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37037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绪论1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及早期发展2(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2(二)意大利歌剧的早期发展21. 蒙特威尔第与威尼斯乐派22. 卡瓦利和切斯蒂3二、意大利歌剧的成熟3(一)斯卡拉蒂与拿波里乐派3(二)喜歌剧的诞生3三、意大利歌剧走下坡路以及20世纪人们重新对他感兴趣4(一)阉人歌手的兴起与意大利歌剧的衰落4(二)意大利歌剧的复兴51. 罗西尼与意大利歌剧复兴的启航52. 威尔第与意大利歌剧革新53. 普契尼与真实主义歌剧6结论7参考文献7浅析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史摘要:歌剧是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诞生于16世纪的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过程中人文思想发展的结果。159

2、7年,里努契尼和佩利合作写出了世界 上第一部歌剧一一达芙妮,随后以蒙特威尔第为代表的威尼斯乐派将歌剧艺术带给了欧洲, 经斯卡拉蒂的发展,意大利歌剧艺术走向成熟;18世纪末期,因守旧和“形式至上”等原因, 意大利歌剧开始衰落,但经意大利歌剧三杰一一罗西尼、威尔第以及普契尼为代表的剧作家 们的努力创作和革新,意大利歌剧在20世纪重新走向辉煌。本文考察了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兴 衰以及对文艺发展的做出的贡献,试图使人们更好的了解歌剧、欣赏歌剧。关键词:意大利;歌剧;发展Abstract: Opera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rt form contained poetry,

3、 music and dance, which is born in Italy in the 16th century, and th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thought during renaissance. In 1597, Rinuccini and Pelly created “Daphne”一the first opera in the world, and then Venetian School, represented by Monteverdi, took opera to Europe. After Scarlatti

4、 s development, Italian opera drove to maturity; In the end of 18th century, due to the reason of conservatism, formalism and so on, Italian opera sank into a decline. But for the efforts of new dramatist, represented by Rossini, Verdi and Puccini, Italian opera go back to glory. This article invest

5、igated the evolu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Italian opera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ried to help audiences understanding and enjoying opera.Keywords: Italian; opera; development绪论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 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 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歌剧是综合诗歌、音乐和戏剧特点的艺术形式。 对歌剧最简单的定义就是“

6、带音乐的戏剧”。在乐队伴奏、场景、和服装共同构成的舞台效果 中,通过演唱表现情节,传达感情。歌剧是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 合艺术形式1。歌剧的诞生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结果,是文艺复兴时代音乐艺术在各个领 域发展的产物。为了真实地表达人的感情,人们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最富戏剧力量的形式,于 是在总结了艺术实践的各方面的经验,在新的美学理论指导下创作出了音乐艺术的新体裁一 一歌剧。歌剧虽然于16-17世纪之交才诞生,但其的源头可以追溯蒙昧时期的西欧宗教剧,在政 治经历了神权到人权的演变,与其息息相关的音乐文化经历着从膜拜神明到歌颂人性过程。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及早期发展(一)意大利

7、歌剧的诞生歌剧发源于古代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剧中人物对白逐渐改变为演唱,文学比重减少, 音乐比重增加,于是,戏剧就变成了歌剧。正式的歌剧诞生于16世纪的意大利。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使意大利成为当时欧洲最富庶 的地区,文艺复兴在这里兴起与传播。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启发和鼓励下,早期的艺术家们想 通过古希腊那样的综合艺术形式,达到真实地、戏剧性地表达人的情感的目的,而不是使音 乐成为宗教的附庸。到16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赞助人巴尔第和柯尔西的“卡梅拉 塔”会社组织中聚集这一批学者、诗人和音乐家,力图恢复古希腊的戏剧。他们认为复调音 乐容易把声乐中的歌词搅得混淆不清,深信古希腊的单音音乐比复调音乐更

8、具有表现力,更 能打动人。他们一边讨论,一边写诗,一边作曲,完了之后还自己化妆演出。1597年,佩 里根据诗人里努契尼的剧本,写出第一步歌剧达芙妮。1600年俩个人再次合作,完成优 丽狄茜,并于当年的于10月16日上演,成为第一部留传下来的歌剧。尽管佛罗伦萨的音乐 家们创作的这些初期歌剧还很不成熟,但是他们为这种重要的音乐戏剧体裁开拓了道路,这 两部歌剧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的时代的开始2,3。(二)意大利歌剧的早期发展1. 蒙特威尔第与威尼斯乐派早期意大利歌剧最有成就的作曲家是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是威尼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创作被称作是从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时代的一座重要桥梁。15

9、90年至1612年,蒙特威尔第分别创作了两部歌剧奥菲欧与阿丽安娜,堪称早 期歌剧的典范之作。尤其是于1607年完成的奥菲欧是一部真正的音乐戏剧,使欧洲歌剧 音乐形式初具轮廓。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不再像佛罗伦萨时期的歌剧那样注重田园式抒情,而 将如何发挥故事中的戏剧力量作为创作的核心,他用音乐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独唱富 于技巧性,重唱写作带有牧歌遗风。同时它对剧中每个角色都以恰当的音乐表现其性格,重 视人的情感和心理体验的真实表现,强调音乐要拨动人的心弦,其人文主义倾向很明显4。蒙特威尔第在歌剧创作上,不仅在很多方面有创新之处,而且在其影响下,上至王宫主 教,下至市民商贾,都热衷于歌剧的写作、演

10、唱和观赏,威尼斯乐派迅速发展成为影响意大 利歌剧发展的重要乐派。尤其是在当时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在欧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重要 影响,使他成为当时欧洲歌剧乐坛的一面旗帜,甚至影响了一百年后莫扎特时期的歌剧创作。2. 卡瓦利和切斯蒂继蒙特威尔第之后,活跃于歌剧创作舞台有他的学生卡瓦利和切斯蒂,他们的歌剧仍然 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在继承蒙特维尔蒂创作的基础上更为重视咏叹调的段落,旋律更加抒情 性,更着意追求抒情性和装饰性。他们试图恢复和发展意大利原有的纯音乐因素,讲究旋律 的优美流畅,对作品精雕细刻,主要作品有奥龙太阿,金苹果等。二、意大利歌剧的成熟(一)斯卡拉蒂与拿波里乐派18世纪初,欧洲的音乐迎来了

11、其最为繁荣的历史时期,意大利歌剧的中心从威尼斯转到 拿波里,以蒙特威尔第为代表的威尼斯乐派也让位于以阿历桑德罗斯卡拉蒂为代表的拿波 里乐派。斯卡拉蒂是这一时期意大利最为令人瞩目歌剧作曲家,一生写过25部歌剧及500部 清唱剧。由于他创作的歌剧数量之多,并引导了拿波里歌剧的发展,使歌剧的写法定型化, 故享有“歌剧之父”的美称。斯卡拉蒂的歌剧一般多以生活风俗喜剧、历史传奇为代表,他确立了丰富旋律的咏叹调 在各歌剧中的中心地位;斯卡拉蒂在卡瓦利声乐抒情调的基础上创作自由发展的咏叹调,给 美声演唱以广阔施展的天地。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 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

12、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 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 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 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 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5。总之,在1600年以后诞生的意大利歌剧经过蒙特威尔第、卡瓦里、切斯蒂等人的努力, 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二)喜歌剧的诞生在18世纪的欧洲,经济上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市民阶层也发展壮大,在思想上启蒙学者 对面向宫廷的传统正歌剧越来越明显

13、呈现出的形式主义的尖锐批评。鉴于这种社会背景下, 取材于日常生活,形式活泼,富于民族和地方色彩的这种新型歌剧在各个歌剧院的相继建立 并上演,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和重视,逐渐形成一种独立发展的音乐戏剧体裁一一喜歌剧。喜歌剧内容与正歌剧等形式不同,不再是神话或者历史英雄事迹,反而着重表现日常生 活场景或者普通人的小事,以表现中、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主,剧情常在街道、花园或市 场上展开。剧情相对短小。往往运用团圆或胜利的结尾。采用轻松幽默的主题内容,剧情大 众化。这也体现了喜歌剧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宫廷贵族的大歌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歌剧 体裁,某种意义上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反叛。喜歌剧这一新的歌剧形式为歌

14、剧体裁增添了新的元素,使艺术进一步丰富且多元化发展。 它的集中体现出18世纪音乐通俗化、世俗化的趋势,意味着对传统审美意识的挑战,是浪漫 主义时期突出地位的音乐民族主义运动的早期主要渠道。进一步呼应启蒙运动所提倡的“回 归自然”。它鲜明地体现了当时所产生发展的启蒙主义的思想。作为一种轻松谐谑的新艺术, 它不仅活跃了当时的音乐气氛,也预示了百年后欧洲各国音乐所强调的民族性内涵与大众精 神。三、意大利歌剧走下坡路以及20世纪人们重新对他感兴趣(一)阉人歌手的兴起与意大利歌剧的衰落18世纪是作为音乐中心的意大利最后的辉煌。慧极必伤,盛极必衰,这条规则适用于任 何领域。17至18世纪初在以A 斯卡拉蒂

15、这位多产的作曲家为主的努力下歌剧不断定型化、程 式化。他们采用ABA的曲式结构,强调咏叹调的作用,在A段的反复部分可由演唱者即兴 增添炫耀声乐技巧的插段,加以华彩性的表现。正歌剧的全部演出主要靠演员的独唱技巧、 华丽的舞台装饰来娱乐观众耳目,这对演员的歌唱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时阉人歌手(即 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就凭借自身独特的生理条件、天籁般 的声音和高超的声乐技巧,一跃占据了整个歌剧舞台,包揽了剧中的男女主角。当时人们对 歌剧倾心追逐,他们以精美绝伦的技巧和表演征服了整个世界,享有了极高的荣誉和丰厚的 待遇,他们运用美声唱法将正歌剧推向了巅峰,迎来了 “美声唱

16、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6。然而“形式至上”的正歌剧,创作手法成了公式化的俗套,发展也逐渐僵化。歌剧音乐 只为了反映歌词中抒情的要素,而不描写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严重忽视了反映 人物情绪发展,造成了意大利正歌剧被讥称为“号码歌剧”。另外,到了 18世纪后期,以阉人歌手为代表的演员们走向了单纯炫耀声乐技巧的极端, 他们过分地炫技和展示自我,将作曲家和作品置于次要地位,更打破了表演者对作曲家之作 品的二度创作的原则,肆意地在作品中加花腔,使得作品面目全非,导致作曲家十分尴尬。 甚至有的歌手由于虚荣心在作祟,连基本的职业道德也丢失了,将歌剧舞台当作了争风吃醋 的场所。而观众所关注的也似乎只是某位演员的声音如何,或者饶有兴趣的只听听咏叹调的 华彩乐段与个别高音。因此正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