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70373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复习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说》复习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说》复习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说》复习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复习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复习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说复习课教案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背诵课文,准确翻译课文并掌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复习规律,对作品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 二、教学重点:能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字、词、句意,并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难点:在了解背影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做好开放创新题,并认识到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检测卷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导入语: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这节课,我们就以马说一课的复习,

2、一起来探讨文言文复习的规律。文言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言文阅读都考察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看:指生朗读 知己知彼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 v掌握文学常识 v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v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v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v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挑战第一关 看谁一马当先 你真的了解韩愈吗?要深刻了解作品内容,须先了解作者。关于韩愈,你知多少?1、出示内容如下:指生读 马说的作者 ,字 ,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故又称 ; 代 家, 家。散文尤其著名,有“ ”。的美誉,是“ ”之一。本文选自 。他

3、与柳宗元并称为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成人,他自幼刻苦好学,知识渊博,他写的散文笔力雄健,流畅明快,成就很高,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曾学其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春小雨等 2、释题并明确体裁:说得不错,再深入了解一下,周敦颐 爱莲说 柳宗元 捕蛇者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马说”即“说说

4、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挑战第二关 喜看万马奔腾 背诵全文师:同学们,鼓足士气,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关,每一位同学都很出色,要坚信:站起来你就是风景! 生快速背诵课文,师巡视之后检查背诵情况分别找男女生各一名来背:师:首先请大家快速背诵课文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师:谁来背? (带头鼓掌)男同学这么优秀,女同学自然不甘示弱,来一个? 挑战第三关 看我快马加鞭 这些知识点你掌握了吗?1、生默看注释一遍;师:同桌之间口头互测重点词、句。挑选你认为考试中最容易考的。开始! 2、针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质疑(勇敢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3、师出示检测题:解释划线词,学生快速抢答规则:师读题,

5、说开始,再答题 A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食马者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 师强调:通假字最爱考,写清同谁最重要 B组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安求其能千里也 真无马邪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师强调:一词多义,不同意思要分清 C组 古今异义 是马也 虽有名马 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三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 岳阳楼记:

6、而或长烟一空 D组 词类活用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名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师强调:结合句子理解最重要 E组 重点词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4、复习重点词语,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老师“招你一招”巧做知识卡片 通假字勤整理,一词多义要分清古今异义巧归纳,词类活用记心中 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精心制作知识卡片,定会有所收获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开始啊! 挑战第四关 一路马不停蹄 理解翻译重点语句1、我出你译,男女生擂台赛 1、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7、,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句子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 。特别是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殊的语序、省略的成份。 2、男女生闪亮登场,真让我大开眼界,思考什么样的句子最爱考?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等) ;(3) 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 ;(4) 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

8、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 。在复习备考中,只要你用心,有针对性地复习,定会成为中考的赢家 挑战第五关 不要走马观花 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要表达的见解与他所处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根据文章内容,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指生回答师补充介绍背景: 韩愈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丞宰相请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心情下,他大约在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写下马说一文。思考题: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全文共三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文中伯乐

9、、千里马、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采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见解? 师引导明确: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是一致的反映了当时由于受腐朽的选拔体制所约束,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赏识、重用的社会现实 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挑战第六关 发扬龙马精神 各抒己见,挖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1、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示例一:我要毛

10、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2、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你认为呢?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积累拓展 任你天马行空 你能说出多少关于“马”的成语(六)结束语:中考在即,同学们争分夺秒,快马加鞭。衷心祝愿同学们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暂时落后的同学更要马不停蹄,全力以赴,

11、厚积薄发,敢当黑马!6、怎样复习更有效?老师“送你一把金钥匙” 牢记重点字词句,夯实基础别小视,温习作者及背景,促进理解巧联系,复习中心和写法,篇篇归纳和整理,拓展延伸巧作答,言之成理有新意,瞄准中考要精练,提高能力拿第一 (五)中考试题选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一食或尽粟一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2分)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围绕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简要说说你的想法(2分) 这首小诗与大家共勉怀才不遇何所惧,把握机会创奇迹 少年须展凌云志,马不扬鞭自奋蹄 愿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板书设计: 伯乐 人才 马说 千里马 知贤识才的人 托物寓意 韩愈 食马者 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