABDACD,其它条件均不能使ABDACD,故选A【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应用.(2013四川泸州,11,3分)若下列各组值代表线段的长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3,8,4 B.4,9,6 C.15,20,8 D.9,15,8解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两边

6、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判断.由于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因为4+69,所以三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因为8+1520,所以三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因为9+815,所以三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答案:A点评: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边,可以从三条线段中选较小两边之和与剩下一边比较,和大于这边,就能够组成三角形的边.(2013黑龙江省绥化市,4,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3和5,它的周长是 【解析】 解:题中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因没给出具体谁是底长,故需分类讨论:当3是底边长时,周长为5+5+3=13;当5是底边长时,周长为3+3+5=11【答案】 11或13【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中

7、的常见分类讨论思想,已知两边求第三边长或周长面积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要分类讨论,但注意有时其中一种情况不能构造出三角形,考生稍不留神也会写出这种不合题意的答案难度中等(2013深圳市 6 ,3分)如图1所示,一个角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 的度数为( )图1A. B. C. D. 【解析】: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根据公式来算即可。也可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平角的定义来求。【解答】:先由三角形的内角各,求出三角形另两个角的度数为,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各求出,故选择C【点评】:掌握各种角度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2013贵州省毕节市,9,3分)如图.在RtA

8、BC中,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D,E式垂足,连接CD,若BD=1,则AC的长是( ) A.2B.2 C.4 D. 4解析:求出AC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求出AD=CD,求出ACD、DCB,求出CD、AD、AB,由勾股定理求出BC,再求出AC即可解答:解:A=30,B=90,ACB=180-30-90=60,DE垂直平分斜边AC,AD=CD,A=ACD=30,DCB=60-30=30,BD=1,CD=2=AD,AB=1+2=3,在BCD中,由勾股定理得:CB=,在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

9、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这些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综合性比较强,难度适中(2013广安中考试题第9题,3分)已知等腰ABC中,ADBC于点D,且AD=BC,则ABC底角的度数为( C )A45oB75o C45o或15o D60o9、C思路导引:结合题意画出图形,有助于解题,注意分类讨论解析:分类讨论,当BC 为底边时,AB=AC,ADBC,AD=BC,而BD=DC=BC,所以AD=BD=DC,又ADB=90,所以ABC底角ABC=45,当BC 为腰长时,如图所示,BC=AB, ADBC,AD=BC, AD=AB,所以BAC=30,因此ABC底角ACB=75,点评:等腰

10、三角形的边、角的计算问题,如果题目无图形,注意画图,运用数形结合解答问题,再等腰三角形问题往往有两种情况,应当分类讨论.(2013江苏苏州,9,3分)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A25B30C35D4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全等以及对应边的夹角等于旋转角,进而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AOA=45,AOB=AOB=15,AOB=AOAAOB=4515=3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OA=45,AOB=AOB=15是解题关键(2013呼和浩特,1

11、3,3分)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_【解析】B=47,BAC+BCA=180 47=133,CAD+ACF=360133=227又AE和CE是角平分线,CAE+ACE=113.5,E=180113.5=66.5【答案】66.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2013,湖北孝感,12,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60,E,F分别是AB,AD的中点,DE,BF相交于点G,连接BD,CG,有下列结论:BGD=120 ;BG+DG=CG;BDFCGB;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

12、题意,ABD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推得BG=DG=EBG,GCB=30 ,GBC=90 ;因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BG=GC;显然CGBD,BDF和CGB不可能全等;故,正确【答案】C【点评】考查菱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A=60得到等边三角形ABD是解本题的关键(2013,湖北孝感,11,3分)如图,在ABC中,AB=AC,A =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若AC=2,则AD的长是( )A B C D【解析】根据三角形特点,先求出角的度数,从而得到三角形相似,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在ABC中,AB=AC,A=36,ABC=A

13、CB=72BD平ABC,ABD=CBD=36,BD=AD=BC,BDC=72ABCBCD故:ABBC=BCCD设AD=x,则BC=x,CD=2-x, 2x= x(2-x)解得x=或x=AC(舍去)【答案】C【点评】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证明和性质,本题中求证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2013湖南衡阳市,23,6)如图,AF=DC,BCEF,请只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说明理由解析:首先由AF=DC可得AC=DF,再由BCE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EFD=BCA,再加上条件EF=BC即可利用SAS证明ABCDEF答案:解:补充条件:EF=BC,可使得ABCDEF理由如下:AF=DC,AF+FC=DC+FC,即:AC=DF,BCEF,EFD=BCA,在EFD和BCA中,EFDBC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